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沒有現成的星辰大海,只有被逼出來的奇跡

兔子逼急了會造橋!

連日來, 這樣一篇微信文章熱傳於網路。 在近日播出的一檔電視節目上,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先生首次亮相螢屏, 向全國觀眾講述了這項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

港珠澳大橋建設之初, 中方找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外海沉管安裝公司, 但這家荷蘭公司開出天價:1.5億歐元, 約合15億人民幣。 談崩了之後, 中國人只剩下最後一條路可以走:自主攻關!

功夫不負有心人。 今年7月, 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部竣工。 東接香港, 西接珠海、澳門, 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 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也是中國交通史上技術最複雜, 建設要求及標準最高的工程之一, 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

公道君(ID:bjrbplb)注意到, 我們國家正愈發嫺熟地駕馭著諸如此類的超級工程, 甚至有人送給中國一個外號——“基建狂魔”。

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落成, 標誌著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了重大原創突破;

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投入運營, 實現了中國高鐵“從追趕到領跑”的根本轉變;

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 標誌著中國打破了西方少數製造商壟斷民用大飛機市場的局面;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運行, 意味著中國這個量子科技領域曾經的後來者, 現在已經站在了該領域的創新制高點;

我國第二艘航母和完全自主研製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下水, 殲-20戰機翱翔藍天, 為中國實現強軍夢譜寫了華彩篇章;

……

超級工程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直觀反映。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連火柴、釘子都無法自給,到後來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工業門類,再到工業製造邁向智慧化、資訊化、高端化,中國工業的騰飛之路見證著國家實力增長的步伐。如今,中國工程無論是規模還是品質、技術還是標準,都已走在世界前列,已成為展示強盛國力的標誌,彰顯出當代中國的風采。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這條工業崛起之路,何嘗不是中國科技創新、科技強國的一個縮影?表面看來,超級工程在中國崛起只有短短幾年,但實際上,無不是砥礪攻堅、厚積薄發的結果。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1872年8月11日,上海黃浦碼頭。30名拖著長辮的幼童,登上了開往美利堅的輪船。這批幼童最小的年僅十歲--

在我國工作的蘇聯專家,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對於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這種真誠的兄弟般的援助,表示深切的感謝。

1950年1月10日,周總理率中國代表團赴莫斯科,會同蘇聯政府談判簽訂中蘇相關經濟合作協定--

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大學的水準,一方面派人出去學習;要成千成萬地派;先把人給派出去,不要怕跑,跑10%、20%,還有80%。

1978年底,在小平同志的支持下,新中國向美國派出了第一批52名留學生--

從學習、跟隨到追趕、超越,中國科技創新水準就這樣實現了點點滴滴的突破。但事實一再證明:一個民族不能總用別人的昨天來裝飾自己的明天。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更是學不到的。尤其是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沒有國家甘願把核心技術“拱手讓人”,倘若自主創新突破不了,跨越發展永遠是天方夜譚。

這一點,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先生深有體會。他在採訪中說到,

當時工程師們去韓國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橋考察時向接待方提出,能不能到附近去看一看他們的裝備,卻遭到拒絕。

如今回頭再看,我們或許應該感謝這些國家的拒絕和漫天要價,因為這堅定了我們自主創新的決心。得益於此,我們國家完成一個又一個突破,打破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向著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不斷前進。有網友戲言:“兔子逼急了會造橋!”在公道君看來,我們會的何止造橋。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超級工程將不斷支撐起蒸蒸日上的中國。讓我們為之歡呼,為之驕傲。

❄圖片來自網路

……

超級工程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直觀反映。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連火柴、釘子都無法自給,到後來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工業門類,再到工業製造邁向智慧化、資訊化、高端化,中國工業的騰飛之路見證著國家實力增長的步伐。如今,中國工程無論是規模還是品質、技術還是標準,都已走在世界前列,已成為展示強盛國力的標誌,彰顯出當代中國的風采。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這條工業崛起之路,何嘗不是中國科技創新、科技強國的一個縮影?表面看來,超級工程在中國崛起只有短短幾年,但實際上,無不是砥礪攻堅、厚積薄發的結果。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1872年8月11日,上海黃浦碼頭。30名拖著長辮的幼童,登上了開往美利堅的輪船。這批幼童最小的年僅十歲--

在我國工作的蘇聯專家,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對於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這種真誠的兄弟般的援助,表示深切的感謝。

1950年1月10日,周總理率中國代表團赴莫斯科,會同蘇聯政府談判簽訂中蘇相關經濟合作協定--

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大學的水準,一方面派人出去學習;要成千成萬地派;先把人給派出去,不要怕跑,跑10%、20%,還有80%。

1978年底,在小平同志的支持下,新中國向美國派出了第一批52名留學生--

從學習、跟隨到追趕、超越,中國科技創新水準就這樣實現了點點滴滴的突破。但事實一再證明:一個民族不能總用別人的昨天來裝飾自己的明天。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更是學不到的。尤其是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沒有國家甘願把核心技術“拱手讓人”,倘若自主創新突破不了,跨越發展永遠是天方夜譚。

這一點,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先生深有體會。他在採訪中說到,

當時工程師們去韓國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橋考察時向接待方提出,能不能到附近去看一看他們的裝備,卻遭到拒絕。

如今回頭再看,我們或許應該感謝這些國家的拒絕和漫天要價,因為這堅定了我們自主創新的決心。得益於此,我們國家完成一個又一個突破,打破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向著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不斷前進。有網友戲言:“兔子逼急了會造橋!”在公道君看來,我們會的何止造橋。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超級工程將不斷支撐起蒸蒸日上的中國。讓我們為之歡呼,為之驕傲。

❄圖片來自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