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稀奇!水稻地裡養龍蝦……猜!結果會怎樣?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 水稻田裡出現龍蝦並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龍蝦的大鉗子會夾壞稻苗, 並且龍蝦喜歡打洞, 容易損毀稻田。 而在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 7000多畝的水稻田偏偏全都養上了龍蝦, 水稻不但沒有減產, 農民反而還因此增產增收。

稻蝦共養 稻豐蝦美

薛廟村地處蒙城茨淮新河岸邊, 每年只有小麥和水稻兩季農作物, 由於地勢比較低窪, 水患嚴重, 多年以來不少村民只能依靠種一季水稻作為收入來源, 因此薛廟村也戴上了貧困村的帽子。

如何帶領群眾脫貧, 將當地的種植劣勢變成優勢,

2015年, 當地政府通過大量的調研之後決定, 推廣稻蝦共養的生產模式, 然而對此, 群眾起初並不買帳。

在對原來的稻田和田埂進行科學地平整加固之後, 冬天投入蝦苗, 四月份就可以收穫第一批龍蝦, 在水稻插秧時, 選擇苗壯的秧苗進行栽種, 避免了第二批龍蝦苗對秧苗的損壞,

六月份收穫第二批龍蝦之後, 再投蝦苗, 10月份收穫第三批龍蝦。

儘管捨棄了一季小麥, 而每畝地三百多斤龍蝦的銷售額就能高達6000多元, 遠遠超過了小麥的收入, 再加上水稻的收入, 目前薛廟村每畝稻蝦田給村民帶來的純收入就比往年翻了數倍。

看到稻蝦共養帶來的實惠之後, 不僅薛廟村的7000畝稻田都被村民承包養上了龍蝦, 周邊鄉村也紛紛效仿, 目前立倉鎮全鎮的連片稻蝦共養農田已經多達兩萬畝, 還有3家大企業也被吸引過來, 正在大範圍地承包當地的稻田, 種稻養蝦。

稻田養殖小龍蝦稻茬黑水如何解決?

最近多數小龍蝦養殖區水稻收割完成,開始進水投放種苗,但是近期全國各地都以陰雨天氣為主,稻田上水水稻秸稈腐爛之後水體發紅發黑,影響底質環境容易惡化。 不利於小龍蝦的攝食生長。 焚燒秸稈造成污染環境、破壞土壤、危害健康, 正確處理秸稈, 綜合利用秸稈, 禁燒秸稈, 保護碧水藍天, 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 那麼我們稻田小龍蝦養殖戶怎樣處理水稻秸稈帶來的問題呢?

1、稻茬田全部翻耕,之後種植水草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2、水源條件好的地方可適當換水;或者微流水來緩解水質惡化。

3、收割機加裝擋板適當留高稻茬減少碎草量及落地,條型翻耕上水三點式種草,後期看情況處理水質。

4、稻茬已經腐爛形成發紅, 黑臭水建議先解毒和使用增氧底改片, 改善底質分解有機質淨化水體, 然後用微生態製劑(枯草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等)調節水體生態平衡。 之後適當肥水、補菌、補藻, 全面穩定水質, 利用水體藻類和有益菌分解池塘腐爛物質。

在稻茬田養殖小龍蝦過程中,田底腐爛的稻稈、化肥及藥物殘留、青苔、殘餌糞便、生物碎屑等有機質會造成底質水質的惡化,有害物質的積累。所以平時要注重環境的改善,定期調水解毒,改底增氧。營造良好的小龍蝦生活環境,對於小龍蝦生長繁殖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稻茬田養殖小龍蝦過程中,田底腐爛的稻稈、化肥及藥物殘留、青苔、殘餌糞便、生物碎屑等有機質會造成底質水質的惡化,有害物質的積累。所以平時要注重環境的改善,定期調水解毒,改底增氧。營造良好的小龍蝦生活環境,對於小龍蝦生長繁殖都是至關重要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