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為何全世界只有美俄中直升機頭上頂個“球”:機動時折斷了咋辦?

如果大家注意全世界只有美俄中三國的直升機之中, 有一部分在旋翼主軸上方, 或者說頭上頂個“球”, 相當醒目的設備, 幾乎很遠就可以看到, 由於安裝位置特殊, 往往給人一種:機動過大時折斷了咋辦?也許有人說這是戲言, 其實真有這個問題, 要保證不出問題, 技術人員沒少費腦子, 所謂的“球”實為:毫米波雷達, 其地位與戰鬥機的機載火控雷達一樣。

長弓阿帕奇直升機

上世紀90年代初, 美軍將代號“長弓”的毫米波火控雷達安裝到阿帕奇直升機上, 這就是著名的長弓阿帕奇直升機, 該雷達系統功能相當強大, 可以測繪地圖, 以保證在夜間等視線不良情況下的飛行, 也可以用於偵察, 預警發現空中或地面目標, 並提供攻擊制導等支援。

本世紀初時, 俄軍開發列裝類似的型號, 比如:“勁弩-Ka”, 工作在Ka波段, 採用機械掃描天線, 天線孔徑為80釐米, 主要用於導航、監視和武器制導,

使直升機能採用自動地形跟隨和回避技術進行超低空飛行。 不過也有說法為:安裝到米28N直升機上的價格便宜, 卻性能稍次的“寶石280”毫米波火控雷達, 其實無論安裝那個型號, 都讓米-28N能在黑夜、甚至連微弱星光也沒有的惡劣氣象條件下作戰。

米28N直升機

中國對於毫米波雷達的研製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進入本世紀之後, 取得相當大的進步, 如今用於戰場監視的毫米波成像雷達已相當有水準, 同時機載型的毫米波雷達的研製應從本世紀初開始, 大約在2007年時, 樣機被安裝到直9直升機上進行測試, 最晚在2014年1月時, 出現直19安裝毫米波雷達的照片。

早期的直9試驗機

2016年4月, 中國公開報導了有關機載毫米波雷達的成果, 宣佈中國已首先完成相控陣式數字毫米波雷達, 如今部隊訓練的照片中, 現役直19已安裝毫米波雷達, 說明早達已正式列裝。

到目前為止, 全球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 也僅有中、美、俄三國, 其它國家只能以高昂的價格進口, 還不一定能買到。 是否安裝毫米波雷達, 對於提高武裝直升機的作戰能力, 至關重要。

2014年公開的照片

以前受技術條件限制, 直升機一般不配備機載雷達系統, 目標搜索等實際依賴于飛行員的雙眼。 伴隨技術的進步, 加裝機載雷達顯得越來越重要, 只是直升機通常要貼近地面, 實施超低空飛行, 受到地面雜波被干擾因素影響太大。 故人們把目光轉向了毫米波雷達, 它原本主要用於戰場偵察雷達領域, 經過改進之後, 安裝到直升機上, 為了達到環顧四周, 最終在安裝於旋翼上方。

雖說它安裝上的難度大, 但是非常值得。僅以美制長弓雷達來說,它可以覆蓋8公里的範圍,每6秒鐘就掃描一次,可以同時確定、區分和顯示多達256個目標,並且篩選出16個首要目標傳送給作戰電腦。在打擊目標的同時,“長弓”火控雷達還可以將其餘目標的資訊傳送給其它直升機或固定翼飛機。長弓雷達系統的成本高昂,但良好的性能,讓美軍決定將現役阿帕奇直升機升級是長弓阿帕奇,並讓配合作戰的0H58直升機退役了,因為其用途越來越小。

2017年初的訓練照

現代戰爭中直升機地位越來越高,尤是地面作戰中,武裝直升機擁有遠超坦克的機動性,不輸於坦克的火力,如今已成主力作戰裝備。對於我軍來說,毫米波雷達的列裝絕對是好消息,這說明中國在陸航裝備方面,已經完全可以與美俄一比高低了,應有的技術已盡有了。

但是非常值得。僅以美制長弓雷達來說,它可以覆蓋8公里的範圍,每6秒鐘就掃描一次,可以同時確定、區分和顯示多達256個目標,並且篩選出16個首要目標傳送給作戰電腦。在打擊目標的同時,“長弓”火控雷達還可以將其餘目標的資訊傳送給其它直升機或固定翼飛機。長弓雷達系統的成本高昂,但良好的性能,讓美軍決定將現役阿帕奇直升機升級是長弓阿帕奇,並讓配合作戰的0H58直升機退役了,因為其用途越來越小。

2017年初的訓練照

現代戰爭中直升機地位越來越高,尤是地面作戰中,武裝直升機擁有遠超坦克的機動性,不輸於坦克的火力,如今已成主力作戰裝備。對於我軍來說,毫米波雷達的列裝絕對是好消息,這說明中國在陸航裝備方面,已經完全可以與美俄一比高低了,應有的技術已盡有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