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看不見的骨骼其實沒那麼強壯無比,預防骨質疏鬆要趁年輕!

對於皮膚上任何細微變化, 我們總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加以精心呵護。 對於看不見的骨骼, 我們總以為它強壯無比, 忽視保養, 甚至以種種錯誤的方式對待它。

等到年紀大了, 問題來了, 你再想給予精心照顧時, 骨骼卻不怎麼領情。 專家呼籲:呵護骨骼健康, 預防骨質疏鬆, 要趁早。

揭秘骨質疏鬆症偏愛女性的N 個真相

骨質疏鬆症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 鈣質不斷流失, 導致骨品質減少, 進而使骨骼內孔隙增大, 呈現出中空性疏鬆的現象, 疼痛、骨骼變形、頻繁抽筋、骨折等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 通常30 ~ 35 歲左右時骨質密度達到骨峰值, 之後便會因鈣質流失而開始下降, 其中女性的下降速度尤為明顯:在全世界50 歲以上的女性中, 每3 人便有1 人會受到骨質疏鬆症的威脅。 骨質疏鬆症為何偏愛女性?原因有以下幾點:

由於女性青春期發育及骨垢線閉合均早於男性,

且身形和體重也比男性小, 加上肌肉比重低, 對骨骼的日常刺激相對偏低, 所以總體上女性的骨質總量及密度均比男性要小。 由於先天不足, 因此, 一旦保養不得當, 女性就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20 ~ 35 歲為人體儲鈣的黃金時期, 而此時大多數女性正在經歷懷孕、哺乳, 若沒有獲得足夠的鈣質補充, 為了滿足胎兒和寶寶快速生長發育的需求, 就會動用到母體骨骼內的鈣質, 勢必會影響女性骨骼的密度。

雌激素與骨代謝有著密切的聯繫, 當女性隨著更年期來臨, 卵巢功能減退導致雌激素水準下降, 使骨的吸收和重建失去平衡, 骨質逐漸變脆。 資料顯示, 女性絕經後的10~15 年間最易發生骨質疏鬆。

比起男性, 女人更不愛戶外運動,

平時從事的體力運動也比較少, 這也是造成女性老年以後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之一。

此外, 不少女性年輕時大多熱衷於減肥, 導致體內脂肪減少, 間接地造成雌激素缺乏, 也易引起骨質疏鬆。

加速骨質流失的生活惡習, 你中招了嗎?

拒絕脂肪。

不少年輕女性由於害怕攝入過多脂肪而拒吃肉類和乳製品, 大大減少了鈣的攝取, 喪失了防禦骨質疏鬆症的最好盟友。

討厭日曬。 眾所周知, 維生素D 有助於體內對鈣質的吸收。

而有些女性為了美白, 遠離太陽的行為, 不能有效增加體內維生素D就大大影響了體內鈣質的吸收。

討厭運動。 對於不喜歡運動的女性而言, 年老時更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因為骨骼長期缺乏壓力負荷, 勢必造成骨骼下降、退化。

追求重口味。 愛吃臘肉、香腸、鹹鴨蛋?研究顯示, 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是鈣排出量多寡的決定因素。 我們吃的鹽越多, 尿中排出鈣的量就越多, 對骨骼健康的損害也在升級。

沉迷美酒。 酒精攝入過多會對骨骼產生兩種不良影響:一方面,

肝臟忙於分解酒精幾乎不可能分身去促進骨骼維生素D 的活動, 另一方面, 酒精也會對骨骼產生直接的損害。

咖啡、碳酸飲料不離手。 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磷酸鹽, 會阻止鈣的吸收, 進而削弱骨骼。 咖啡因會促進人體通過腎臟排尿將更多的鈣排掉, 影響骨骼的營造, 咖啡不每天別超過3 杯。

你可能想不到補維生素D 比補鈣更關鍵

維生素D 能調節鈣代謝, 提高機體對鈣、磷的吸收, 血液中的鈣和磷的水準達到飽和程度, 促進骨骼鈣化和身高生長。 也就是說, 只有維生素D 足夠, 才能保證鈣的吸收, 否則, 即使吃再多的鈣, 也會大多流失, 骨骼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曬太陽是最佳補充途徑

維生素D 的補充分內源性和外源性兩大類:內源性維生素D是人體皮膚內的7- 脫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後產生的, 超過總量的90%,因此,維生素D 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需要的維生素D 只有10%是從每日飲食中獲取的,又被稱為外源性的維生素D。大約100 個雞蛋或5.5 千克乳酪中的維生素D 的含量,相當於陽光照射20 分鐘獲得的維生素D,毫無疑問,補充維生素D最經濟且最高效的途徑就是曬太陽。平均每天至少20 分鐘。

補鈣不僅要趁早還要食為先

補鈣,食為先。保養和強壯骨骼離不開食物所提供的充足的鈣:

最佳的鈣源,莫過於各種形式的乳製品,首先,乳製品含鈣量高,容易經有限的量就攝入大量的鈣。再者,乳鈣是活性鈣,吸收率高,乳糖和乳酸的存在,還有助於鈣在腸道內的吸收。再加上乳製品中的優質蛋白質,保證了最佳的鈣磷比,讓鈣的吸收事半功倍。

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腐竹等)、帶骨的小魚小蝦(如蝦皮、海米、酥魚等)、脆骨、雞蛋、海帶、堅果(如杏仁、榛子、核桃等)、芝麻(黑、白芝麻均可)等,都是排在乳製品之後的富鈣食物。

不要小看了綠色蔬菜,比如花椰菜、薺菜、蘿蔔纓等,它們的含鈣量也不容忽視。對於吃動物性食物相對較少的孩子而言,綠色蔬菜不可少。

充足的蛋白質——不要全素,也不要吃太多肉(過量會讓鈣流失)。可以每週安排三四次魚蝦,它們含鈣量略高於禽畜肉。

補鈣並非越多越好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推薦每天鈣的攝入量是:成年人:1000 毫克,孕婦、乳母:1300 毫克。對於一般人而言,通過日常的均衡膳食、增加乳製品的攝入的方法就能滿足對鈣的需求。如果攝入的鈣過多,則有可能干擾人體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甚至可能增加患腎結石病的危險性。

編輯 趙真 文 芳芳 插圖 時格

“我怎麼又美又有趣~”聽說每天看我的人都有這個煩惱~

要不要一起玩?點一下訂閱就行。

超過總量的90%,因此,維生素D 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需要的維生素D 只有10%是從每日飲食中獲取的,又被稱為外源性的維生素D。大約100 個雞蛋或5.5 千克乳酪中的維生素D 的含量,相當於陽光照射20 分鐘獲得的維生素D,毫無疑問,補充維生素D最經濟且最高效的途徑就是曬太陽。平均每天至少20 分鐘。

補鈣不僅要趁早還要食為先

補鈣,食為先。保養和強壯骨骼離不開食物所提供的充足的鈣:

最佳的鈣源,莫過於各種形式的乳製品,首先,乳製品含鈣量高,容易經有限的量就攝入大量的鈣。再者,乳鈣是活性鈣,吸收率高,乳糖和乳酸的存在,還有助於鈣在腸道內的吸收。再加上乳製品中的優質蛋白質,保證了最佳的鈣磷比,讓鈣的吸收事半功倍。

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腐竹等)、帶骨的小魚小蝦(如蝦皮、海米、酥魚等)、脆骨、雞蛋、海帶、堅果(如杏仁、榛子、核桃等)、芝麻(黑、白芝麻均可)等,都是排在乳製品之後的富鈣食物。

不要小看了綠色蔬菜,比如花椰菜、薺菜、蘿蔔纓等,它們的含鈣量也不容忽視。對於吃動物性食物相對較少的孩子而言,綠色蔬菜不可少。

充足的蛋白質——不要全素,也不要吃太多肉(過量會讓鈣流失)。可以每週安排三四次魚蝦,它們含鈣量略高於禽畜肉。

補鈣並非越多越好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推薦每天鈣的攝入量是:成年人:1000 毫克,孕婦、乳母:1300 毫克。對於一般人而言,通過日常的均衡膳食、增加乳製品的攝入的方法就能滿足對鈣的需求。如果攝入的鈣過多,則有可能干擾人體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甚至可能增加患腎結石病的危險性。

編輯 趙真 文 芳芳 插圖 時格

“我怎麼又美又有趣~”聽說每天看我的人都有這個煩惱~

要不要一起玩?點一下訂閱就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