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師大小學教師資格證精編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習題|倒計時23天

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小編溫馨提示:今天是距離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還有23天, 各位同學最後時刻要加油了哦!

題目:

1.“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這句話出自:( )。

A. 《學記》 B. 《論語》 C. 《大學》 D. 《師說》

2. 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指出, 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 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 B. 智育與體育相結合

C. 知識份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 D.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3. 小學生常常“好心辦壞事”, 其原因主要是( )。

A. 道德情感不深 B. 道德意志不強 C. 道德認識不足 D. 道德自律不夠

4. 我國首次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確定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時間為( )。

A. 1982年 B. 1986年C. 2000年 D. 2006年

5. 優秀運動員的成功, 往往要追溯到啟蒙教練的培養。 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

A. 創造性B. 長期性C. 示範性D. 複雜性

6. 在教育研究中, 透過單向玻璃進行的隱蔽性觀察屬於( )。

A. 顯性觀察 B. 參與性觀察 C. 隱性觀察 D. 非參與性觀察

7. 如果發現有人煤氣中毒, 首先應採取的正確措施是①立即打開門窗, 給房間通風;②給中毒者飲水, 防止口渴;③給中毒者蓋上衣服保暖;④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流通的地方(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在板書寫字時, 教師常把形近字的相異部分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寫出來, 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所運用的感覺規律是( )。

A. 感覺適應 B. 感覺 C. 感覺補償 D. 感覺對比

9. 小學生既不想完成作業又不想被老師懲罰, 這種心理現象屬於( )。

A. 雙趨式衝突 B. 雙避式衝突C. 趨避式衝突 D. 雙重趨避式衝突

10. 小學生在學習了四邊形之後在學習平行四邊形, 這種學習屬於( )。

A. 上位學習 B. 下位學習 C. 歸屬學習D. 並列學習

11. 兒童道德是從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 提出這一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 羅傑斯 B. 皮亞傑 C. 埃裡克森 D. 佛洛伊德

12. 對小學生進行減壓團體心理輔導時, 採用的思想放鬆方法主要屬( )。

A. 行為療法 B. 藝術療法 C. 認知療法 D. 精神分析療法

13. 按照美國學者古德萊德的課程層次理論, 由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課程專家提出的課程屬於( )。

A. 理想的課程 B. 正式的課程 C. 領悟的課程 D. 運作的課程

14. 陶行知曾用松樹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 牡丹會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 松樹會被燒死。 這一比喻運用到教學上, 所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 直觀性原則 B. 因材施教原則 C. 啟發誘導原則D. 循序漸進原則

15. 張老師對《匆匆》一課進行教學設計時, 將“體會時間的寶貴, 並珍惜時間”作為教學目標這一。 該目標屬於( )。

A. 知識性目標 B. 過程性目標 C. 技能性目標D. 情感性目標

16. 綜合課程打破了學科界限和知識體系, 按照學生發展的階段, 以社會和個人最關心的問題為依據組織內容。 這種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是( )。

A. 垂直組織 B. 橫向組織 C. 縱向組織D. 螺旋式組織

17. 教師上課時所使用的課件、視頻、投影、模型等教學資源屬於( )。

A. 教材 B. 教案 C. 教參 D. 教科書

18. 教學目標與任務是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 有利於實現技能、技巧性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是( )。

A. 陶冶法 B. 討論法 C. 練習法 D. 講授法

19. 以評價物件自身的狀況作為參照標準, 對其在不同時期的進步程度進行評定。 這種評價屬於( )。

A. 絕對評價 B. 相對評價 C. 總結性評價 D. 個體差異評價

20. 貼在教室牆上的課程表也屬於一種課程, 這種課程屬於( )。

A. 學科課程 B. 活動課程 C. 隱性課程 D. 顯性課程

21. 簡述知覺的一般特性。

22. 簡述學校成立的基本條件。

23. 簡述《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基本理念。

答案與解析

1. B【解析】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 說明了“學”和“思”之間的關係。 故選B。

2. D【解析】馬克思認為實現人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故選D。

3. C【解析】小學生好心辦壞事主要是因為具備道德情感, 但道德認識不足造成的。

4. B【解析】我國首次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時間是1986年, 第二次修訂版是在2006年。 故本題應選B。

5. B【解析】題目中的描述體現了教育的長期性。 長期性是指人才培養的週期比較長, 教育影響具有滯後的效果。 因此優秀運動員成功時往往能追溯到啟蒙教練的培養。 故選B。

6. C【解析】透過單向玻璃進行的隱蔽性觀察是一種不讓被觀察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正在被觀察的觀察行為,屬於隱性觀察。故選C。

7. B【解析】煤氣中毒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經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因此,首先應採取的急救措施是: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迅速將病人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故選B。

8. D【解析】不同顏色粉筆寫出來的字,可以引發學生的感覺同時對比,那些彩色粉筆寫的字更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因此題幹中描述的情況屬於感覺對比。故選D。

9. B【解析】解析:寫作業和教師懲罰都是學生力圖回避的威脅性目標,因此產生的是雙避衝突。故選B。

10. B【解析】題幹中是先學習了概括性更高的概念——四邊形,然後學習了這個概念中的一種情況——平行四邊形,所以是下位學習,故選B。

11. B【解析】兒童道德發展是一個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是皮亞傑通過對偶故事法研究得出的。故選B。

12. D【解析】冥想放鬆屬於精神分析療法的一種,故選D。

13. A【解析】認為存在五種不同的課程:(1)理想的課程;(2)正式的課程;(3)領悟的課程;(4)實行的課程;(5)經驗的課程。其中理想的課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課程專家提出的應該開設的課程。故本題選A。

14. B【解析】陶行知的這句話是指教學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體現的是因材施教原則,故選B。

15. D【解析】“體會時間的珍貴,並懂的珍惜時間”屬於情感性目標。故選D。

16. B【解析】綜合課程是把不同領域的知識整合到一起,打破學科的界限和傳統的知識體系,正是橫向組織的表現,故選B。

17. A【解析】題幹所描述的教學資源屬於教材。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故選A。

18. C【解析】對於技能、技巧性知識的熟練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獨立進行操作和反復練習,以便鞏固技能的形成,能實現這種學習效果的是練習法。故選C。

19. D【解析】以個體自身為參照,在不同時期作出的評價是個體內差異評價,故選D。

20. C【解析】課表是存在於教學環境內的事物,在課堂外影響著學生的行為養成,而不是一堂實實在在的課,所以是隱性課程,故選C。

21. 【參考答案】

(1)知覺的選擇性

(2)知覺的理解性

(3)知覺的整體性

(4)知覺的恒常性

22. 【參考答案】

(1)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社會生產水準的提高為學校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

(2)腦力腦動和體力勞動相分離為小學提供了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知識份子;

(3)文字創造知識的積累為學校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與充分的教育內容;

(4)國家機器的產生需要專門的機構來培養官吏和知識份子來為統治階級服務。

23. 【參考答案】

(1)學生為本:小學生具有發展性、主動性等特點,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本、遵循教育教學規則、尊重關注和愛護學生、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促進小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2)師德為先。師德是作為教師的第一要素。因材要注重為人師表。重視榜樣的作用。

(3)能力為重。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師教育理念專業知識的載體它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形成。

(4)終身學習。終生學習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特徵教師要不斷反思學習完善和充實自己。

你的教師夢,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來源!

北師大專注教師資格證、教師考編、心理諮詢師、學歷提升園長證輔導,北師大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6. C【解析】透過單向玻璃進行的隱蔽性觀察是一種不讓被觀察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正在被觀察的觀察行為,屬於隱性觀察。故選C。

7. B【解析】煤氣中毒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經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因此,首先應採取的急救措施是: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迅速將病人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故選B。

8. D【解析】不同顏色粉筆寫出來的字,可以引發學生的感覺同時對比,那些彩色粉筆寫的字更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因此題幹中描述的情況屬於感覺對比。故選D。

9. B【解析】解析:寫作業和教師懲罰都是學生力圖回避的威脅性目標,因此產生的是雙避衝突。故選B。

10. B【解析】題幹中是先學習了概括性更高的概念——四邊形,然後學習了這個概念中的一種情況——平行四邊形,所以是下位學習,故選B。

11. B【解析】兒童道德發展是一個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是皮亞傑通過對偶故事法研究得出的。故選B。

12. D【解析】冥想放鬆屬於精神分析療法的一種,故選D。

13. A【解析】認為存在五種不同的課程:(1)理想的課程;(2)正式的課程;(3)領悟的課程;(4)實行的課程;(5)經驗的課程。其中理想的課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課程專家提出的應該開設的課程。故本題選A。

14. B【解析】陶行知的這句話是指教學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體現的是因材施教原則,故選B。

15. D【解析】“體會時間的珍貴,並懂的珍惜時間”屬於情感性目標。故選D。

16. B【解析】綜合課程是把不同領域的知識整合到一起,打破學科的界限和傳統的知識體系,正是橫向組織的表現,故選B。

17. A【解析】題幹所描述的教學資源屬於教材。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故選A。

18. C【解析】對於技能、技巧性知識的熟練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獨立進行操作和反復練習,以便鞏固技能的形成,能實現這種學習效果的是練習法。故選C。

19. D【解析】以個體自身為參照,在不同時期作出的評價是個體內差異評價,故選D。

20. C【解析】課表是存在於教學環境內的事物,在課堂外影響著學生的行為養成,而不是一堂實實在在的課,所以是隱性課程,故選C。

21. 【參考答案】

(1)知覺的選擇性

(2)知覺的理解性

(3)知覺的整體性

(4)知覺的恒常性

22. 【參考答案】

(1)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社會生產水準的提高為學校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

(2)腦力腦動和體力勞動相分離為小學提供了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知識份子;

(3)文字創造知識的積累為學校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與充分的教育內容;

(4)國家機器的產生需要專門的機構來培養官吏和知識份子來為統治階級服務。

23. 【參考答案】

(1)學生為本:小學生具有發展性、主動性等特點,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本、遵循教育教學規則、尊重關注和愛護學生、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促進小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2)師德為先。師德是作為教師的第一要素。因材要注重為人師表。重視榜樣的作用。

(3)能力為重。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師教育理念專業知識的載體它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形成。

(4)終身學習。終生學習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特徵教師要不斷反思學習完善和充實自己。

你的教師夢,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來源!

北師大專注教師資格證、教師考編、心理諮詢師、學歷提升園長證輔導,北師大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