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武漢這個大學生第一次下鄉,日記寫下的是一位老人帶給他的震撼

江漢大學醫學院同學為老人做健康諮詢。

作者:長江日報記者胡雪璿

出征!

先走下去, 再幹起來!

3日

武漢市“新青年下鄉”活動正式出征!

相關閱讀:正能量爆棚!武漢這群大學生要下鄉, 市委書記授旗

來自江漢大學、武漢商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等4所市屬高校的百余支“新青年下鄉”服務隊, 已經陸續奔赴蔡甸、江夏、黃陂、新洲等新城區的107個村(社區), 圍繞精准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

開展理論育農、科技支農、文藝樂農、愛心助農、生態興農“五大行動”。

這些青年下鄉後, 有什麼感觸?

第一次下鄉活動後

決定定期來陪空巢老人聊天

江漢大學法學院2014級胡濤

3月4日上午, 我所在的江漢大學“新青年下鄉”服務小分隊18名同學, 在學校老師帶領下, 乘車奔赴活動目的地——黃陂區羅漢寺街道。

經過1個多小時車程, 我們到達羅漢寺街道羅漢社區。 在社區負責人安排下, 我們迅速開始行動:發放春秋季疾病防治宣傳資料, 開展義診及法律宣傳。

江漢大學“新青年下鄉”服務小分隊同學為黃陂區羅漢寺街羅漢社區居民提供健康、法律諮詢。

在發放宣傳資料和義診過程中, 有一件事讓我難以忘懷。 有一位老奶奶在離我們義診點不遠的地方接到了我們志願者發放的宣傳資料。 一番詳談之後, 她瞭解到我們是江漢大學“新青年下鄉”服務小分隊的, 於是很開心地想讓我們給她看看身體情況。

醫學院李鑫等同學和老奶奶詳細交談並細心檢查,

發現她身體沒有什麼大毛病, 最缺的是陪伴。 老奶奶今年81歲了, 老伴去年去世, 兩個兒子都在武漢市區工作, 平時都是她一個人在家。 兩個兒子只有在週末才有時間輪流回家看望老人, 老人感到非常孤單。

同學們送老奶奶回家。

得知老奶奶的情況之後,

服務小分隊的同學們當即做出決定:今後我們會定期來看望老奶奶, 陪她聊天, 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我們離開之時, 老奶奶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學會感恩。 我等著你們下次來和我聊天呢!”

我想, 老奶奶這最後的寄語雖然簡單卻很深刻, 表達了一位老人對我們當代大學生最質樸的期望。

我們今後的“新青年下鄉”活動還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我們可以在普法宣傳、送醫下鄉、幫扶留守兒童方面利用我們的專業特長提供更多服務, 我們也可以在服務中得到鍛煉和成長。

在我看來, “新青年下鄉”活動並不僅僅是讓我們大學生到農村進行一次志願服務, 更是要求同學們在思想上也能夠“下鄉”, 同時將自己的知識帶到農村,培養踏實肯幹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生們在農村有什麼見聞、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收穫?今起,長江日報聯合團市委開設“新青年下鄉”日記專欄,專門刊登青年們的“下鄉日記”,展示他們的工作成績、收穫和感悟。

通過各種社會實踐管道參加了有關下鄉活動的在漢高校大學生,都可以將自己的“下鄉日記”連同活動照片、視頻、音訊等一併發往以下郵箱投稿,長江日報將擇優予以選用。活動結束後,長江日報聯合團市委,將對優秀的“下鄉日記”作者給予獎勵。

投稿郵箱:

長江日報黨政新聞部 cjrbdzxwb@163.com

團市委學校與志願者工作部 whtswxxb@163.com

諮詢電話:85499912(武漢團市委學校與志願者工作部)

你也是“新青年下鄉”的一員嗎?歡迎投稿你的日記!

今日封面

出品:長江日報全媒體編輯:耿尕卓校讀:蝴蝶

報料&投稿:cjrb027@qq.com

同時將自己的知識帶到農村,培養踏實肯幹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生們在農村有什麼見聞、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收穫?今起,長江日報聯合團市委開設“新青年下鄉”日記專欄,專門刊登青年們的“下鄉日記”,展示他們的工作成績、收穫和感悟。

通過各種社會實踐管道參加了有關下鄉活動的在漢高校大學生,都可以將自己的“下鄉日記”連同活動照片、視頻、音訊等一併發往以下郵箱投稿,長江日報將擇優予以選用。活動結束後,長江日報聯合團市委,將對優秀的“下鄉日記”作者給予獎勵。

投稿郵箱:

長江日報黨政新聞部 cjrbdzxwb@163.com

團市委學校與志願者工作部 whtswxxb@163.com

諮詢電話:85499912(武漢團市委學校與志願者工作部)

你也是“新青年下鄉”的一員嗎?歡迎投稿你的日記!

今日封面

出品:長江日報全媒體編輯:耿尕卓校讀:蝴蝶

報料&投稿:cjrb027@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