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在基層做信訪——信訪幹部“還帳”記 巧解群眾煩心事

“石化公司老鞏待遇落實的事, 再追蹤一下。 ”

“原縣五金廠下崗職工找檔案的事, 再請檔案部門協助找一下。 ”

“原縣火柴廠老劉反映的合同工身份一事, 已交人社部門核實, 3天內再問一下。 ” ……

作為河北省臨西縣信訪局長, 周全明的工作日志裡, 幾乎每頁都有這樣的清單。 十幾本厚厚的日誌, 清晰地記錄了周全明“還帳”歷程。

“群眾給咱一份信任,

咱還群眾一路春風”

2015年年底, 有30多位河南農民工找到周全明, 反映某工地拖欠他們兩個月工資。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 拿不到工資, 沒法回家。

周全明立即找到開發商、承包商,

講政策、講法律, 要求兌現工資。 跑縣建設局、找縣清欠辦, 協商督促落實辦法。 當聽說欠薪企業資金周轉存在困難時, 周全明還專程找到銀行, 幫企業協調貸款事宜。 年關將近, 30多位工人終於拿到了11.5萬元工資, 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在周全明看來, 面對群眾的合理訴求, 必須態度鮮明。 站在群眾的立場出主意、想辦法, 則是解決信訪難題的鑰匙。

“群眾來信來訪是基於對黨、對政府的信任, 群眾給咱一份信任, 咱應該還群眾一路春風。 ”這是周全明對信訪工作的理解。

“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

一攬子解決”

處理信訪問題, 關鍵在於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 面對各種各樣的訴求, 沒有一個科學的協調機制, 問題很難圓滿解決。

2016年6月18日, 臨西縣群眾工作中心正式建成並投入運行。

這個中心與信訪局“一套人馬, 兩塊牌子”, 合署辦公。 25個縣直部門和12個鄉鎮、園區首批入駐中心, 各單位選派主管副職與縣信訪局同志共同接待來訪群眾。

郝村與大廟村因一塊荒地所有權發生爭議, 上訪群眾找到信訪局。 周全明瞭解到, 這塊爭議地塊, 當時由大廟村村民種。 縣裡規劃苗圃基地, 擬租用這塊土地時, 兩個村子都提出權屬主張。

周全明與縣土管局接訪人員一起, 調出行政區劃底賬, 按圖驗地, 公開確權, 2年爭議一朝平息。

制度發力, “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 才使信訪局由曾經的“中轉站”真正變為“終點站”。

“腳下有土, 胸中有譜”

威縣人高某某曾多次上訪。

他反映, 在臨西縣呂寨鎮磚廠改造垃圾場過程中, 他作為磚廠承包者, 承受了許多損失, 卻沒拿到補償。

周全明瞭解到, 根據政策, 磚廠範圍內有利益損失的, 應該得到補償。 他迅速啟動核查程式。 周全明從城管、財政部門找出當時補償清單, 又通過實地走訪, 多方尋求證人證言, 最終核實了高某某的主張。 2016年, 高某某拿到25萬元的補償金:“信訪幹部值得信賴!”

在處理信訪工作中, 常常遇到責任主體不明確, 情理界限不清晰的情況。 這該怎麼辦?

“腳下有土, 胸中有譜。 ”周全明說, 多向基層走, 離群眾近點再近點, 就會找到合適的辦法。

推薦單位:河北省信訪局

轉載於:《國家信訪局》微信公眾號

您看此文用·秒, 轉發只需1秒呦~

把您的觀點看法告訴我們

點擊下方“寫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