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正確處理好“十大關係”

“范建華中國文化產業十論”之四論

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正確處理好“十大關係”

范建華

編者按:

“元浦說文”是由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創辦的網路資訊公眾平臺,

目標在於快速傳遞文化資訊, 傳播深度思考, 彙集文化創意產業業界和學術精英, 搭建產、學、研的合作平臺。 近期我們將開闢專欄“范建華中國文化產業十論”, 連續登載范建華先生的十篇力作, 以饗讀者。

范建華先生是我國最早一批研究和實踐文化產業的領軍人物之一。 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理論研究的先行者和產業推動的操盤手, 他著作頗豐, 已出版了《中國文化產業通論》《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史》《中國文化產業50問》(合著)《節慶文化與節慶產業》(合著)等學術著作;在《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紅旗文稿》《中國行政改革》《思想戰線》等權威學術報刊發表學術論文上百篇, 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刊物全文或論點轉載摘編。

許多文章提出的思想、觀點, 具有原創性、創新性、前瞻性。 我們從中擷取10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發表, 必將有助於中國文化產業理論的不斷創新發展和指導實踐產生積極意義。

近十年來, 中國文化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 文化產業無論是在產業形態、產品類型、消費市場、經濟社會效益, 還是在觀念革新、理論研究、社會認知、區域佈局等領域, 都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和實際效應。 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文化產業的發端階段的話, 進入本世紀的十年則是中國文化產業快速發育成長期。 如果說十多年前文化產業是完全的政治宣傳品、是社會的主流觀念的話,

那麼經過十年的發展, 文化產品既是宣傳品也是文化消費品, 文化產業所獨有的政治意識形態屬性和社會商品屬性已獲得社會的普遍認同。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十年, 是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提高, 在國際文化競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的十年。 文化產業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具體體現, 在國家經濟社會生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成不爭的事實。 在未來十年的發展中, 如何提高文化產業的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水準, 如何使文化產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食糧、文化消費品和生活必需品, 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現實, 是國家文化決策部門、文化企業、文化產業理論工作者都應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十年, 也是文化產業理論學術思想學術體系形成和發展的十年。

如何將文化的發展, 理論的創新, 融入到國家經濟發展的洪流中, 支撐起產業成長的基礎框架, 成為破解文化產業未來跨越式發展的重點所在。 對此, 梳理和提煉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 歸納和總結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筆者將當前文化產業的十大關係進行全域性思考, 旨在通過十組對立而統一的文化產業發展關係, 闡明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基本格局、發展戰略、發展瓶頸以及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必備資源、未來路徑及其快速成長過程中的理性思考等諸多核心問題,

從而使文化產業的發展能夠遵循科學客觀的市場規律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發展歸類, 能夠在總結以往發展歷程中的成敗得失基礎上, 揚長避短, 突出優勢, 凸顯特色, 以明晰的商業模式、鮮明的文化特點和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制勝國際文化市場。

正確處理好理論和理想的關係。 由於中國的政治體制、文化傳統、經濟模式、社會價值取向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長期以來, 我們的理論界堅持文化產品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唯一性, 強調文化產品在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地位與作用。 毛澤東曾有過極簡明而直的論述:槍桿子、筆桿子, 奪取政權就靠這兩杆子, 鞏固政權也靠這兩杆子。 基於此論述, 作為“筆桿子”所蘊含的所有文化產品, 其生產的目的,無疑都是為了“教育人民、鼓舞士氣、打擊敵人”,從而無視作為精神食糧和文化消費的文化產品的另一重要屬性,即文化產品的商品屬性和市場屬性。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中國共產黨從革命党向執政黨地位轉變的實現,人們的社會價值觀、生活方式、就業形式、消費模式及審美情趣等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逐漸影響到人們對文化產品本源的認識與把握,特別是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從黨的檔的角度,厘清了人們對文化產品生產和消費的關係,給文化產業的發展定了位,正了名。無論在理論界和實際社會生活中,都明確了文化產品不僅具有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而且具有商品屬性和市場屬性,不僅是政治宣傳品,更是文化消費品,文化產業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產業門類。並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把文化產業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誌來對待。如此種種,都說明理論上我們在學理層面已經對文化產業有了較為系統的、完善的、科學的認識。進而我們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間,“中國文化產業必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從這一理想的目標定位出發,要成為支柱性產業,應當充分體現以下要點:一是該產業增加值必須占國民經濟GDP總數的5%以上;二是對整個產業、行業有引領和帶動作用;三是在整個國際市場中要佔有相當份額。而現實的實際情況則是:“十一五”末,中國文化產業占同期GDP的比重為2.5%,這就意味著“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增加值必須翻一番,才能達到其理想目標的基本要求。這就意示著理論的分析與理想的目標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加上中國的地區差異性、產業基礎差異性、發展不平衡性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如何將理想變成現實,是需要解決許多問題的。首先是思想觀念問題,雖說從中央和各部委到各省市區都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但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的許多地區和職能部門依然並沒有真正把握文化產業的根本屬性,還是用長期習慣的方式對待文化產業,比如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話: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這就突出反映在實踐中並沒有真正給予文化產業作為產業經濟門類的主體地位;再者便是管理體制不順,全國無一例外的文化產業的業務主管機構,不是政府的經濟職能部門,而是黨委的宣傳部門。這依舊是片面強調文化產品的政治宣傳屬性,並未真正用經濟發展的眼光和思維來正確對待文化產品的生產、交換、消費,其結果無疑使文化產業發展受到體制、機制的束縛。管理體制與經營機制已成為制約中國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障礙,因而要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真正從理論到實踐上厘清文化產業的兩重屬性,正確處理好理論與理想的關係,才能真正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把理想變成現實。

正確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係。改革開放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樣,文化體制改革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文化體制的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歷史上繼經濟體制改革之後的又一大臺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為文化體制改革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觀念基礎,並對文化體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文化體制的改革,也會進一步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並且可以給整個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增強生產力,提高經濟發展水準。要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就必須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因為現行的文化體制已嚴重束縛了文化產業的發展,舊有的文化生產關係已成為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桎梏。我國現行的文化體制,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已嚴重脫離了社會發展的實際,體制機制性障礙比比皆是,不從根本上進行改革,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要受到嚴重制約。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化產品的生產是按指令性計劃進行的,生產出來的產品從本質上說是“宣傳品”,而不是文化消費品和文化商品。這樣一種文化產品生產模式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為完成黨的中心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這種完全靠政府“埋單”的生產投資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難以在國際文化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難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豐富而多元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就必須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在憲法和法律的規範下,建立一套適合於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的文化體制,以利於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要按照“三個有利於”的標準來檢驗我們的文化體制改革是否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要充分認識到文化體制改革的特殊性,要把文化體制改革看作是經濟體制改革向政治體制改革過渡的特殊體制改革,這是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商品屬性所決定的;要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找到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口,進而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和整個社會的變革,以建立和完善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從而啟動我國社會各方面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加我國綜合國力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正確處理好創新與創意的關係。文化創新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創新文化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健康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重要支撐,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的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出發點,也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要點。只有將創新精神和創新理念深深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全面貫徹于文化產品和服務生產的全過程,完全融入到全體人民的文化消費的歷史進程中,創新才能夠彰顯出活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力。對於文化創新而言,其核心是文化發展觀念的創新。只有轉變文化發展觀念,把握住文化的商品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發揮出文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文化進行經營,把文化作為產品,才能夠讓文化成為市場經濟發展浪潮中的弄潮兒。第二,文化創新的關鍵是內容的創新。內容創新是文化創新的根本。只有把握住廣大人民的文化消費需求,不斷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文化內容,生產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消費精品,為文化創新賦予鮮活的時代載體,才能保持創新的生命力和持久力。第三,體制機制創新是文化創新的制度保障。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經濟發展模式,為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創造了條件,也是我國經濟得以持續快速增長的前提和基礎。創意是創新的具體物化。所有的文化產品都是創意生產的物品,沒有創意是不可想像文化產品與其他產品有何區別。世界上並沒有一種現成的產品,只要用生產工具把它找出來它就是文化產品的,故而充分利用文化資源,進行創意和創作,再通過加工使之成為文化產品,以此文化產品生產的目的是提供市場供消費用的,則成了文化商品,即文化消費品,這裡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創意,因而我們也把文化產業稱之為創意產業。這完全是基於文化產品生產的原動力在於創意。當然創意產業的範疇、外延遠大于文化產業,故又不能簡單地把文化產業等同於創意產業。同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創意是文化產品生產的關鍵,而所謂創意則是有別於其他產品的獨創性。這就需要問一個問題,即創意與創異的關係問題。我們說文化產品生產的原動力在於創意,在於創意的獨特性,那麼就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生產同質化的低劣產品,這就需要在創意過程中,真正做到“創異”,使其創意有別於其他創意,而真正成為有比較優勢,有獨特視覺,產生獨特消費魅力的“創異”產品。

正確處理好主導與引導的關係。文化產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國民經濟與社會內涵式增長的重要路徑,是未來國家大力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路徑。因此,對於未來一段時期內文化產業的發展如何進行戰略選擇,首先需要找到又好又快成長的動力源,其次是要在成本與代價中找到平衡點,以破解當前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難題為突破口,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這就需要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處理好主導與引導的關係。對於文化產業本身而言,“主導”是確立發展方向的戰略指標,“引導”是有效激發發展活力,釋放產業生產能力的催化劑和風向標。目前各地都加緊制定文化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那麼規劃所定的階段性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景目標,其參照體系和產業支撐到底如何選取,如何發展,以支撐起相對前瞻和跨越式發展的文化產業步伐,則成為亟待反思的重要問題。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應該標誌著其發展步入理性回歸層面。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只有實實在在地瞭解到市場的需求,尋找到本地文化產業的優勢所在,文化產業的發展才能夠在匹配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礎上,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的動力和增長點。對於我國而言,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特色就在於政府在市場培育、資本投入、資源配置、產品研發、消費引導等方面依然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交換、消費的全過程中,政府起到完全控制的主導作用,因為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屬性決定了文化商品的生產消費形式,社會效益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這就使政府的主導地位表現的尤為突出。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演變,人們的思維方式、消費形式、審美情趣等的多樣化,使得文化產品作為一種文化消費商品不能不考慮消費者的主觀選擇,這就需要通過市場的調劑作用來實現,使政府主導與市場配置有機結合起來,既充分體現政府意志,又充分發揮市場選擇的優勢,既充分體現我國文化產品的社會意識形態屬性,又反映其市場商品屬性,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統一起來。

正確處理好資源與資本的關係。文化產業發展是由其人才、資本、資源、市場等諸多要素決定的,而資源是文化產業創意、開發、設計的重要因數。文化資源的多寡、優劣、開發利用率的高低,決定了文化產品生產的前提,而有無資本作為產業發展的引擎,有無資本市場的操盤與進退,則決定著文化產品生產的規模、品質與市場競爭力。因而資源與資本的關係,是文化產業發展中一對相對依存、又相互矛盾的孿生兄弟。有了豐富的資源、又有了豐厚的資本加上高超的創意策劃,文化產業才可能有競爭力。有資源無資本,不可能把資源轉化為產品,進而成為商品、形成產業,並產生效益,資源便是沉睡的寶藏,釋放不出耀眼的光芒;有資本無資源,亦難開發產品,誠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躺在金山上昏睡也會餓死人。故而只有資源與資本的有機結合,產品的開發才會更具有文化內涵,產業的發展才能具有競爭力,資源優勢才會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一個國家,當文化表現出比物質和貨幣資本更強大的時候,當經濟、產業和產品體現出文化品格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經濟才能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才能具有可持續發展和持續創造財富的能力。文化與經濟相互滲透,已經形成了一種雙向互動的迴圈局面。“經濟文化化”和“文化經濟化”成為加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一組核心命題。可以說,文化產業的發展要義是為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提供文化的增加值;最終目的是“把創意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提升人的生活品質”。可見,學者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並不止步于“經濟文化化”,而更將其深入至“人”本身。“以人為本”,既是文化產業的核心,也是所有產業都要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的核心。

正確處理好數量與品質的關係。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改善與提高,人們對文化商品的消費,無論是數量的增長還是品質的提升都有著巨大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正確處理好文化產品的數量與品質關係問題。我們認為,文化產品或者說文化商品的數量是基礎,沒有基本的數量積累,很難說品質內涵的提升。曾記否十年文革在極左的社會環境下,一切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一切文化藝術作品統統變成了封資修的毒草而被剷除、禁止,所謂“八個樣板戲一個作家”的“純之又純”的文藝革命的巨大勝利,卻造成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悲慘的一頁,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史上最黑暗的一章!歷史發展到今天,又呈現出一種怪異現象,一年出版圖書的數量多達幾十萬種,超過四庫全書總目;剛剛起步沒有幾年的動漫作品可達近20萬分鐘,成為世界第一數量大國。冷靜回過頭去看看,究竟有幾本書能傳世留予後人,這麼多分鐘動漫作品又有幾個形象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在這種產業發展的極端熱潮衝擊下,還是需要冷靜的思考正確處理好數量與品質的關係的,我們需要一定的數量作支撐,因為中國是一個文化消費大國,沒有一定數量的豐富的文化產品,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同時也必須把品質提升放在首位,沒有真正反映時代精神、具有極高審美水準的文化產品,是不能提升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品位的。當前最關鍵的問題是真正實現文化產業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正確處理好集聚與集約的關係。文化產業天然具有產業集聚效應,其縱向整合市場上下游、橫向擴展產品形態的能力幾乎是與生俱來。正是基於這一規律,文化企業向園區集中已達到節約經濟資源,實現集約發展的方式廣泛獲得青睞。因此,如何提升產業集群的“生命力”是文化產業實現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路徑。現代產業發展的實踐證明,要使某一產業真正形成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形成規模化生產和產業集群佈局,從而充分發揮該產業的集聚效應。產業集聚效應的釋放,根本上說是形成較大規模的產業集群,通過產業集群可以使龍頭企業發揮其帶頭示範作用,使競爭中的弱勢群體——中小文化企業經過優勢資源的整合而發揮出集聚效應,使產業園區的招商引資能力進一步增強,使產業鏈得到更大的延伸,主導產業的輻射帶動力更強。產業集約型發展,則是通過產業集聚,使產業分工更加明細,產業佈局更加合理,產業門類更加完善,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聚集功能,使文化產品生產的人才、資本、資源、市場諸多要素,通過完備的市場配置,發揮出集約的倍增能力。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進程中,順應產業天然具有的集聚效應,改變我國當前文化企業分散、內容產品單一、產業延伸價值開發程度低下等狀況是走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還應該逐漸走向產業集聚與集約統籌兼顧,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同時開發的第二步。

正確處理好瓶頸與路徑的關係。認真總結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與障礙瓶頸,探索後續發展的有效路徑,是中國文化發展進行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就當下而言,制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主要表現在創意人才匱乏、資本投入不足、資源利用無序、市場消費不旺、產品生產不對路,特別是受傳統意識形態觀念的束縛,在內容生產上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普適共用產品,片面強調宣傳功能而忽視文化產品作為文化商品自身的屬性,使我們生產的文化產品,難以在國內市場引領消費,更難進入國際文化消費市場,文化服務亦沒有真正形成按市場規律而形成的產業形態,使得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服務嚴重脫節。在生產形態上國有文化事業的改制,在思路上存在價值判斷的誤讀,片面強調了轉企的作用,而忽略了投資者所有制在產品生產中並不是決定因素,故而把許多過去屬於公益文化事業轉為經營性文化企業,殊不知這種所謂國有企業的經營模式,已在30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中證明並不是一種最好的生產經營模式,許多其他產業的國有企業轉向民營和股份制的時候,我們還在強調將文化事業單位轉為國企,這本身就說明改革的路徑選擇是存在著不科學、不完善的判斷。為此,我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除制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選擇科學、合理的路徑,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從現行政策環境營造上入手,破除不利於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真正吸納用好各類創意型優秀人才,全方位吸納用好各種資本、各類資源,使文化產業的發展走上一條科學、均衡、可持續發展之路。

正確處理好競爭和競合的關係。競合是有序競爭與競爭對手間合作的統一體。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在合作中展開競爭,體現了市場動態發展的內在邏輯,也為全球文化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文化企業未來的發展路徑,提供了聯動發展的新思路。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性,而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階段,我們強調行業間、企業間、產品間、區域之間的競爭,只有競爭才能使產品生產更加優質化。然而我們同時也強調競合,競合是有序競爭與競爭對手間合作的統一體。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在合作中展開競爭,這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背景下,產業發展的一種基本態勢。競爭與競合的目的在於減少交易成本,形成規模效益,促進產品升級,提升產品品質,推動產業整體發展。然而如果競爭中不擇手段違背市場規律,同質、低劣、濫市的競爭則不但不能促進產業發展,只能是破壞性增長;反之,不是按市場規律對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而是長官意志、行政整合,其所謂行政干預的集團化產業化,就只可能適得其反,不是優勢互補,而是相互抵耗。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杠杆作用,遵循市場規律,合理配置資源,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使競爭更加有序,競合更加有力。競爭與合作,既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文化產業走向世界,引入國際市場資源啟動國內文化市場,通過文化企業競爭的“鯰魚效應”而實現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必要措施,更是在當前經濟與文化全球化時代語境中的必然。競爭與合作,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手段和路徑,文化產業的競爭與合作是其產業特性決定的生存狀態,創意無法壟斷,文化更是日趨多元。市場與資本的商業屬性在文化產業的競爭與競合中應該發揮基礎性的配置作用,不斷通過開放市場、整合資源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正確處理好實驗與經驗的關係。中國文化產業正處於一個探索發展的高漲時期,產業門類尚不完備,產業政策還待完善,市場培育有待提升,歸結起來,中國文化產業本質上說尚處一個實驗的階段。中國文化產業多年的實踐,又使中國文化產業產生不少成功的案例,取得了不小的實證性經驗,對這些經驗的認真梳理、總結、提升,必將對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予積極的啟迪作用。實踐證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核心內容,是堅持走低碳、無碳經濟、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經濟之路的有效途徑。在面臨巨大人口與環境壓力下的中國,把文化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性產業來抓,既符合中國國情,又符合人類邁向21世紀的總體戰略,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中國文化產業的實驗創造了許多獨特而寶貴的經驗。第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產業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與經營性文化產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二,推進文化產業的跨界融合,使文化產業成為包容性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文化產業成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第三,突出人才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實現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從“重數量”向“重品質”轉變,人才引進由剛性向柔性轉變,人才激勵由單一向多元轉變。第四,注重以大專案為引擎,拉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以重大專案帶動產業發展、以重大載體凝聚產業優勢,通過搭建不同門類、相輔相成的各類平臺,創新金融扶持形式,積極培育文化產業經濟增長點。

總之,正確妥善處理好以上十組關係,把握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核心命題和商業模式,推進文化產業的科學發展,是中國文化產業當下和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戰略性、全域性、前瞻性的思考,我們提出了問題,並不一定能回答好這些問題,但提出總比回避好,其解答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其生產的目的,無疑都是為了“教育人民、鼓舞士氣、打擊敵人”,從而無視作為精神食糧和文化消費的文化產品的另一重要屬性,即文化產品的商品屬性和市場屬性。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中國共產黨從革命党向執政黨地位轉變的實現,人們的社會價值觀、生活方式、就業形式、消費模式及審美情趣等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逐漸影響到人們對文化產品本源的認識與把握,特別是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從黨的檔的角度,厘清了人們對文化產品生產和消費的關係,給文化產業的發展定了位,正了名。無論在理論界和實際社會生活中,都明確了文化產品不僅具有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而且具有商品屬性和市場屬性,不僅是政治宣傳品,更是文化消費品,文化產業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產業門類。並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把文化產業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誌來對待。如此種種,都說明理論上我們在學理層面已經對文化產業有了較為系統的、完善的、科學的認識。進而我們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間,“中國文化產業必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從這一理想的目標定位出發,要成為支柱性產業,應當充分體現以下要點:一是該產業增加值必須占國民經濟GDP總數的5%以上;二是對整個產業、行業有引領和帶動作用;三是在整個國際市場中要佔有相當份額。而現實的實際情況則是:“十一五”末,中國文化產業占同期GDP的比重為2.5%,這就意味著“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增加值必須翻一番,才能達到其理想目標的基本要求。這就意示著理論的分析與理想的目標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加上中國的地區差異性、產業基礎差異性、發展不平衡性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如何將理想變成現實,是需要解決許多問題的。首先是思想觀念問題,雖說從中央和各部委到各省市區都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但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的許多地區和職能部門依然並沒有真正把握文化產業的根本屬性,還是用長期習慣的方式對待文化產業,比如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話: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這就突出反映在實踐中並沒有真正給予文化產業作為產業經濟門類的主體地位;再者便是管理體制不順,全國無一例外的文化產業的業務主管機構,不是政府的經濟職能部門,而是黨委的宣傳部門。這依舊是片面強調文化產品的政治宣傳屬性,並未真正用經濟發展的眼光和思維來正確對待文化產品的生產、交換、消費,其結果無疑使文化產業發展受到體制、機制的束縛。管理體制與經營機制已成為制約中國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障礙,因而要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真正從理論到實踐上厘清文化產業的兩重屬性,正確處理好理論與理想的關係,才能真正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把理想變成現實。

正確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係。改革開放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樣,文化體制改革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文化體制的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歷史上繼經濟體制改革之後的又一大臺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為文化體制改革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觀念基礎,並對文化體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文化體制的改革,也會進一步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並且可以給整個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增強生產力,提高經濟發展水準。要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就必須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因為現行的文化體制已嚴重束縛了文化產業的發展,舊有的文化生產關係已成為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桎梏。我國現行的文化體制,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已嚴重脫離了社會發展的實際,體制機制性障礙比比皆是,不從根本上進行改革,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要受到嚴重制約。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化產品的生產是按指令性計劃進行的,生產出來的產品從本質上說是“宣傳品”,而不是文化消費品和文化商品。這樣一種文化產品生產模式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為完成黨的中心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這種完全靠政府“埋單”的生產投資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難以在國際文化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難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豐富而多元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就必須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在憲法和法律的規範下,建立一套適合於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的文化體制,以利於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要按照“三個有利於”的標準來檢驗我們的文化體制改革是否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要充分認識到文化體制改革的特殊性,要把文化體制改革看作是經濟體制改革向政治體制改革過渡的特殊體制改革,這是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商品屬性所決定的;要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找到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口,進而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和整個社會的變革,以建立和完善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從而啟動我國社會各方面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加我國綜合國力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正確處理好創新與創意的關係。文化創新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創新文化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健康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重要支撐,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的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出發點,也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要點。只有將創新精神和創新理念深深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全面貫徹于文化產品和服務生產的全過程,完全融入到全體人民的文化消費的歷史進程中,創新才能夠彰顯出活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力。對於文化創新而言,其核心是文化發展觀念的創新。只有轉變文化發展觀念,把握住文化的商品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發揮出文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文化進行經營,把文化作為產品,才能夠讓文化成為市場經濟發展浪潮中的弄潮兒。第二,文化創新的關鍵是內容的創新。內容創新是文化創新的根本。只有把握住廣大人民的文化消費需求,不斷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文化內容,生產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消費精品,為文化創新賦予鮮活的時代載體,才能保持創新的生命力和持久力。第三,體制機制創新是文化創新的制度保障。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經濟發展模式,為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創造了條件,也是我國經濟得以持續快速增長的前提和基礎。創意是創新的具體物化。所有的文化產品都是創意生產的物品,沒有創意是不可想像文化產品與其他產品有何區別。世界上並沒有一種現成的產品,只要用生產工具把它找出來它就是文化產品的,故而充分利用文化資源,進行創意和創作,再通過加工使之成為文化產品,以此文化產品生產的目的是提供市場供消費用的,則成了文化商品,即文化消費品,這裡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創意,因而我們也把文化產業稱之為創意產業。這完全是基於文化產品生產的原動力在於創意。當然創意產業的範疇、外延遠大于文化產業,故又不能簡單地把文化產業等同於創意產業。同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創意是文化產品生產的關鍵,而所謂創意則是有別於其他產品的獨創性。這就需要問一個問題,即創意與創異的關係問題。我們說文化產品生產的原動力在於創意,在於創意的獨特性,那麼就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生產同質化的低劣產品,這就需要在創意過程中,真正做到“創異”,使其創意有別於其他創意,而真正成為有比較優勢,有獨特視覺,產生獨特消費魅力的“創異”產品。

正確處理好主導與引導的關係。文化產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國民經濟與社會內涵式增長的重要路徑,是未來國家大力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路徑。因此,對於未來一段時期內文化產業的發展如何進行戰略選擇,首先需要找到又好又快成長的動力源,其次是要在成本與代價中找到平衡點,以破解當前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難題為突破口,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這就需要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處理好主導與引導的關係。對於文化產業本身而言,“主導”是確立發展方向的戰略指標,“引導”是有效激發發展活力,釋放產業生產能力的催化劑和風向標。目前各地都加緊制定文化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那麼規劃所定的階段性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景目標,其參照體系和產業支撐到底如何選取,如何發展,以支撐起相對前瞻和跨越式發展的文化產業步伐,則成為亟待反思的重要問題。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應該標誌著其發展步入理性回歸層面。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只有實實在在地瞭解到市場的需求,尋找到本地文化產業的優勢所在,文化產業的發展才能夠在匹配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礎上,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的動力和增長點。對於我國而言,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特色就在於政府在市場培育、資本投入、資源配置、產品研發、消費引導等方面依然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交換、消費的全過程中,政府起到完全控制的主導作用,因為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屬性決定了文化商品的生產消費形式,社會效益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這就使政府的主導地位表現的尤為突出。然而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演變,人們的思維方式、消費形式、審美情趣等的多樣化,使得文化產品作為一種文化消費商品不能不考慮消費者的主觀選擇,這就需要通過市場的調劑作用來實現,使政府主導與市場配置有機結合起來,既充分體現政府意志,又充分發揮市場選擇的優勢,既充分體現我國文化產品的社會意識形態屬性,又反映其市場商品屬性,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統一起來。

正確處理好資源與資本的關係。文化產業發展是由其人才、資本、資源、市場等諸多要素決定的,而資源是文化產業創意、開發、設計的重要因數。文化資源的多寡、優劣、開發利用率的高低,決定了文化產品生產的前提,而有無資本作為產業發展的引擎,有無資本市場的操盤與進退,則決定著文化產品生產的規模、品質與市場競爭力。因而資源與資本的關係,是文化產業發展中一對相對依存、又相互矛盾的孿生兄弟。有了豐富的資源、又有了豐厚的資本加上高超的創意策劃,文化產業才可能有競爭力。有資源無資本,不可能把資源轉化為產品,進而成為商品、形成產業,並產生效益,資源便是沉睡的寶藏,釋放不出耀眼的光芒;有資本無資源,亦難開發產品,誠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躺在金山上昏睡也會餓死人。故而只有資源與資本的有機結合,產品的開發才會更具有文化內涵,產業的發展才能具有競爭力,資源優勢才會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一個國家,當文化表現出比物質和貨幣資本更強大的時候,當經濟、產業和產品體現出文化品格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經濟才能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才能具有可持續發展和持續創造財富的能力。文化與經濟相互滲透,已經形成了一種雙向互動的迴圈局面。“經濟文化化”和“文化經濟化”成為加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一組核心命題。可以說,文化產業的發展要義是為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提供文化的增加值;最終目的是“把創意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提升人的生活品質”。可見,學者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並不止步于“經濟文化化”,而更將其深入至“人”本身。“以人為本”,既是文化產業的核心,也是所有產業都要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的核心。

正確處理好數量與品質的關係。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改善與提高,人們對文化商品的消費,無論是數量的增長還是品質的提升都有著巨大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正確處理好文化產品的數量與品質關係問題。我們認為,文化產品或者說文化商品的數量是基礎,沒有基本的數量積累,很難說品質內涵的提升。曾記否十年文革在極左的社會環境下,一切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一切文化藝術作品統統變成了封資修的毒草而被剷除、禁止,所謂“八個樣板戲一個作家”的“純之又純”的文藝革命的巨大勝利,卻造成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悲慘的一頁,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史上最黑暗的一章!歷史發展到今天,又呈現出一種怪異現象,一年出版圖書的數量多達幾十萬種,超過四庫全書總目;剛剛起步沒有幾年的動漫作品可達近20萬分鐘,成為世界第一數量大國。冷靜回過頭去看看,究竟有幾本書能傳世留予後人,這麼多分鐘動漫作品又有幾個形象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在這種產業發展的極端熱潮衝擊下,還是需要冷靜的思考正確處理好數量與品質的關係的,我們需要一定的數量作支撐,因為中國是一個文化消費大國,沒有一定數量的豐富的文化產品,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同時也必須把品質提升放在首位,沒有真正反映時代精神、具有極高審美水準的文化產品,是不能提升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品位的。當前最關鍵的問題是真正實現文化產業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正確處理好集聚與集約的關係。文化產業天然具有產業集聚效應,其縱向整合市場上下游、橫向擴展產品形態的能力幾乎是與生俱來。正是基於這一規律,文化企業向園區集中已達到節約經濟資源,實現集約發展的方式廣泛獲得青睞。因此,如何提升產業集群的“生命力”是文化產業實現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路徑。現代產業發展的實踐證明,要使某一產業真正形成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形成規模化生產和產業集群佈局,從而充分發揮該產業的集聚效應。產業集聚效應的釋放,根本上說是形成較大規模的產業集群,通過產業集群可以使龍頭企業發揮其帶頭示範作用,使競爭中的弱勢群體——中小文化企業經過優勢資源的整合而發揮出集聚效應,使產業園區的招商引資能力進一步增強,使產業鏈得到更大的延伸,主導產業的輻射帶動力更強。產業集約型發展,則是通過產業集聚,使產業分工更加明細,產業佈局更加合理,產業門類更加完善,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聚集功能,使文化產品生產的人才、資本、資源、市場諸多要素,通過完備的市場配置,發揮出集約的倍增能力。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進程中,順應產業天然具有的集聚效應,改變我國當前文化企業分散、內容產品單一、產業延伸價值開發程度低下等狀況是走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還應該逐漸走向產業集聚與集約統籌兼顧,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同時開發的第二步。

正確處理好瓶頸與路徑的關係。認真總結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與障礙瓶頸,探索後續發展的有效路徑,是中國文化發展進行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就當下而言,制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主要表現在創意人才匱乏、資本投入不足、資源利用無序、市場消費不旺、產品生產不對路,特別是受傳統意識形態觀念的束縛,在內容生產上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普適共用產品,片面強調宣傳功能而忽視文化產品作為文化商品自身的屬性,使我們生產的文化產品,難以在國內市場引領消費,更難進入國際文化消費市場,文化服務亦沒有真正形成按市場規律而形成的產業形態,使得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服務嚴重脫節。在生產形態上國有文化事業的改制,在思路上存在價值判斷的誤讀,片面強調了轉企的作用,而忽略了投資者所有制在產品生產中並不是決定因素,故而把許多過去屬於公益文化事業轉為經營性文化企業,殊不知這種所謂國有企業的經營模式,已在30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中證明並不是一種最好的生產經營模式,許多其他產業的國有企業轉向民營和股份制的時候,我們還在強調將文化事業單位轉為國企,這本身就說明改革的路徑選擇是存在著不科學、不完善的判斷。為此,我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除制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選擇科學、合理的路徑,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從現行政策環境營造上入手,破除不利於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真正吸納用好各類創意型優秀人才,全方位吸納用好各種資本、各類資源,使文化產業的發展走上一條科學、均衡、可持續發展之路。

正確處理好競爭和競合的關係。競合是有序競爭與競爭對手間合作的統一體。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在合作中展開競爭,體現了市場動態發展的內在邏輯,也為全球文化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文化企業未來的發展路徑,提供了聯動發展的新思路。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性,而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階段,我們強調行業間、企業間、產品間、區域之間的競爭,只有競爭才能使產品生產更加優質化。然而我們同時也強調競合,競合是有序競爭與競爭對手間合作的統一體。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在合作中展開競爭,這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背景下,產業發展的一種基本態勢。競爭與競合的目的在於減少交易成本,形成規模效益,促進產品升級,提升產品品質,推動產業整體發展。然而如果競爭中不擇手段違背市場規律,同質、低劣、濫市的競爭則不但不能促進產業發展,只能是破壞性增長;反之,不是按市場規律對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而是長官意志、行政整合,其所謂行政干預的集團化產業化,就只可能適得其反,不是優勢互補,而是相互抵耗。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杠杆作用,遵循市場規律,合理配置資源,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使競爭更加有序,競合更加有力。競爭與合作,既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文化產業走向世界,引入國際市場資源啟動國內文化市場,通過文化企業競爭的“鯰魚效應”而實現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必要措施,更是在當前經濟與文化全球化時代語境中的必然。競爭與合作,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手段和路徑,文化產業的競爭與合作是其產業特性決定的生存狀態,創意無法壟斷,文化更是日趨多元。市場與資本的商業屬性在文化產業的競爭與競合中應該發揮基礎性的配置作用,不斷通過開放市場、整合資源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正確處理好實驗與經驗的關係。中國文化產業正處於一個探索發展的高漲時期,產業門類尚不完備,產業政策還待完善,市場培育有待提升,歸結起來,中國文化產業本質上說尚處一個實驗的階段。中國文化產業多年的實踐,又使中國文化產業產生不少成功的案例,取得了不小的實證性經驗,對這些經驗的認真梳理、總結、提升,必將對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予積極的啟迪作用。實踐證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核心內容,是堅持走低碳、無碳經濟、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經濟之路的有效途徑。在面臨巨大人口與環境壓力下的中國,把文化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性產業來抓,既符合中國國情,又符合人類邁向21世紀的總體戰略,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中國文化產業的實驗創造了許多獨特而寶貴的經驗。第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產業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與經營性文化產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二,推進文化產業的跨界融合,使文化產業成為包容性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文化產業成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第三,突出人才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實現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從“重數量”向“重品質”轉變,人才引進由剛性向柔性轉變,人才激勵由單一向多元轉變。第四,注重以大專案為引擎,拉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以重大專案帶動產業發展、以重大載體凝聚產業優勢,通過搭建不同門類、相輔相成的各類平臺,創新金融扶持形式,積極培育文化產業經濟增長點。

總之,正確妥善處理好以上十組關係,把握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核心命題和商業模式,推進文化產業的科學發展,是中國文化產業當下和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戰略性、全域性、前瞻性的思考,我們提出了問題,並不一定能回答好這些問題,但提出總比回避好,其解答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