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馬鈴薯之鄉”到“中國薯都”的嬗變

——定西安定區發展馬鈴薯產業紀實

本報記者 丁陸軍 通訊員 曹應森

近年來, 定西市著力打造“中國薯都”, 成為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 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由100萬畝發展到300多萬畝, 位列全國地級市第二;總產量由不足100萬噸提高到500萬噸, 位居全國第一;產業影響力由“中國馬鈴薯之鄉”向“中國薯都”提升, 功能效用由解決溫飽躍居為支撐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優勢主導產業。 “定西馬鈴薯”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於2016年被評為“CCTV十大魅力農產品”。 2017年, 全市建設原種擴繁基地6.01萬畝、一二級原種擴繁基地150.4萬畝, 各類貯藏窖(庫)94.7萬座, 貯藏能力突破355萬噸, 從事馬鈴薯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012個。

提質擴面堅“基石”

“咱定西的洋芋‘留洋’了, 一粒指頭蛋大小的洋芋賣過了蘋果價, 簡直有點讓人不敢相信。 ”在安定區香泉鎮陳家屲的現代農業示範園, 定西馬鈴薯研究所在這裡建設的國家微型薯生產示範基地上, 務工人員紛紛議論著。

研究所所長李進福手拿一粒微型薯給記者介紹說:“別看它只有鳥蛋般大小, 可這些種子很值錢, 不按斤頭而論個數賣, 出口價每粒50美分, 相當於人民幣3元多錢呢!”該研究所在當地流轉300畝地建設了200座網棚、80座溫室、1座聯動霧培溫室,

年生產微型薯1億粒, 產品主要出口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和土耳其、越南等15個國家。

安定區根據市場需要來確定種植品種, 以提質增產為目標採用新技術, 以群眾是否歡迎來確定種植模式, 從擴大種植穩面積、推廣良種增產量、主體帶動建機制等三個方面入手, 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工程, 取得了明顯成效。

甘肅凱凱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泉鎮池溝村建立示範田基地, 採用“草膜三覆蓋糧蔬兩茬高產增收技術”種植的24個大棚18畝馬鈴薯早熟採挖, 第二茬種植的紅蒜苗高出地面近1尺。 這一茬馬鈴薯畝產達4940公斤, 和蒜苗兩茬總計純收入預計可達到每畝17000元左右。

安定區是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大、微型薯繁育能力最強、依靠馬鈴薯增收最多、占生產總值比例最高的縣區之一,

是“中國薯都”核心區。 馬鈴薯產業成為該區助農增收致富的區域性首位產業和戰略性主導產業, 2016年全區完成馬鈴薯種植100.97萬畝, 馬鈴薯平均畝產965公斤, 總產量97萬噸, 年生產微型薯5億粒左右。 馬鈴薯產業總產值27.67億元, 占GDP的36%。 農民人均從馬鈴薯產業中獲得可支配收入達到1586元, 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

環保創新造“高地”

對於甘肅巨鵬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來說, 這兩年喜事連連。 公司開拓國際市場, 產品遠銷美國、東南亞、阿聯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 年賺外匯2000多萬美金。 該公司“新三板”成功掛牌交易;公司研製的“馬鈴薯迷你烤囊”獲得了全國馬鈴薯主食加工“十大地方小吃”,

“馬鈴薯多納圈”獲得全國馬鈴薯主食加工“十大休閒食品”;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攻關研製出的馬鈴薯多納圈、迷你烤囊、法式小麵包等主食系列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

該公司於2014年10月安裝調試馬鈴薯雪花全粉機械試投產, 順利生產馬鈴薯全粉, 年生產全粉產品4000噸左右, 年加工馬鈴薯原料6萬噸左右。 公司於2016年底新上了馬鈴薯雪花全粉餅乾生產線, 年加工能力2000噸。

為了解決汙水污染問題, 該公司老總楊新俊轉變觀念, 投資700多萬元建立了一座汙水處理站, 具備了日處理污水1000噸的能力, 目前實際日處理污水近500噸, 徹底解決了水污染問題。 今年該公司開足馬力生產, 已經加工生產全粉3000噸,

加工原料5萬噸。

區委區政府以主食化和工業化為方向, 組織實施以馬鈴薯主食品種選育、產品加工、消費引導為主的主食產業開發工作, 推動馬鈴薯加工業向高端化、營養化、品質化方向發展, 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以巨鵬、薯香園和藍天等為代表的安定區馬鈴薯加工企業乘勢而上, 加大技術改造力度, 實現發展新飛躍。 已研製開發馬鈴薯主食產品四大類30多種, 產品加工能力達到12萬噸, 使“定西馬鈴薯”主食產品率先進入國內市場, 成為安定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定西全市已在淘寶、天貓、京東、善融等大型網路零售平臺開設了馬鈴薯及其製品銷售網店220多家, 實現網路零售額2200多萬元。

主食化品牌啟“新程”

9月25日, 定西市安定區迎來了由瑞士主持人奧利弗主持的《奧利弗遊中國》攝製組。 當天晚上,攝製組一行10人完成對安定區石泉鄉呂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拍攝後,來到了定西城區的天慶大酒店進行拍攝,在這裡奧利弗和他的拍攝組成員見證了馬鈴薯美食文化,品嘗了豐盛的土豆宴。

“哇,多神奇,你們真了不起,用土豆做成了這麼多、這麼精緻的美食,我為中國廚師的高超技藝點贊!要介紹給我的家人,給所有法語覆蓋的國家和地區的朋友,讓他們來中國旅遊,來中國大西北的定西品嘗土豆美食,領略土豆文化……”奧利弗高興地說。

做了20多年烤饃生意的馬小軍經營有方,馬鈴薯主食化提出後,他第一時間嘗試製作,在小麥麵粉裡添加馬鈴薯全粉,嘗試製作饅頭、麻花、蔥花餅等全粉烤饃,經過1年多時間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並全面加工生產。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生產的“馬鈴薯蔥花餅”獲得了2016年度馬鈴薯主食加工“十大特色小吃”榮譽稱號,公司也榮獲2016年度馬鈴薯主食加工“十大企業”榮譽稱號。公司在定西城區已有10個加盟店,日加工銷售40袋麵粉,今年來已經用馬鈴薯全粉8噸多。如今,他又有了新想法,要擦亮自己的名片,進行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打響主食產品加工品牌,實現產品進超市、入酒店,進農家、上餐桌,還要進行網上銷售,把主食加工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安定區主要負責人說:“力爭到2020年使全區原原種生產能力達到6億粒以上;馬鈴薯產業總產值達到30億元左右,農民人均產業可支配收入穩定在2000元以上;使馬鈴薯加工能力達到60萬噸以上,加工轉化率達到50%左右,推動馬鈴薯加工業向高端化、營養化、品質化方向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當天晚上,攝製組一行10人完成對安定區石泉鄉呂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拍攝後,來到了定西城區的天慶大酒店進行拍攝,在這裡奧利弗和他的拍攝組成員見證了馬鈴薯美食文化,品嘗了豐盛的土豆宴。

“哇,多神奇,你們真了不起,用土豆做成了這麼多、這麼精緻的美食,我為中國廚師的高超技藝點贊!要介紹給我的家人,給所有法語覆蓋的國家和地區的朋友,讓他們來中國旅遊,來中國大西北的定西品嘗土豆美食,領略土豆文化……”奧利弗高興地說。

做了20多年烤饃生意的馬小軍經營有方,馬鈴薯主食化提出後,他第一時間嘗試製作,在小麥麵粉裡添加馬鈴薯全粉,嘗試製作饅頭、麻花、蔥花餅等全粉烤饃,經過1年多時間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並全面加工生產。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生產的“馬鈴薯蔥花餅”獲得了2016年度馬鈴薯主食加工“十大特色小吃”榮譽稱號,公司也榮獲2016年度馬鈴薯主食加工“十大企業”榮譽稱號。公司在定西城區已有10個加盟店,日加工銷售40袋麵粉,今年來已經用馬鈴薯全粉8噸多。如今,他又有了新想法,要擦亮自己的名片,進行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打響主食產品加工品牌,實現產品進超市、入酒店,進農家、上餐桌,還要進行網上銷售,把主食加工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安定區主要負責人說:“力爭到2020年使全區原原種生產能力達到6億粒以上;馬鈴薯產業總產值達到30億元左右,農民人均產業可支配收入穩定在2000元以上;使馬鈴薯加工能力達到60萬噸以上,加工轉化率達到50%左右,推動馬鈴薯加工業向高端化、營養化、品質化方向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