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果蔬口感不如以前,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現在市面上的好多水果, 憑藉自己的“高顏值”吸引著消費者, 比如又紅又大的草莓, 晶瑩剔透的葡萄, 果實豐碩的獼猴桃, 還有飽滿的西瓜等等, 但是很多消費者覺得這些水果的口感不如從前, 一些消費者認為, 這都是“膨大劑”的原因。

說到“膨大劑”, 不少消費者會有疑惑, 不知道“膨大劑”到底是何方神聖。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

膨大劑是什麼?

“膨大劑”其實是屬於植物生長調節劑中的一類, 具有加速細胞分裂、促進細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質合成, 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增大的作用, 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黴酸。

膨大劑對人體有危害嗎?

氯吡脲、赤黴酸這些都是我國農業部允許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 可用於西瓜、葡萄、獼猴桃等水果, 起到改良果實生長狀態和品質的用途。

對於是否對人體有害, 有專家曾表示:氯吡脲、赤黴素都屬於低毒農藥, 當前沒有科學證據表明瓜果表面殘留的這些物質能夠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美國、日本一些發達國家將“膨大劑”列為不需要進行毒性管理豁免物質清單, 其殘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標準。

所以, 在果蔬上使用“膨大劑”對人體是 沒有危害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的是, 如果使用時期不當或者擅自提高劑量或處理不均勻, 將會導致局部藥劑濃度過高, 出現畸形果、 裂果等問題。

也就是說, 即使過量使用“膨大劑”, 風險不是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而是降低果實品質。

網路上傳的鑒別方法是真的嗎?

一些消費者對“膨大劑”的偏見頗深,

甚至還轉載起了一些鑒別“膨大劑”水果的方法, 比如:瓜果超大, 顏色鮮亮像假的, 通常就是使用了“膨大劑”。

但是專家表示, 這種鑒別方法也不準確。

因為瓜果的顏色和大小會因品種的不同而差異很大, 多倍體品種果實就通常遠大于普通二倍體品種果實。

除此之外, 不同環境條件對果實品質影響也很大, 溫度高低、水肥供給差異、光照強弱等也會導致瓜果的形狀和大小有所不同。 因此, 不能僅靠大小和顏色來鑒別是否為“膨大劑水果”。

見到個頭超大或者畸形的果實, 只能說可能使用了“膨大劑”, 並不能肯定是“膨大劑水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