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一天一首古詩詞

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

唐代:李隆基

寶髻偏宜宮樣, 蓮臉嫩, 體紅香。 眉黛不須張敞畫, 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 嫁取個, 有情郎。 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譯文

你裝飾珠寶的高高的髮髻, 最適合宮中流行的式樣。 你的臉龐像蓮花一樣鮮嫩, 肌膚白裡透紅散發馨香。 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畫, 天生雙眉入鬢又細又長。

不要倚仗自己有傾國之貌, 應該嫁給一個有情有意的如意郎。 我和你正當青春年少, 千萬不要辜負了美好的時光。

注釋

①好時光:詞牌為唐明皇李隆基所創。 前後片各四句, 共五十五字。 前後片的二四句押韻, 均用平聲韻。 《好時光》作為詞牌名, 有其固定的曲調, 後世的文人多依據此固定的曲調而填詞。

②寶髻:插戴珠寶的髮髻。 偏宜:甚合。 宮樣:宮中流行的式樣。

③蓮臉嫩:象蓮花那樣鮮豔嬌嫩的臉。

④體紅香:體, 即軀體, 這裡指女子的肌膚。 紅:紅潤。 香:馥鬱芳香。

⑤黛:青黑色的顏料, 古代女子用以畫眉。 眉黛即眉毛。 張敞:漢宣帝時, 為京兆尹。 曾為妻子畫眉。 後來成為夫妻恩愛的典故, 傳為佳話。

⑥倚:倚仗。 傾國貌:極言婦女之美貌。

賞析

這是一首仿效民歌寫男青年向姑娘求婚求愛的新詞。 它強調了愛情不要倚仗貌美, 要選有情有義的郎君來嫁。 當然由於封建帝王的審美觀, 把一個美女寫得珠光寶氣, 宮樣梳妝, 脫離了民間姑娘的天生麗質。

上闋集中描寫女子的美豔過人。 先寫髮髻, “寶髻”二二字透露出來的是精緻與講究。 “偏宜官樣”是側寫其氣質不凡, 蓋宮樣髮髻雖時髦好看, 但非人人適宜, 而詞中女子則天性合適, 宛然定制。 唐時妝飾風氣往往以宮女為典範, 故髮型和服裝的“宮樣”意味著潮流和衛,

如劉禹錫《贈李司空妓詩》“高髻雲鬟宮樣妝, 春風一曲杜書娘”即是指官樣髮型, 而白居易《上陽白髮人》詩“小頭鞋履窄衣裳, 青黛點眉屆細長”, 韓《忍笑》“宮樣衣裳淺畫眉, 晚來梳洗更相宜”則主要指宮樣服裝。

接下寫臉部, 視覺上的臉嫩、眉長與嗅覺上的體香, 襯托出一個青春可人的女性形象, 尤其是“天教人鬢長”一句極力寫出了女子的天生麗質。 這裡雖用了張敞的典故, 但並非表現戀人或夫妻恩愛的意思, 而是著力表現其超乎尋常的美麗而已。 《西廂記》中張生第一次見鶯鶯, 就這樣描寫道:“則見她宮樣眉兒, 新月偃, 斜侵入鬢雲邊。 ”也是被鶯鶯長長的屑線所吸引。 有學者認為“體紅香”一句乃是暗寫楊貴妃, 因為《開元天寶遺事》“紅汗”條記載:“貴妃每至夏月,

常衣輕綃, 使侍兒交扇鼓風, 猶不解其熱, 每有汗出, 紅膩而多香。 , 或拭之於巾帕之上, 其色如桃紅也。 ”但是否能由此將“體紅香”歸為楊貴妃的專有特徵, 卻是要打個問號的。 因為從結構上來說, 整個上闋都是集中描寫頭部和臉部的裝扮, 如果插入一句對身體的描寫, 不免使文筆顯得枝蔓了。 而且“美人紅妝色正鮮, 側垂高髻插金鈿”(岑參《敦煌太守後庭歌》), 紅妝及脂粉香用於臉部描寫也是常見的情形。

下闋轉入議論。 蓋此女子因自恃其過人之艾豔, —般男子難入其眼。 但真情可貴, 青春短暫, 故詞人鄭重勸告:美貌不可恃, 青春都一晌, 如遇有情郎, 不妨付衷腸。 此即使以朋友口吻相勸, 雖有關切,

卻無愛戀。

全詞語言生動、流暢, 饒有民歌率真風味又不失含蘊。 象“蓮臉嫩”的鮮活比喻, “體紅香”的鮮明生動描寫, 眉黛的誇張, 下半闋流水般的明快、俊朗、流暢, 都是藝術純熟的表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