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選對人用好人 激發隊伍活力

記者 何韜 攝

9月8日, 全國紀檢監察系統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 大會對97個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50位元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

288名優秀紀檢監察幹部受到嘉獎。 他們信念堅定、嚴於律己、敢於擔當, 以實際行動詮釋紀檢幹部的本色。

紀檢機關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 五年來, 波瀾壯闊的全面從嚴治黨和正風反腐實踐, 離不開一支忠誠可靠的紀檢幹部隊伍辛勤付出、衝鋒在前。 這些被表彰的先進典型, 正是廣大戰鬥在正風反腐一線的“排頭兵”們的代表。

從廣納賢才、嚴格選拔, 優化幹部隊伍結構, 到擴大系統內外交流, 增強隊伍生機活力, 再到加大培訓力度,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和業務水準……五年來,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忠誠、乾淨、擔當”的囑託, 各級紀檢機關加大自身建設力度, 讓這支隊伍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迸發出強勁的戰鬥力。

選拔:面向五湖四海的“招賢令”

進入中央紀委, 是張大巍的第三次擇業, 也是他職業生涯中跨度最大的抉擇。

這名三十出頭的青年2006年從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 一直就職於司法系統。 2015年4月, 中央紀委第一次以“自願報名+組織考察”的方式, 面向中央國家機關和北京市選調幹部。 最終, 張大巍從幾千報名者中脫穎而出, 完成從一名檢察官到紀檢幹部身份的轉變。

一道道“招賢令”從中央紀委發出, 讓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幹部和張大巍一樣心嚮往之、躍躍欲試。 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五湖四海、任人唯賢, 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央紀委選拔幹部的鮮明特色。 牢牢把握党管幹部原則的同時打開選人視野, 作為選人用人的一項重要遵循, 多次被中央紀委全會強調。

不只從黨員幹部的“大池子”挑選精兵良將, 選任管道也在不斷拓展。 除了選調, 張大巍發現, 身邊同事“入委”的途徑各具特色——遴選、國考、組織推薦……將各種選任管道的優勢與五湖四海的選人視野相結合, 一方面充分釋放了中央紀委不拘一格納賢才的信號, 另一方面更能保證在最大範圍內、將最合適的人才篩選出來。

按照派駐“全覆蓋”的要求, 2015年12月成立的駐中央外辦紀檢組, 是最年輕的派駐機構之一。 在這個十幾人的團隊中, 就有通過組織推薦從中央外辦轉隸的紀檢新人, 還有通過選調來自中聯部, 財政、審計部門的新生力量……老兵業務熟練、新兵思路開闊, 結構互補、素質全面的獨特優勢使紀檢組的工作在短時間內迅速打開局面。

和用人思路的開放形成鮮明對比, 選拔環節則一絲不苟。 選錄全程始終堅持優中選優、嚴之又嚴的原則, 嚴把幹部選任的政治關、廉潔關。

紀檢機關不同於一般的工作單位, 政治性極強。 選拔紀檢幹部, 從最初的“推薦關”開始就突出“嚴”的要求。 比如, 遼寧省瀋陽市紀委規定, 紀檢幹部人選須由委局機關中層以上領導幹部和紀檢系統領導幹部署名推薦, 撰寫推薦信並簽字背書, 壓實推薦人的責任。

選進來不等於過關, 而是考驗的真正開始。 6個月的借調期裡, 張大巍“沒有緩衝, 召之即來、來之即戰”。 打破“一考定終身”的固有模式, 以用為先、靠任務磨煉人, 黨組織通過“真槍實戰”的方式淘汰不合格者、篩選精華。

張大巍的身邊有同志來了又走, 留下的, 甩掉的是心理包袱, 篤定的是堅守職責的自信。

交流:啟動幹部隊伍“一池春水”

自從調任省紀委機關以來, 廣東省紀委幹部監督室幹部高鵬每天都很早來到辦公室, 緊張有序的工作從排查信訪線索開始。 如今, 他已輕車熟路。 2013年, 高鵬從廣州市直機關工委交流至省紀委, 多學科專業背景帶來的新視野, 使他很快在新崗位嶄露頭角。

和高鵬一樣, 近年來廣東省通過幹部交流調任紀檢監察系統工作的幹部越來越多。 “十八大以來,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交流的幹部約占幹部總數一半以上, 幹部交流面總體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 ”廣東省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早在2013年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 加大幹部輪崗、交流力度就作為加強紀檢幹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明確提出,統籌幹部交流、使用,在党的幹部隊伍中選拔優秀幹部。

《省(自治區、直轄市)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管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以黨內法規的形式明確要求,拓寬選人視野和管道,可以從紀檢系統內和紀檢系統外提名,紀委書記人選一般應當交流任職。堅持党管幹部原則,把紀檢幹部放在党的幹部隊伍中統籌使用、培養鍛煉,擴大幹部交流,優化了隊伍結構,激發了隊伍活力。

紀委班子是紀檢幹部隊伍的“火車頭”,“關鍵少數”的品質對於發揮正向的示範引領作用至關重要。從嚴格“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的要求,到著眼事業長遠發展,多管道選調幹部,增強班子整體功能,目的就是為了把政治過硬、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選進來,選優配強紀委領導班子。

選人用人格局跳出紀檢系統的小圈子,著眼黨的事業全域通盤考量,“開放”理念在中央紀委的幹部交流工作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要暢通紀檢幹部的入口和出口,‘一潭水走活’,決不能形成自我封閉的小迴圈。通過幹部交流,既考驗、鍛煉、培養紀檢幹部,也避免紀檢幹部長期在同一個崗位工作,出現設租尋租、有案不查等問題。”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負責同志接受採訪時說。

除了將優秀人才“引進來”,越來越多的紀檢幹部也在“走出去”。

近年來,中央紀委監察部有關領導任職部委一把手,地方紀委書記交流到其他系統……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幹部自身不斷拓寬視野、更新觀念、增長才幹,同時也給相關部門帶去可借鑒的做法和經驗,推動工作更上新臺階。

五年中,中央紀委機關和紀檢組幹部交流達1260人次。幹部交流,如同一顆石子,啟動了幹部隊伍的“一池春水”。

培訓:實字托底 嚴字當頭

9月1日,是全國各地的開學日。這一天,在北京稻香湖畔的中國紀檢監察學院,2017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如期舉行。作為開展教育培訓的重要平臺,2013年以來,這所中央紀委黨校共計培訓了7.7萬餘名紀檢監察幹部。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機關持續加大培訓力度,培訓各級紀檢監察幹部17.4萬人次,著力提升紀檢幹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水準和業務能力。

2017年2月28日至3月1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對600餘名局處級幹部分三期進行集中輪訓;山西省紀委監委培訓市縣兩級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及班子成員;湖北省紀委對換屆後的全省116名新任職紀委書記集中培訓。從中央到地方,不同形式、多種規模的培訓為各個崗位上的紀檢幹部“加油充電”。

紀律檢查委員會是政治機關,講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無論是理論學習、專題輔導,還是研討交流、實地參觀,政治培訓的要求體現在每一個環節。翻開中國紀檢監察學院的教學資料,《中國共產黨章程》《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是必修課。

“對紀檢監察幹部來說,學好黨章黨規是基礎。”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紀檢監察學院特聘教授李忠傑認為,紀檢監察幹部要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必須帶頭尊崇黨章,帶頭學習、維護和執行黨規黨紀。

政治培訓打牢黨性修養的基礎,業務培訓精進監督執紀的本領。

9月,《巡視工作條例》專題培訓暨第十一期全國巡視幹部培訓班在杭州開班,趁熱打鐵學習新修改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江西省舉辦全省紀檢監察系統“用好‘四種形態’處理違紀問題”專題培訓班,通過理論梳理和技術答疑,為紀檢幹部找准職能定位,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打下基礎。緊跟形勢發展,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紀委系統開展業務培訓的突出特點。

培訓,既是實踐的指引,更是作風的洗禮。

每期培訓班都設立臨時黨支部,對學員在思想上引領、學習上引導、觀念上強化、作風上監督;培訓期間嚴禁飲酒;不得成立任何形式的聯誼會、同學會……中國紀檢監察學院把“嚴”字寓於細節、抓在平時,目的就是要涵養紀檢幹部的守紀自覺。

嚴以治學,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動真格。2016年,有2名學員因為培訓期間飲酒被在全院通報批評,並通報所在單位。

培訓只是一個起點,堅定理想信念、夯實過硬作風則是一份長期的責任。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以新鮮的實踐經驗指導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決策部署,執紀鐵軍整裝待發。

加大幹部輪崗、交流力度就作為加強紀檢幹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明確提出,統籌幹部交流、使用,在党的幹部隊伍中選拔優秀幹部。

《省(自治區、直轄市)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管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以黨內法規的形式明確要求,拓寬選人視野和管道,可以從紀檢系統內和紀檢系統外提名,紀委書記人選一般應當交流任職。堅持党管幹部原則,把紀檢幹部放在党的幹部隊伍中統籌使用、培養鍛煉,擴大幹部交流,優化了隊伍結構,激發了隊伍活力。

紀委班子是紀檢幹部隊伍的“火車頭”,“關鍵少數”的品質對於發揮正向的示範引領作用至關重要。從嚴格“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的要求,到著眼事業長遠發展,多管道選調幹部,增強班子整體功能,目的就是為了把政治過硬、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選進來,選優配強紀委領導班子。

選人用人格局跳出紀檢系統的小圈子,著眼黨的事業全域通盤考量,“開放”理念在中央紀委的幹部交流工作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要暢通紀檢幹部的入口和出口,‘一潭水走活’,決不能形成自我封閉的小迴圈。通過幹部交流,既考驗、鍛煉、培養紀檢幹部,也避免紀檢幹部長期在同一個崗位工作,出現設租尋租、有案不查等問題。”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負責同志接受採訪時說。

除了將優秀人才“引進來”,越來越多的紀檢幹部也在“走出去”。

近年來,中央紀委監察部有關領導任職部委一把手,地方紀委書記交流到其他系統……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幹部自身不斷拓寬視野、更新觀念、增長才幹,同時也給相關部門帶去可借鑒的做法和經驗,推動工作更上新臺階。

五年中,中央紀委機關和紀檢組幹部交流達1260人次。幹部交流,如同一顆石子,啟動了幹部隊伍的“一池春水”。

培訓:實字托底 嚴字當頭

9月1日,是全國各地的開學日。這一天,在北京稻香湖畔的中國紀檢監察學院,2017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如期舉行。作為開展教育培訓的重要平臺,2013年以來,這所中央紀委黨校共計培訓了7.7萬餘名紀檢監察幹部。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機關持續加大培訓力度,培訓各級紀檢監察幹部17.4萬人次,著力提升紀檢幹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水準和業務能力。

2017年2月28日至3月1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對600餘名局處級幹部分三期進行集中輪訓;山西省紀委監委培訓市縣兩級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及班子成員;湖北省紀委對換屆後的全省116名新任職紀委書記集中培訓。從中央到地方,不同形式、多種規模的培訓為各個崗位上的紀檢幹部“加油充電”。

紀律檢查委員會是政治機關,講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無論是理論學習、專題輔導,還是研討交流、實地參觀,政治培訓的要求體現在每一個環節。翻開中國紀檢監察學院的教學資料,《中國共產黨章程》《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是必修課。

“對紀檢監察幹部來說,學好黨章黨規是基礎。”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紀檢監察學院特聘教授李忠傑認為,紀檢監察幹部要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必須帶頭尊崇黨章,帶頭學習、維護和執行黨規黨紀。

政治培訓打牢黨性修養的基礎,業務培訓精進監督執紀的本領。

9月,《巡視工作條例》專題培訓暨第十一期全國巡視幹部培訓班在杭州開班,趁熱打鐵學習新修改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江西省舉辦全省紀檢監察系統“用好‘四種形態’處理違紀問題”專題培訓班,通過理論梳理和技術答疑,為紀檢幹部找准職能定位,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打下基礎。緊跟形勢發展,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紀委系統開展業務培訓的突出特點。

培訓,既是實踐的指引,更是作風的洗禮。

每期培訓班都設立臨時黨支部,對學員在思想上引領、學習上引導、觀念上強化、作風上監督;培訓期間嚴禁飲酒;不得成立任何形式的聯誼會、同學會……中國紀檢監察學院把“嚴”字寓於細節、抓在平時,目的就是要涵養紀檢幹部的守紀自覺。

嚴以治學,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動真格。2016年,有2名學員因為培訓期間飲酒被在全院通報批評,並通報所在單位。

培訓只是一個起點,堅定理想信念、夯實過硬作風則是一份長期的責任。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以新鮮的實踐經驗指導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決策部署,執紀鐵軍整裝待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