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月底,《杜甫》走進眉山,邀你共舞

以舞劇呈現杜甫一生

《杜甫》劇照。 (資料圖片)

主辦方:眉山日報社

承辦方:眉山市眉山日報報業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演出地點:眉山市會議中心

作為我國首部以舞劇形式呈現杜甫一生的原創作品, 舞劇《杜甫》講述了杜甫從求官、做官到棄官, 即入世、處世、出世的全過程。 通過“壯遊羈旅, 躊躇滿志濟天下;長安十載, 求官謀事為蒼生;棄官歸隱, 筆底波瀾驚風雨;登高望遠, 歷盡滄桑唱大風”意象化地呈現詩聖顛沛流離的一生, 並重點展現出杜甫晚年在重慶夔州(現奉節)的生活場景。

重慶市歌舞團的傾力之作

2015年初, 重慶市歌舞團承接了一項浩大的任務:將杜甫的一生首次以舞劇的形式搬上舞臺。 從創作到首演歷時近15個月的時間, 近半年的封閉排練裡, 為了保證《杜甫》的藝術水準, 全團暫停了所有的商業演出專注排練。 作為該劇最大的亮點之一, 重慶市歌舞團的青年舞蹈演員李庚、李晉這對雙胞胎兄弟分飾了杜甫和另一個杜甫。

弟弟李庚飾演的是現實中的杜甫, 貫穿全劇, 而哥哥李晉將以類似時空穿梭的方式作為杜甫的影子出現, 在杜甫經歷巨大內心掙扎與震撼的時候出現, 見證了其深沉的憂患意識。

《杜甫》開篇便是西元七六七年, 漂泊於夔州的杜甫雖已年邁體衰, 卻未忘懷家國天下的理想抱負, 從而回溯其青年壯游、赴京應試, 卻屢試不中困頓長安的情景。 雖然是歷史舞劇, 但該《杜甫》卻現代感十足。 舞劇一開始, 隨著悲愴的音樂, 一首首杜詩以燈光的形式不斷“發射”在幕布上, 讓人有種時光穿越之感;杜甫在求官失敗後, 幕布從天而降, 燈光投影出一片飄逸的雲海,

杜甫在雲海之間孤身站立。 此外, 長安城也在多媒體的作用下突顯出視覺上的新鮮感——雪從天上飄下來, 上面是金色, 中間是紅色, 下面變成了白色;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 該劇融入大量現代感十足的舞蹈表現形式, 讓人驚喜不斷。

飾演杜甫的李庚, 是一個平日裡很“潮”的85後男演員, 如何演繹杜甫坎坷的命運與對天下蒼生的憫懷是個難題, 他頂著壓力在排練過程中大量閱讀杜甫的作品, 瞭解其生平事蹟, 感知其心路變化, 竟漸漸由一個開朗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深沉”的男子, 甚至為塑造杜甫形象專門留了長髮。

全體主創陣容的精心之作

提到《杜甫》, 觀眾最多的評價就是“國際化”, 無論是燈光的投射、道具的使用、服裝造型的設計都讓人耳目一新。

由韓真、周莉亞執導, 著名劇作家唐棟、國家一級作曲劉彤、國家大劇院舞美總監高廣健、中國歌劇舞劇院服裝設計師陽東霖、著名造型師賈雷等組成的主創陣容, 以一部能夠代表重慶走向全國、甚至全世界水準的精品力作向杜甫致敬, 向他對詩詞、對人民的情懷致敬。

“世界100位文學大師裡就有杜甫, 他是中國的, 也是世界的。 ”高廣健說, 此次擔任《杜甫》的舞美設計, 給自己定下的原則就是能走向世界, 所以團隊在新媒體的運用上花費了相當大的功夫。 劇中的不同段落之間寫意化地穿插了很多經典詩歌的場景。 在灰暗的燈光之下, 有“爺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的兵車行進, 另一幕則是“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的宮廷奢靡;有“入門聞嚎啕, 幼子饑已卒”的失子之痛, 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貧富懸殊, 更有那些居廟堂而奴顏婢膝、對百姓卻驕橫跋扈的官吏。 杜甫的內心痛苦掙扎, 一首首詩篇從他心中噴發而出, 投影於舞臺背景上, 漸漸加急, 呈現出一幕宏大而震撼的場景。

“整個風格以反映杜甫人物性格為重, 比較悲愴。 所有的音樂都是從杜甫的命運這麼一個主題而誕生的, 是悲情的。 他的一生是流浪漂泊動盪的。 ”劉彤說。 他選擇用簫的旋律來代表杜甫的形象, 簫的孤獨感正好契合了杜甫這個人物的內心。 “從頭到尾都是以簫的獨奏來貫穿, 唯獨多了一點其他的主題——就是在展現杜甫和他妻子的時候, 運用了琵琶。”舞臺上,觀眾可以一眼分辨出服裝的精緻和製作精良,“在設計之前,我們去了洛陽博物館等進行學習,看了大量歷史資料、古畫、泥俑等,考慮到杜甫這個角色既有書卷氣又有浪漫主義的情懷,所以我們選擇了類似絹紙的顏色,整體感覺比較素雅。”為了呈現類似絹紙的素雅效果,選取的服裝面料近乎於紙張,卻面臨一個相當大的挑戰。陽東霖說:“紙張不能染色,因此我們採用了數碼熱轉印噴繪。如此大規模使用這樣的方式,在全國而言都是第一次。”服裝顏色的處理也相當考究,在表達皇權的時候,一反用金色、紅色的常見方法,而是選用了藍色的外衣,裡面是紅色和鎏金的質感;不同的階層用色彩區別:宮女是紅色、百官是綠色,老百姓則是灰色系,“我們希望把大家帶進另一個美學的層次”。

致敬歷史經典的情懷之作

在劇本、音樂、舞美、服裝、編舞……每一個環節的突破創新下,一代詩聖的形象躍然舞臺之上。通過《杜甫》,重慶市歌舞團想要帶給觀眾們的遠遠不止是杜甫的詩詞,更是詩人身居草莽而兼濟天下蒼生的理想與情懷。

在中國的傳統詩歌中,杜甫幾乎超越了評判,舞劇《杜甫》引領觀眾透過千古佳文看見、聽見、經歷並感知杜甫內心的成長和蛻變,呈現“一個人筆下的唐朝”。一生多曆動盪漂泊的杜甫,面對貧窮、饑餓、病危所唱出的痛歌、哀歌與浩歌,跨越茫茫時空而成為民族的文化瑰寶。他用詩歌表達的對戰爭、叛亂的深度厭惡與痛恨,以及他對安定與和諧生活的極度渴望,都顯示了他對時代的巨大超越。

整個創作過程是漫長的,可以說用汗水和淚水堆積而成的。“打造《杜甫》歷時15個月,先是編劇給我們文學臺本,我們再來‘翻譯’成舞臺臺本。我找了十幾個人專家為我們講杜甫,天天輪番轟炸。”周莉亞告訴筆者,為了《杜甫》,重慶歌舞團的演員們半年沒有接商演,“這對年輕的孩子們來說是很有挑戰的。但這就是一種態度,一種信仰。”

怎樣讓《杜甫》更有生命力?韓真說:“要讓每個人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借舞蹈說杜甫,借杜甫說情懷,“懂杜甫的人會看到這個場景是講的哪首詩,不瞭解的人會看出他的情懷”,韓真說,“這個劇,不是杜甫傳記,而是通過他演出時代氣質。”此外,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兩位編導也是“煞費苦心”,其場面所表達出來的肢體語言令現場觀眾掌聲雷動。總編導周莉亞介紹,在排練的時候,演員的膝蓋都被磨破,卻沒有一個人吭聲,“排練中演員也哭過,我們創作團隊也哭過,這種哭既是感動于大家一步一步的成長,也是感動於大家的付出。”

國內多位舞臺藝術的專家和領導紛紛給予極高評價,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表示:“第一次看這部舞劇,非常棒,編劇很厲害,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活靈活現的杜甫!特別是最後一段編舞非常有追求,非常佩服!”原總政歌舞團團長左青看完演出後表示:“整體演員很整齊,水準很高。舞美、燈光、音樂全方位的突破,舞臺感覺很乾淨,整劇有詩意、品質非常高!”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博導歐建平表示:“舞美設計非常震撼了!角色上,杜甫和另一個杜甫選用雙胞胎飾演,這種運用手法太妙了!”知名劇評人、著名編張華表示:“這劇很成功,讓我很感動,對杜甫情懷的把握非常準確!”其他多位專家也同時表示舞劇《杜甫》整體製作精良、品質感十足、觀看體驗全新,藝術震撼力、衝擊力都很強,是重慶市近年舞臺藝術難得的精品,必定是一台既能走久、又能走遠的好作品。(辛凱)

運用了琵琶。”舞臺上,觀眾可以一眼分辨出服裝的精緻和製作精良,“在設計之前,我們去了洛陽博物館等進行學習,看了大量歷史資料、古畫、泥俑等,考慮到杜甫這個角色既有書卷氣又有浪漫主義的情懷,所以我們選擇了類似絹紙的顏色,整體感覺比較素雅。”為了呈現類似絹紙的素雅效果,選取的服裝面料近乎於紙張,卻面臨一個相當大的挑戰。陽東霖說:“紙張不能染色,因此我們採用了數碼熱轉印噴繪。如此大規模使用這樣的方式,在全國而言都是第一次。”服裝顏色的處理也相當考究,在表達皇權的時候,一反用金色、紅色的常見方法,而是選用了藍色的外衣,裡面是紅色和鎏金的質感;不同的階層用色彩區別:宮女是紅色、百官是綠色,老百姓則是灰色系,“我們希望把大家帶進另一個美學的層次”。

致敬歷史經典的情懷之作

在劇本、音樂、舞美、服裝、編舞……每一個環節的突破創新下,一代詩聖的形象躍然舞臺之上。通過《杜甫》,重慶市歌舞團想要帶給觀眾們的遠遠不止是杜甫的詩詞,更是詩人身居草莽而兼濟天下蒼生的理想與情懷。

在中國的傳統詩歌中,杜甫幾乎超越了評判,舞劇《杜甫》引領觀眾透過千古佳文看見、聽見、經歷並感知杜甫內心的成長和蛻變,呈現“一個人筆下的唐朝”。一生多曆動盪漂泊的杜甫,面對貧窮、饑餓、病危所唱出的痛歌、哀歌與浩歌,跨越茫茫時空而成為民族的文化瑰寶。他用詩歌表達的對戰爭、叛亂的深度厭惡與痛恨,以及他對安定與和諧生活的極度渴望,都顯示了他對時代的巨大超越。

整個創作過程是漫長的,可以說用汗水和淚水堆積而成的。“打造《杜甫》歷時15個月,先是編劇給我們文學臺本,我們再來‘翻譯’成舞臺臺本。我找了十幾個人專家為我們講杜甫,天天輪番轟炸。”周莉亞告訴筆者,為了《杜甫》,重慶歌舞團的演員們半年沒有接商演,“這對年輕的孩子們來說是很有挑戰的。但這就是一種態度,一種信仰。”

怎樣讓《杜甫》更有生命力?韓真說:“要讓每個人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借舞蹈說杜甫,借杜甫說情懷,“懂杜甫的人會看到這個場景是講的哪首詩,不瞭解的人會看出他的情懷”,韓真說,“這個劇,不是杜甫傳記,而是通過他演出時代氣質。”此外,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兩位編導也是“煞費苦心”,其場面所表達出來的肢體語言令現場觀眾掌聲雷動。總編導周莉亞介紹,在排練的時候,演員的膝蓋都被磨破,卻沒有一個人吭聲,“排練中演員也哭過,我們創作團隊也哭過,這種哭既是感動于大家一步一步的成長,也是感動於大家的付出。”

國內多位舞臺藝術的專家和領導紛紛給予極高評價,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表示:“第一次看這部舞劇,非常棒,編劇很厲害,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活靈活現的杜甫!特別是最後一段編舞非常有追求,非常佩服!”原總政歌舞團團長左青看完演出後表示:“整體演員很整齊,水準很高。舞美、燈光、音樂全方位的突破,舞臺感覺很乾淨,整劇有詩意、品質非常高!”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博導歐建平表示:“舞美設計非常震撼了!角色上,杜甫和另一個杜甫選用雙胞胎飾演,這種運用手法太妙了!”知名劇評人、著名編張華表示:“這劇很成功,讓我很感動,對杜甫情懷的把握非常準確!”其他多位專家也同時表示舞劇《杜甫》整體製作精良、品質感十足、觀看體驗全新,藝術震撼力、衝擊力都很強,是重慶市近年舞臺藝術難得的精品,必定是一台既能走久、又能走遠的好作品。(辛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