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北京醫改到底改了什麼?這位央視特約評論員說到點上了!

4月8日零時起, 以取消藥品加成, 設立醫事服務費為重點的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將正式實施。

自此, 掛號費、診療費將成為歷史, 藥品將以醫院進價向患者銷售, 多項醫療服務專案價格將更能醫生的技術勞務價值。

但是, 有些公眾依然困惑, 說了這麼多, 這次醫改到底改了什麼?

下面讓我們聽聽央視特約評論員怎麼說~

醫改是把常識改回來

醫生是看病的, 不是賣藥的;

大家也不是得了什麼病都需要去三級甲等醫院掛最難掛的專家號看;

所有的醫療服務一定是以患者為中心;

醫務人員也應該獲得合理的勞動報酬,

而且是多幹多得、水準高的多得、規規矩矩的多得。

這些都是常識, 也是此次醫改政策的導向。 這次醫改, 就是要把以往被不合理得體制機制扭曲的利益關係, 給改回來。

常識回來了, 大家期待的滿意度也就上來了。

醫改改的是不合理的經濟關係

目前, 醫改主要改的是經濟關係, 一個是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經濟關係, 另一個是患者和患者之間的經濟關係。

取消15%的藥品加成, 是理順醫患之間的經濟關係;設立醫事服務費, 是理順患者和患者之間的經濟關係。

專家就那麼多, 如果掛一個專家號只需要14塊錢, 那可能大家大病小病都要去掛專家號, 這樣真正得了重病需要看專家的患者看上專家的可能就小了。

但設立醫事服務費後, 看專家變貴了, 大家在掛號前就會掂量掂量自己的病情, 很多人掂量之後可能就去掛了完全能夠治好自己的病、價格也合適的普通醫生的號了。 這樣, 就把專家資源留給了更需要掛專家號的患者。

這次改革會有什麼成效?

檢驗改革成效, 當然要看百姓的感受。 所有的改革都要讓老百姓體會到“獲得感”, 但是這種“獲得感”不是通過一次改革就能一下子得到的。

4月8日起實施的這項改革之所以成行, 是因為從2012年開始, 北京市就在同仁醫院、友誼醫院等5個三甲醫院進行了改革試點, 後來又逐步擴大試點範圍, 有了這幾年試點的經驗和部分得到“獲得感”的人群, 這次改革才得以全面鋪開。

我們遇到的所有問題不可能通過一次改革就全部解決,

解決“醫改”這個世界級難題, 就像萬里長征, 如果改革措施能夠順利推進落實, 那就像在長征路上攻下了一個婁山關、臘子口, 攻下以後, 還有很多城池要攻破。

改革等同於降價麼?

該降的一定要降, 比如虛高的藥價。 但是一個護士幹一天只要7塊錢, 一個專家號只要14塊錢, 這種嚴重低於實際醫療服務價值的價格就要合理地升上去。

改革不能簡單地跟降價劃等號。 如果按照目前改革的制度設計執行下去, 大家可能看到醫生和護士的收入與患者的支出大體都保持在穩定的水準, 但背後的經濟關係卻變的更加合理了。

最後, 讓我們一起期待4月8日後

此次醫改給我們就醫帶來的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