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丹桂飄香,金秋送爽,南充蓬安嘉陵第一桑梓遊記

秋高氣爽, 一家人自廣安出發到南充蓬安嘉陵第一桑梓一遊。

正門

嘉陵第一桑梓位於四川蓬安縣內, 整個旅遊區以蜿蜒美麗的嘉陵江為軸線,

沿江兩岸規劃了20餘平方公里, 分為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區。

旁邊就是美麗的嘉陵江, 百牛渡江便是這裡的盛事。

沿江畔而行, 是很長的休閒步道, 行人不多, 似乎沒有多少看點。

繼續前行, 路邊的建築雕塑才開始豐富起來。

以農家桑梓養蠶為特色的造型

以農家桑梓養蠶為特色的造型

以農家桑梓養蠶為特色的造型

樹屋

牛耕

在此可以離開江邊步道沿山棧道而行,最後還是會到達江邊周子古鎮。

越往前走風景越是迤邐,涼爽的金秋在此漫行真是一大美事。

嘉陵第一桑梓是國家4A級旅遊區,彙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經典的詩畫田園、巴蜀文化獨具影響力的發源地、千古浪漫愛情聖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農耕文明等五大品牌資源,被專家學者譽為“最浪漫的休閒家園”。

掛滿鎖的石墩

夫妻樹

蓬安是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里,每年暮春到初秋時節,牛兒禁不住對岸的“美食”誘惑,趟過江水上島吃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每天日出渡江上島,日落涉水歸欄的習慣。由此,“百牛渡江”的景象逐漸形成。

走完江邊步道,就到了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被譽為嘉陵江碼頭的周子古鎮。

屹立古鎮嘉陵江邊的財神樓,始建于唐初,清咸豐年間最後培修,為了紀念畫聖吳道子,後人又命名為畫江樓。財神樓共四層:一層為過街樓式,二、三層為特色茶飲,江景觀賞,四層塑財神趙公明。登上樓頂,舉目眺望,嘉陵江波光閃閃,百舸爭流,對岸濕地,令人陶醉。

周子古鎮歷史已有1400多年,因宋朝的理學鼻祖周敦頤曾在此講學,後人為紀念此事而建濂溪祠。

鎮上未被商業化,大多保持著原來的古建樓閣。

鎮上的打鐵人家

路邊水缸似乎都是文物,精美雕刻栩栩如生。

從江中打來製作的幹魚。

鎮上還有座萬壽宮,保存得較好。

萬壽宮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整個建築均依山而建。

前殿、偏殿和正殿均順山勢由低至高依次而建,氣勢宏偉。

古鎮街邊到處可見這樣精美的古物。

走出古鎮,與古鎮緊密相連的就是龍角山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司馬相如巨型頭部雕塑。

龍角山景區很大,總面積約650畝,最高處海拔近600米,是蓬安縣城周邊的制高點。因時間關係我們小走了一段便下山回家。

以農家桑梓養蠶為特色的造型

樹屋

牛耕

在此可以離開江邊步道沿山棧道而行,最後還是會到達江邊周子古鎮。

越往前走風景越是迤邐,涼爽的金秋在此漫行真是一大美事。

嘉陵第一桑梓是國家4A級旅遊區,彙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經典的詩畫田園、巴蜀文化獨具影響力的發源地、千古浪漫愛情聖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農耕文明等五大品牌資源,被專家學者譽為“最浪漫的休閒家園”。

掛滿鎖的石墩

夫妻樹

蓬安是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里,每年暮春到初秋時節,牛兒禁不住對岸的“美食”誘惑,趟過江水上島吃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每天日出渡江上島,日落涉水歸欄的習慣。由此,“百牛渡江”的景象逐漸形成。

走完江邊步道,就到了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被譽為嘉陵江碼頭的周子古鎮。

屹立古鎮嘉陵江邊的財神樓,始建于唐初,清咸豐年間最後培修,為了紀念畫聖吳道子,後人又命名為畫江樓。財神樓共四層:一層為過街樓式,二、三層為特色茶飲,江景觀賞,四層塑財神趙公明。登上樓頂,舉目眺望,嘉陵江波光閃閃,百舸爭流,對岸濕地,令人陶醉。

周子古鎮歷史已有1400多年,因宋朝的理學鼻祖周敦頤曾在此講學,後人為紀念此事而建濂溪祠。

鎮上未被商業化,大多保持著原來的古建樓閣。

鎮上的打鐵人家

路邊水缸似乎都是文物,精美雕刻栩栩如生。

從江中打來製作的幹魚。

鎮上還有座萬壽宮,保存得較好。

萬壽宮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整個建築均依山而建。

前殿、偏殿和正殿均順山勢由低至高依次而建,氣勢宏偉。

古鎮街邊到處可見這樣精美的古物。

走出古鎮,與古鎮緊密相連的就是龍角山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司馬相如巨型頭部雕塑。

龍角山景區很大,總面積約650畝,最高處海拔近600米,是蓬安縣城周邊的制高點。因時間關係我們小走了一段便下山回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