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何看中醫,總被說“濕氣重”?春季簡單一招,輕鬆去濕氣!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很多人大便不成形, 溏稀, 粘在光滑的馬桶壁上, 很難沖下去, 還不得不用很多手紙才能擦乾淨屁股, 如果是在週末, 他們費力的上完了廁所, 還可能回去繼續懶床不起, 如果你再繼續觀察下, 他們多半伴有嗜睡, 困乏無力, 滿臉油光, 渾身黏糊糊等等症狀。

這究竟是為什麼?

中醫將大便溏稀不成形, 滿臉油膩, 嗜睡, 困乏無力等等這種狀態稱為濕氣重。 濕氣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 是健康的剋星, 很多疾病的誘因和幫兇。

濕氣的典型特徵就是黏濁, 所以大便糖稀, 難以沖掉正是濕氣重最顯著的特徵。 濕氣重並非僅僅引起大便不成形這麼簡單, 可怕的還在後面。

中醫認為, “濕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 濕邪對人的傷害隱蔽而緩慢, 它一步一步的侵害人體的健康, 起初引起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 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困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進一步發展,

會出現關節疼痛, 體型肥胖;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 甚至惡性腫瘤。

濕氣非常普遍, 十人九濕, 所以很多人在去看中醫的時候, 會被告知“你濕氣重”, 如果你想進一步準確的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

耐心完下面6條:

1, 大便糖稀, 不成形, 小便排泄不暢。 (腸胃排泄出了問題)

2, 胸口悶, 喉嚨有痰(肺弱)。

3, 困乏無力, 無精打采, 怎麼睡都睡不夠。 頭暈犯困。 (說明氣虛, 陽氣不足)

4, 體重逐年增加, 肥胖水腫。 偏瘦的人也會有小肚腩(說明脾虛, 因為脾虛是導致肥胖的主因)。

5, 胃脹, 胃難受, 多吃點東西就成積食, 大腹便便(胃弱)

6, 機能衰退, 對房事不感興趣, 男性陽痿早洩。 (腎虛)

如果你符合濕氣症狀的1-2條, 就要趕緊祛濕氣了。

《黃帝內經》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氣會首先造成脾虛, 所以去濕氣必須改善脾虛的情況。

今天分享一個老中醫的食療健脾除濕氣的方子, 每天堅持喝一次, 堅持一個月, 奇跡就會出現。

老中醫推薦的祛濕名方叫蒲公英馬齒莧茶:

由8味配方組成, 蒲公英根1g、薏苡仁1g、赤小豆0.7g、馬齒莧0.5g、芡實0.2g、綠茶0.2g、淡竹葉0.2g、槐花0.2g。 碾碎, 做成茶包, 每日泡水喝即可!

紅豆薏苡仁是祛濕氣最經典的一個方子, 而此方多了其他幾味, 效果不止翻倍!

1)蒲公英用來治濕熱之症最為適宜, 苦能燥濕, 寒可清熱, 《本草綱目》中

說:“蒲公英解食毒, 散滯氣, 化熱毒, 消惡腫、結核。 ”蒲公英的主要功效為瀉火除濕, 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 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其中含有天然廣譜抗菌成分, 對各類驗證均有效果。

2)馬齒莧《本草正義》記載到:馬齒莧能入血破瘀, 故亦治赤帶。瀕湖謂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又無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績也。其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3)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4)薏苡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濕。

5)赤紅豆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等功能。

6)綠茶含氨基酸、兒茶素、葉綠素、維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葉多,營養豐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煩去膩,消炎解毒等功效。

7)淡竹葉清心火,除煩熱,利小便。治熱病口渴,心煩,小便赤澀,淋濁,口糜舌瘡,牙齦腫痛。

8)槐花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

承山穴是去濕大穴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這裡,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間。承山穴是去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穴位。

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

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

按壓承山穴,是有講究的。開頭只能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千萬不要把別人或自己按得劇痛難忍。

故亦治赤帶。瀕湖謂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又無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績也。其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3)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4)薏苡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濕。

5)赤紅豆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等功能。

6)綠茶含氨基酸、兒茶素、葉綠素、維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葉多,營養豐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煩去膩,消炎解毒等功效。

7)淡竹葉清心火,除煩熱,利小便。治熱病口渴,心煩,小便赤澀,淋濁,口糜舌瘡,牙齦腫痛。

8)槐花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

承山穴是去濕大穴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這裡,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間。承山穴是去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穴位。

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

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

按壓承山穴,是有講究的。開頭只能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千萬不要把別人或自己按得劇痛難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