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朋友圈買到假藥服用後出現腹瀉等症狀 要求商家退款被“拉黑”

大洋訊 昨天,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國家總局同步舉辦“12331, 守護食品藥品安全”主題宣傳活動。 據瞭解, 近年來有關食品藥品的投訴不少是通過電話或網路聯繫郵購的, 在辦理過程中無法核實相關產品的生產流通管道, 難以查處。 如何避開陷阱、如何有效保留證據以備查詢甚至在必要時進行投訴舉報維權?

記者從廣州市食藥監局瞭解到, 目前12331熱線與12345政府服務熱線並號運行, 人工時段的接通率平均可達95%以上, 投訴舉報的受理管道是暢通的。

對於公眾諮詢, 12331會即時答覆;對投訴舉報, 按照《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規定,

投訴舉報承辦部門應當自投訴舉報受理之日起60日內向投訴舉報人回饋辦理結果;情況複雜的, 在60日期限屆滿前經批准可適當延長辦理期限, 並告知投訴舉報人正在辦理。 辦結後, 應當告知投訴舉報人辦理結果。 投訴舉報延期辦理的, 延長期限一般不超過30日。

案例:誤信廣告買到假藥

在好友提醒下, 張先生撥打了“12331”投訴舉報熱線。 經食藥監管部門核查, 他所購藥品是假藥, 由於非正式管道購買, 無法核實相關產品的生產流通管道, 給查處帶來很大難度。

三招避開網購陷阱提高投訴成功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