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同心同德畫好最大“同心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在西藏成功實踐

同心同德畫好最大“同心圓”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在西藏成功實踐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團結是永恆的主題。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凝心聚力、攻堅克難, 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法寶。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 做好西藏工作, 要堅持、鞏固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 最廣泛地凝聚智慧和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 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

貫徹落實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堅持党的領導, 堅持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重要原則, 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方針, 緊緊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 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最大限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積極促進“五大關係”, 落實“三個服務”的主要任務, 進一步開創了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宗教和睦、愛國統一戰線鞏固發展壯大的大好局面, 為推動我區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重大貢獻。

凝聚共識, 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

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

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甫一閉幕, 區黨委就迅速召開座談會, 向黨外人士徵求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報告意見建議, 希望統一戰線廣大成員要堅決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深刻領會“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 切實履職盡責,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 在區黨委堅強領導下, 同心同德、並肩奮鬥, 為鞏固和發展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 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新的貢獻。

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與黨外人士的協商, 堅持徵求意見、重要情況通報、重大決策諮詢等,

始終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 著力做好凝聚人心、彙聚力量工作, 最大限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廣泛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堅持大團結大聯合主題,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 扎實做好黨外知識份子、‘兩新’組織和新媒體從業人員、留學人員、非公經濟人士的統戰工作……”

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把發展壯大統一戰線作為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 作出戰略部署。

打鐵還需自身硬。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區統戰工作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和方法, 切實加強思想、組織、制度和作風建設, 全面加大實地調查研究力度、聯繫群眾、深入寺廟, 把工作延伸至基層一線,

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進一步提升了統一戰線工作的科學化水準。

我區不斷深化拓展統戰工作機制, 構建起“大統戰”的工作格局——

首次以區黨委名義召開統戰工作會議, 進一步鞏固區地縣三級統戰部長由同級黨委常委擔任的成果, 建立健全各級黨委聯繫黨外代表人士制度, 建立完善由黨委直接領導的統戰、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協調機構;

增加統戰民族宗教部門機構人員編制, 壯大統戰工作力量;

建立統戰民族宗教部門聯合工作機制, 推動了統一戰線事業大發展;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扎實做好黨外知識份子、“兩新”組織和新媒體從業人員、留學人員的統戰工作, 加大黨外代表人士培養選拔使用力度;

堅持“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 扎實做好境外藏胞工作, 千方百計團結每一位境外藏胞, 不斷壯大境外藏胞中的愛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為我們的統戰工作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區黨委統戰部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來, 我區統戰工作堅持把理論武裝作為常抓不懈的首要任務,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 學習貫徹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精神, 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和區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 進一步增進了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同心同向,謀非公經濟發展新篇

今年6月5日,自治區第二次非公經濟發展大會在廣大非公經濟人士的熱切期盼中拉開帷幕。會議明確,大力實施“八大工程”,全力打造西藏非公經濟“升級版”,這讓廣大非公經濟人士滿懷豪情。廣大非公經濟人士信心滿懷地表示,這是自治區黨委對非公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希望,是對非公經濟人士的信任和重托,是放手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和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懷下,自治區大力落實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西藏非公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非公經濟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截至目前,西藏非公經濟市場主體達到18.32萬戶,比2011年增長64%;註冊資本(金)達到4931.27億元,是2011年的15倍;從業人員達到109萬人,是2011年的2.2倍;非公經濟實現生產總值444.43億元,占西藏生產總值的43.3%。可以說,非公經濟在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統一戰線的重要力量。2011年9月,西藏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工商聯工作暨推進非公有制經濟跨越式發展會議召開。會議出臺了《關於推進非公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意見》等檔,對非公有制經濟提出了“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開、政策上放寬、發展上放膽、工作上放手”和“低門檻、零註冊、輕稅賦、強支撐、少檢查、重激勵”的鼓勵措施。

自治區各級統戰部門圍繞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充分發揮服務和引導的工作職能,形成助力“大變樣”的合力——

鼓勵和支持非公經濟加快發展。加強對工商聯的聯繫和指導,召開全區第二屆非公經濟發展大會,在“五放六支持”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完善推進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實現了我區非公經濟連續5年發展增速遠遠高於同期我區GDP增速,實現了非公經濟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提供就業崗位、民營企業市場主體翻一番,提供稅收總額翻兩番的輝煌業績;

加強非公經濟人士教育引導工作。成立自治區非公經濟組織黨工委,確立“三抓三促進”指導思想,讓黨建在民企落地生根;在非公經濟組織中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動,持續開展“感恩行動”,聯合宣傳部門舉辦非公企業文藝晚會,展示了全區非公經濟界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鼓舞了非公經濟人士自覺擔負起責任使命,促進了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非公經濟人士政治社會地位顯著提高。目前全區非公經濟代表人士中,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自治區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級工商聯執常委,榮獲全國或自治區勞動模範、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光榮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共有1700多人;

非公經濟人士社會責任意識增強。非公經濟人士積極參與抗震救災、扶貧支教、送醫送藥等,大力開展光彩公益專案、“感恩行動”。啟動實施“百企幫百村”精准扶貧行動,以簽約結對、村企共建、互利合作為主要形式,動員全區150家以上非公企業對口幫扶150個以上的貧困村。

凝心聚力,促民宗事業和諧穩定

宗教領域和諧穩定關係著西藏大局和諧穩定,做好寺廟僧尼工作就抓住了西藏全域工作的牛鼻子。

藏曆新年剛過,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就專程來到拉薩大清真寺,親切看望慰問廣大愛國宗教人士。他勉勵大家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民族宗教工作的大政方針,全面提高新形勢下民族宗教工作水準,切實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泛凝心聚力。

2016年12月27日召開的全區宗教工作會議指出,在歷屆區黨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礎上,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和國家管理宗教事務的法律法規,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全區宗教和睦、佛事和順、寺廟和諧,各族群眾和僧尼感黨恩、聽黨話、跟党走的信心決心更加堅定。

五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準確把握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以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研究西藏宗教工作規律,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大力推進加強和創新寺廟管理,廣泛落實利寺惠僧各種政策,把寺廟作為基本的社會組織,把廣大愛國僧尼作為公民和朋友,把宗教工作、寺廟工作、僧尼工作作為重要的群眾工作,把廣大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寺廟僧尼緊密團結在愛國愛教旗幟下,開創了宗教和睦、佛事和順、寺廟和諧、藏傳佛教健康發展、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水準不斷提升的歷史最好局面。

——創新管理,構建新型宗教工作體制機制。建立幹部駐寺工作常態長效機制。在寺廟民主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設立以駐寺幹部為主體、愛國愛教僧尼參與的管理委員會,加強黨和政府對寺廟的依法管理、社會化管理,選派優秀幹部駐寺,實現全區所有寺廟“六建”和寺廟管委會全覆蓋。

——強化服務,寺廟基礎設施建設和僧尼社會保障全面提升。實施寺廟“九有”工程,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寺廟通水、電、路、訊,加大寺廟文物保護力度,實現全區在編僧尼醫療、養老、低保等社保體系全覆蓋。深入開展“六個一”活動,形成一套管委會、寺廟、僧尼家庭協調聯動的管理機制。積極推進寺廟文化建設,組織專家編寫6冊《西藏僧尼學漢語專用教材(試用)》,寺廟學文化、學科普、加強民族團結與交流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積極教育引導,促進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創建平安和諧寺廟,深化寺廟法宣主題教育,加強藏傳佛教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建立藏傳佛教現代學經體系。

勠力同心,充分發揮黨外代表人士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外代表人士工作的重點是科學使用、發揮作用,關鍵是加強培養、提高素質”。

2015年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接受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的拜見,在我區宗教界引起強烈反響。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日喀則市政協副主席、紮什倫布寺管委會第一主任薩龍·平拉說,習近平總書記接受班禪大師拜見,勉勵他刻苦學習、努力修行,秉承十世班禪大師遺願,秉承佛教眾生平等、慈悲為懷的理念,積極促進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我們心裡感到特別高興,因為這代表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所有佛教界人士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統戰工作從中央到自治區得到了非常大的重視,開展得不僅細而且廣,涉及到國際國內的黨外人士。通過學習感受特別深,有了全新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統戰部門努力團結聯絡黨外代表人士,夯實統一戰線力量,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凝聚更多人心,形成更大共識,是統戰工作的關鍵所在。”區黨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建立重大會議、事項向黨外代表人士通報制度,做好對黨外政協委員經常看望慰問、溝通聯絡工作,暢通他們的知情和參政管道。每年召開春節和藏曆新年茶話會、“3·28”各族各界人士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座談會等,加強新舊西藏對比教育,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教育引導黨外人士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與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健全完善教育培養選拔任用機制。深入調研黨外幹部隊伍建設情況,大力實施“三百工程”,著力培養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的宗教界愛國人士,著力培養在科教文衛等領域有較大影響、貢獻突出的黨外知識份子,著力培養有經營頭腦、經濟實力、發展潛力的非公經濟領軍人物,建立規章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黨外幹部數量和品質取得長足進步。重視和加強黨外幹部隊伍建設,營造有利於優秀黨外人才健康成長、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氛圍。

協商民主建設實現新突破。第十屆自治區政協委員名額新增129名,歷史性地達到615名,新增黨外委員重點向民族宗教界傾斜。2012年實現西藏政協組織全覆蓋,新吸納黨外委員占全部政協委員的60%,進一步發揮了民主協商的積極作用。

同心同向,謀非公經濟發展新篇

今年6月5日,自治區第二次非公經濟發展大會在廣大非公經濟人士的熱切期盼中拉開帷幕。會議明確,大力實施“八大工程”,全力打造西藏非公經濟“升級版”,這讓廣大非公經濟人士滿懷豪情。廣大非公經濟人士信心滿懷地表示,這是自治區黨委對非公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希望,是對非公經濟人士的信任和重托,是放手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和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懷下,自治區大力落實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西藏非公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非公經濟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截至目前,西藏非公經濟市場主體達到18.32萬戶,比2011年增長64%;註冊資本(金)達到4931.27億元,是2011年的15倍;從業人員達到109萬人,是2011年的2.2倍;非公經濟實現生產總值444.43億元,占西藏生產總值的43.3%。可以說,非公經濟在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統一戰線的重要力量。2011年9月,西藏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工商聯工作暨推進非公有制經濟跨越式發展會議召開。會議出臺了《關於推進非公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意見》等檔,對非公有制經濟提出了“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開、政策上放寬、發展上放膽、工作上放手”和“低門檻、零註冊、輕稅賦、強支撐、少檢查、重激勵”的鼓勵措施。

自治區各級統戰部門圍繞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充分發揮服務和引導的工作職能,形成助力“大變樣”的合力——

鼓勵和支持非公經濟加快發展。加強對工商聯的聯繫和指導,召開全區第二屆非公經濟發展大會,在“五放六支持”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完善推進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實現了我區非公經濟連續5年發展增速遠遠高於同期我區GDP增速,實現了非公經濟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提供就業崗位、民營企業市場主體翻一番,提供稅收總額翻兩番的輝煌業績;

加強非公經濟人士教育引導工作。成立自治區非公經濟組織黨工委,確立“三抓三促進”指導思想,讓黨建在民企落地生根;在非公經濟組織中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動,持續開展“感恩行動”,聯合宣傳部門舉辦非公企業文藝晚會,展示了全區非公經濟界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鼓舞了非公經濟人士自覺擔負起責任使命,促進了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非公經濟人士政治社會地位顯著提高。目前全區非公經濟代表人士中,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自治區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級工商聯執常委,榮獲全國或自治區勞動模範、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光榮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共有1700多人;

非公經濟人士社會責任意識增強。非公經濟人士積極參與抗震救災、扶貧支教、送醫送藥等,大力開展光彩公益專案、“感恩行動”。啟動實施“百企幫百村”精准扶貧行動,以簽約結對、村企共建、互利合作為主要形式,動員全區150家以上非公企業對口幫扶150個以上的貧困村。

凝心聚力,促民宗事業和諧穩定

宗教領域和諧穩定關係著西藏大局和諧穩定,做好寺廟僧尼工作就抓住了西藏全域工作的牛鼻子。

藏曆新年剛過,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就專程來到拉薩大清真寺,親切看望慰問廣大愛國宗教人士。他勉勵大家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民族宗教工作的大政方針,全面提高新形勢下民族宗教工作水準,切實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泛凝心聚力。

2016年12月27日召開的全區宗教工作會議指出,在歷屆區黨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礎上,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和國家管理宗教事務的法律法規,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全區宗教和睦、佛事和順、寺廟和諧,各族群眾和僧尼感黨恩、聽黨話、跟党走的信心決心更加堅定。

五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準確把握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以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研究西藏宗教工作規律,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大力推進加強和創新寺廟管理,廣泛落實利寺惠僧各種政策,把寺廟作為基本的社會組織,把廣大愛國僧尼作為公民和朋友,把宗教工作、寺廟工作、僧尼工作作為重要的群眾工作,把廣大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寺廟僧尼緊密團結在愛國愛教旗幟下,開創了宗教和睦、佛事和順、寺廟和諧、藏傳佛教健康發展、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水準不斷提升的歷史最好局面。

——創新管理,構建新型宗教工作體制機制。建立幹部駐寺工作常態長效機制。在寺廟民主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設立以駐寺幹部為主體、愛國愛教僧尼參與的管理委員會,加強黨和政府對寺廟的依法管理、社會化管理,選派優秀幹部駐寺,實現全區所有寺廟“六建”和寺廟管委會全覆蓋。

——強化服務,寺廟基礎設施建設和僧尼社會保障全面提升。實施寺廟“九有”工程,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寺廟通水、電、路、訊,加大寺廟文物保護力度,實現全區在編僧尼醫療、養老、低保等社保體系全覆蓋。深入開展“六個一”活動,形成一套管委會、寺廟、僧尼家庭協調聯動的管理機制。積極推進寺廟文化建設,組織專家編寫6冊《西藏僧尼學漢語專用教材(試用)》,寺廟學文化、學科普、加強民族團結與交流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積極教育引導,促進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創建平安和諧寺廟,深化寺廟法宣主題教育,加強藏傳佛教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建立藏傳佛教現代學經體系。

勠力同心,充分發揮黨外代表人士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外代表人士工作的重點是科學使用、發揮作用,關鍵是加強培養、提高素質”。

2015年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接受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的拜見,在我區宗教界引起強烈反響。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日喀則市政協副主席、紮什倫布寺管委會第一主任薩龍·平拉說,習近平總書記接受班禪大師拜見,勉勵他刻苦學習、努力修行,秉承十世班禪大師遺願,秉承佛教眾生平等、慈悲為懷的理念,積極促進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我們心裡感到特別高興,因為這代表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所有佛教界人士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統戰工作從中央到自治區得到了非常大的重視,開展得不僅細而且廣,涉及到國際國內的黨外人士。通過學習感受特別深,有了全新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統戰部門努力團結聯絡黨外代表人士,夯實統一戰線力量,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凝聚更多人心,形成更大共識,是統戰工作的關鍵所在。”區黨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建立重大會議、事項向黨外代表人士通報制度,做好對黨外政協委員經常看望慰問、溝通聯絡工作,暢通他們的知情和參政管道。每年召開春節和藏曆新年茶話會、“3·28”各族各界人士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座談會等,加強新舊西藏對比教育,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教育引導黨外人士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與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健全完善教育培養選拔任用機制。深入調研黨外幹部隊伍建設情況,大力實施“三百工程”,著力培養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的宗教界愛國人士,著力培養在科教文衛等領域有較大影響、貢獻突出的黨外知識份子,著力培養有經營頭腦、經濟實力、發展潛力的非公經濟領軍人物,建立規章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黨外幹部數量和品質取得長足進步。重視和加強黨外幹部隊伍建設,營造有利於優秀黨外人才健康成長、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氛圍。

協商民主建設實現新突破。第十屆自治區政協委員名額新增129名,歷史性地達到615名,新增黨外委員重點向民族宗教界傾斜。2012年實現西藏政協組織全覆蓋,新吸納黨外委員占全部政協委員的60%,進一步發揮了民主協商的積極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