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遭上一代人嫌棄?年輕人,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00後還沒能稱霸世界的檔口, 千禧一代(80後、90後)正中長輩下懷, 成了被嫌棄和吐槽的主要對象。

你我並不是被吐槽的第一代人, 據BBC考證, 年輕人一直遭上一代嫌棄, 兩千年前的亞里斯多德就已經吐槽了年輕人。 所以, 年輕人, 受著吧, 誰不是這麼媳婦熬成婆似的熬過來的?

但有一點還挺神奇, 對於年輕人的槽點, 古今中外, 在漫長的兩千年來竟然沒有什麼變化, 比如……

太懶

“現在的年輕人太懶, 眼高手低, 不知天高地厚。 ”

《自命非凡的一代人》(2017年), 刊於《每日郵報》

“現在的年輕人都被寵壞了, 連路都不願意走, 牙長一段路都要坐公交, 得讓他們鍛煉鍛煉, 不然真就不會走路了。 ”

《應被年輕人廣泛利用的蘇格蘭路權》(1951年), 福爾柯克•赫勒爾德著

自戀

“他們是群毫不關心人間疾苦的非主流, 或是被慣壞了, 或是自以為是, 或是兩者兼具。 ”

《老闆要如何管理討人厭的千禧一代?》(2016年), 刊於生活資訊網站Momzette

“我們祖輩的男子氣概和健碩身材哪裡去了?這些人和我們是同一個祖輩嗎?當然不是!一群自戀的娘娘腔、弱雞, 怎麼能是沙場英雄的後代?”

發表於雜誌《城裡城外》, 後於1771年再次發表於《巴黎時尚:文化歷史》

沒法說, 簡直一團糟

“我們國家(指美國)的年輕人簡直是手機中毒, 只會自拍、發推特、發短息聊天;拜金不說, 還懶;無知, 怨天尤人;覺得自己特別政治正確, 別人都是不會尊重別人的無知大老粗。 ”

《給千禧一代的備忘錄:這種感覺叫失敗》(2016年), 刊於《每日郵報》

“如果你睜著眼睛說瞎話, 認為年輕人思慮周全、待人慷慨而有禮,

那麼你將受到所有人的鄙視。 ”

《年輕人的行為準則》(1925年), 刊於《赫爾每日郵報》

覺得自己上通天文, 下曉地理

“他們一味堅持自己是對的, 即使一大堆證據證明他們錯了。 我無盡的耐心都被他們折磨光了。 ”

《廢柴一代》(2014年), 布拉特•伊斯頓•艾理斯著,

刊于《名利場》

“他們相信——而且是堅信——自己上通天文, 下曉地理。 ”

《修辭學》(西元前4世紀), 亞里斯多德著

眼高手低

“千禧一代, 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看不起入門級別的工作任務, 特別愛跳槽, 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優秀的員工。 ”

《“每週工作40小時 我備受煎熬”》(2017年), 《愛爾蘭獨立報》

“年輕人不再期盼遇到一位和藹可親、能給自己提供鐵飯碗的上級,他們只想極力避開‘不需要動腦的低級工作’。”

《認識千禧一代》(1995年),刊于《金融時報》

太能抱怨

“千禧一代太能抱怨,到哪都能聽到他們抱怨的聲音。我們以前有‘最偉大的一代人’,現在有‘最能嘰嘰歪歪的一代人’。”

《嬌滴滴的千禧一代們,請停止抱怨、向我們一樣努力工作吧》(2015年),刊於《電訊報》

“千禧一代和老一代最明顯的特徵是,千禧一代生活的條件比以往都好,卻抱怨的最多。”

《無聊的20歲》(1993年),刊於《華盛頓郵報》

都是父母的錯

“如果千禧一代成了目中無人的混世魔王,希望所有人都順著他們,20多歲了還得指望父母給他們打掃房間,那麼這怪不了別人,只能怪我們——這些為父為母的人。”

《千禧一代自私而自大,‘直升機父母’才是罪魁》(2014年),《時代》

“是父母造就了不懂事的孩子,是他們沒有教會孩子規矩。”

《年輕人的毛病》(1938年),裡德慈•墨丘利著

但也沒有那麼糟

“千禧一代的內在是與前幾代人有差異,但我發現現實中的他們與媒體的描述並不相符。以我的經驗來看,千禧一代比我們掙得少,但卻比我們上進。我在他們這麼大時,並沒有比他們更有禮貌。他們是常常抱著手機不撒手,難道我們不是嗎?”

《為千禧一代辯護》(2017年),刊於美國《高等教育內參》

“他認為,指控並大肆批評青少年的人,並不曾真正接觸過他們…‘如果我們真正瞭解過那些男孩女孩就會發覺,原來他們和我們的想法沒有本質區別,只是表達方式有些微不同’。”

《現代年輕人:“輝煌的一代”》(1934年),刊於《康沃爾郡人》

資訊FUN起來,你也可以談時政。

關注微信公眾號【GET資訊】,上癮全世界的好新聞。

《愛爾蘭獨立報》

“年輕人不再期盼遇到一位和藹可親、能給自己提供鐵飯碗的上級,他們只想極力避開‘不需要動腦的低級工作’。”

《認識千禧一代》(1995年),刊于《金融時報》

太能抱怨

“千禧一代太能抱怨,到哪都能聽到他們抱怨的聲音。我們以前有‘最偉大的一代人’,現在有‘最能嘰嘰歪歪的一代人’。”

《嬌滴滴的千禧一代們,請停止抱怨、向我們一樣努力工作吧》(2015年),刊於《電訊報》

“千禧一代和老一代最明顯的特徵是,千禧一代生活的條件比以往都好,卻抱怨的最多。”

《無聊的20歲》(1993年),刊於《華盛頓郵報》

都是父母的錯

“如果千禧一代成了目中無人的混世魔王,希望所有人都順著他們,20多歲了還得指望父母給他們打掃房間,那麼這怪不了別人,只能怪我們——這些為父為母的人。”

《千禧一代自私而自大,‘直升機父母’才是罪魁》(2014年),《時代》

“是父母造就了不懂事的孩子,是他們沒有教會孩子規矩。”

《年輕人的毛病》(1938年),裡德慈•墨丘利著

但也沒有那麼糟

“千禧一代的內在是與前幾代人有差異,但我發現現實中的他們與媒體的描述並不相符。以我的經驗來看,千禧一代比我們掙得少,但卻比我們上進。我在他們這麼大時,並沒有比他們更有禮貌。他們是常常抱著手機不撒手,難道我們不是嗎?”

《為千禧一代辯護》(2017年),刊於美國《高等教育內參》

“他認為,指控並大肆批評青少年的人,並不曾真正接觸過他們…‘如果我們真正瞭解過那些男孩女孩就會發覺,原來他們和我們的想法沒有本質區別,只是表達方式有些微不同’。”

《現代年輕人:“輝煌的一代”》(1934年),刊於《康沃爾郡人》

資訊FUN起來,你也可以談時政。

關注微信公眾號【GET資訊】,上癮全世界的好新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