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公務員申論歸納概括答題準則:問什麼答什麼

歸納概括題是申論題型中一個非常基礎也非常重要的題型, 在某種程度上甚至直接決定了其他題型的分數。 所以中公教育專家在這裡給大家講一下歸納概括的相關答題技巧。

一、問什麼答什麼。

如果讓我們概括問題, 回到材料中找問題即可, 即如果材料中出現的不好的詞彙如困難、瓶頸、尷尬、弊端、挑戰、摸索等時即為問題的答案;讓我們概括原因, 當材料中出現由...導致、由...引起、與..有關、源于、歸咎於等相似詞彙時出現的即為原因的答案;另外當材料中出現問題時, 加“由於”推論, 如果推論結果是題目中問的內容,

該問題即為原因的答案;當材料中出現好的詞彙的時候即為積極影響, 如“網路可以凝聚民族精神”即為網路的積極影響;如果材料中出現不好的詞彙, 即為消極影響, 如“網路容易導致個人隱私的洩露”;當概括對策時, 材料中出現動詞即為對策的答案, 另一方面, 材料中出現應該、需要、要求等輔助性詞彙時也為對策的答案。 總之, 需要大家記住, 題目讓我們寫什麼我們就寫什麼, 回到材料中找相關答案。

二、題型判斷很重要。

判斷題型是做題時需要做到的基本步驟, 只有題型判斷對了才能對症下藥最快速的回到材料中尋找答案。 對於歸納概括題來講, 當材料中出現歸納、概括、概述、簡述等詞語時我們可以斷定這道題是歸納概括題。

對於此類題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1.寧濫勿缺。 凡是不確定的答案建議大家一定要寫下來, 寫在這道題的最後面, 即為寧濫勿缺;2.客觀。 歸納概括題答案基本上都來自於材料,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我們自己去編寫答案,

只需回到材料中找關鍵字即可;3.該題型不要寫廢話, 概括問題, 只需回到材料中找不好的詞彙作為我們的答案;概括原因只需要關於原因的相關關鍵字, 以此類推即可。

三、 學會使用合併同類項。

合併同類項是指當材料中某幾個地方出現相同領域、相同範圍、相同主體的相關答案時,

按照該領域、主體、範圍合併相關要點, 把屬於相同主體的答案找點合併, 把屬於另一主體的相關要點合併。 總之, 大家記住, 只要答案中出現相同或相似內容的要點時要合併在一起寫, 這就是合併同類項。

中公教育專家認為,

大家只要按照以上方法回到材料中找相關答案, 歸納概括題基本上就簡單許多。

更多公務員資料, 點擊瞭解更多查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