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超越穀歌!馬雲搞了個“達摩院”,名單人物大有來頭!

今日上午, 備受矚目阿裡雲棲大會再杭州舉辦。 開幕現場, 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重磅宣佈成立“達摩院”!並且未來三年將投入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

“達摩院”是什麼?

達摩其實是DAMO, 達摩院代表的是“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 馬雲說, 這是一家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 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的研究院。

據悉, 達摩院至少要服務全世界20億人口, 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 同時希望解決1億就業機會。

馬雲:必須超越谷歌微軟巨頭

對於為何成立達摩院?

馬雲解釋, 阿裡在過去18年, 尤其是前十年, 他不允許公司有人提成立研發院。 因為前十年, 阿裡巴巴很艱難, 要存活, 要盈利。 而且, 他認為很多所謂的研究院都是研而不發。 如果阿裡巴巴要做, 就要做一個跟其他機構不同的研究院。 經過多年的思考, 直到現在才決定阿裡巴巴要成立自己的研究院。

兩周前, “達摩院”這個名字才被確定, 馬雲說名字不重要, 任何名字都是後來不斷賦予它意義。

馬雲對達摩院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 必須活的比阿裡巴巴長久, “企業是有週期的, 但能留下來的, 是阿裡巴巴的技術、經驗以及對社會的擔當。 現在我們已經18年了, 還有84年要走, 達摩院至少要活85年”。

第二, 達摩院至少要服務全世界20億人口, 為1000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 “希望達摩研究院解決1億就業機會, 即普惠共用、可持續發展以及快樂”。

第三, 達摩院必須自己具備盈利的能力, “天下只有自己靠得住”, 今年阿裡巴巴將啟用1000億人民幣作為啟動基金, 在全球尋找人才, 但是未來得依靠達摩院自己。

對於達摩院的期盼, 馬雲稱它是經濟體的達摩院, 必須代表這個世界, 代表時代, 因為它屬於中國。 此外, 達摩院要有自己的風格, “必須超過IBM、微軟、穀歌等公司的研究院”。

達摩院人才儲備驚人

目前, 達摩院已經聘請了全球10名不同領域科學家加入, 包括哈佛大學、加州大學、北京大學等教授。

以下為達摩院學術諮詢委員會成員簡介:

高文:

北京大學數位媒體研究所所長、系統晶片研究所所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多個國際標準委員會“中國代表團”團長

梅宏:

青鳥系統主要創始人、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朝暉:

浙江大學校長, 之江實驗室副理事長

黃如: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 納米尺度新型半導體器件、工藝技術及相關應用技術領域權威學者,

Michael I. Jordan:

美國三院院士, 人工智慧領域世界級泰斗, 兩位元根目錄人物之一, 眾多知名AI科學家的導師

李凱:

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提出分散式存儲設計思想

周以真:

哥倫比亞大學資料科學研究院主任, 定義了計算思維;

Henry M. Levy:

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院士

George M. Church:

“人類基因組計畫”領軍人物、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用新方法開創了“個人基因組”研究的時代

Avi Wigderson:

以色列數學家、電腦學家, 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士

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也來到現場。 姚期智稱, 雖然要成立一個研究院具有挑戰, “但是相信在馬雲的支持下, 阿裡巴巴研究院和達摩院, 一定在不久的未來, 看到個世界級領先的研究院”。

“達摩院”將實行院長負責制, 由阿裡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花名行癲)擔任首任院長。 張建鋒表示:“今天的阿裡巴巴, 有能力更有責任為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進步, 做出更大貢獻。 在金庸小說中, 達摩院代表最高武學機構。 我們也希望阿裡巴巴達摩院真正做到‘俠之大者、利國利民’。 我們期望,下一個類似電和電腦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誕生在阿裡巴巴達摩院。”

目前,阿裡巴巴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自主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其中,在北京、杭州、聖馬特奧、貝爾維尤已經有辦公室。三個月內,亞洲達摩院新加坡實驗室就會開始正式運作,後續在莫斯科、以色列等地也將相繼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

“現在,很多人提到全球化很反感,就是因為過去20年的全球化不夠普惠。”

馬雲不謙虛的說,阿裡可能確實是技術和商業結合的最好的企業。所以在過去,當阿裡的一些技術輸出到傳統行業和不同領域的時候,就會有人說“阿裡又來了”。

但其實,正確的是“技術又來了”。

我們期望,下一個類似電和電腦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誕生在阿裡巴巴達摩院。”

目前,阿裡巴巴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自主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其中,在北京、杭州、聖馬特奧、貝爾維尤已經有辦公室。三個月內,亞洲達摩院新加坡實驗室就會開始正式運作,後續在莫斯科、以色列等地也將相繼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

“現在,很多人提到全球化很反感,就是因為過去20年的全球化不夠普惠。”

馬雲不謙虛的說,阿裡可能確實是技術和商業結合的最好的企業。所以在過去,當阿裡的一些技術輸出到傳統行業和不同領域的時候,就會有人說“阿裡又來了”。

但其實,正確的是“技術又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