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衡水邁入“後園博時代”

78天!入園遊覽人次70余萬!

河北省園博會的會旗, 從衡水交到了秦皇島手中, 標誌著省首屆園博會圓滿落幕。 閉幕不閉園, 則標誌著衡水進入了“後園博時代”。

園博園將作為城市景觀永久保留, 繼續開門納客, 讓精彩“永不落幕”。

花香滿城、精彩難忘。 回首這78天, 省首屆園博會以其專業度、創新性打造出了一張搶眼的衡水名片。 它, 獨具匠心, 為遊客獻上了一場獨一無二的園博盛宴, 為我市積累了舉辦大型展會的寶貴經驗, 也為市民留下了一筆永久的“生態”財富。

78天70余萬人 園博美景悅人心

從萬物生榮的仲夏時節到碩果飄香的醉人金秋, 省首屆園博會伴隨一路花香, 與70余萬四海賓朋共度了78天流光溢彩、精彩紛呈的美好時光。

“省政府把首屆園博會承辦權交給衡水, 是對衡水的充分信任, 也是對衡水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的強力推動和巨大支持。 園博會期間, 整體運行平穩有序, 受到各級各界的廣泛讚譽, 魅力得到了完美釋放。 集各地大成于一體的精美園林, 讓遊客在衡水湖之濱經歷了一段全新的生態體驗之旅。 園博會期間的系列活動異彩紛呈, 為大家呈現了一場視覺與文化的盛宴。

” 園博會籌委會常務副主任、市政府秘書長謝志強自豪地說, 開園以來, 園博園共接待省部級領導、部隊領導、來衡專家356人次, 中央駐冀單位、央企、省直各單位、兄弟市縣各單位近8000人次, 接待遊客70余萬人次。

“園博園位於我市濱湖新區, 毗鄰衡水湖和黃河故道老鹽河, 規劃總面積254公頃, 總體格局為園博園、濕地公園、馬拉松廣場和荷花公園“四園合一”。 園博會期間, 我市以滿園花香、一城新綠向八方賓客集中展示了園林綠化的葳蕤多姿和城市建設的發展願景。 園博園內, 綠意蔥蘢、湖水粼粼、山石聳立、花香四溢, 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 或昂揚、或靜謐、或深沉、或嬌豔, 展示出迷人的風姿。

園博園主園區重點打造了3大建築、5大片區、36座展園, 集中展示燕趙園林景觀藝術。 以“主展館”為景觀軸, 企業展園區、城市展園區、縣市區展園區由南向北依次佈局, 集中展示了全省地市、衡水各縣市區和市內外企業園林園藝的特色風情和韻味。 桃李春風園、蔬果園、水生植物園、植物科普館、園博花街、觀景平臺、陽光大草坪、森林氧吧等主要景點,

讓遊客從花海中感受自然, 在文化中見證了衡水的發展。

系列文化活動

鑄就園博會靚麗風景線

園博會主題文藝演出、朱軍國畫展、紅色電影海報展、濕地攝影精品展、衡水民間收藏展、武強年畫展、河北省花卉園藝職業技能競賽、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園博會期間, 遊客不僅看到了各地的園林美景,也欣賞了精彩的系列文化活動。

周周驚豔亮相的主題文藝演出,是展示各地民俗風情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視窗。自園博會開幕以來,我省各參展市(含辛集市、定州市)以及我市各縣市區均組織本地優秀演出團體,以遊客聚集的週五、週六和周日為主,在園博園舉辦了地域風情濃郁、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為園博會營造了濃重、熱烈的文化氛圍。

園博會主題文藝演出共舉辦了60餘場,吸引了眾多遊客,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各演出單位緊扣園博會主題,通過歌曲、舞蹈、小品、戲曲、舞劇、木偶、皮影、雜技、地方民俗等各種形式,以最能體現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節目,為園博會增光添彩,展示全省人民喜迎黨的十九大,同心同德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良好精神風貌。

園博會期間,在主展館舉辦了古樹國畫展、濕地攝影精品展、武強年畫展等多項展覽。這些,不僅是省首屆園博會系列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市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而組織的重要文化活動。

9月1日至3日,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期間,4位元中國工程院院士、4名國際大師和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25位著名學者“湖城論劍”。大家圍繞全國各博覽園規劃、建設及展會展後的運營工作經驗,進行了深入交流,進一步推動理念發展與創新、探討運營模式的改革與融合,對衡水的經濟發展、生態城市建設有著里程碑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衡水園博園加入了中國公園協會園藝博覽園分會,正式融入了全國博覽園事業的大家庭、大平臺。會上,我市接受了授牌並發表了“中國博覽園可持續發展衡水宣言”。宣言的發表,既是集結號,更是軍令狀,更加振奮了衡水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和決心。今後,我市將與所有的發起單位一道,以衡水宣言為指南,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不動搖,爭做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

多項“首個”和“之最”

呈現出獨有的“衡水創意”

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從花卉園藝到文化活動,本屆園博會創造了多項“首個”和“之最”,呈現出獨有的“衡水創意”。

克服重重困難,從申辦成功到正式開幕,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建設了一座占地89.19公頃的壯美園博園。速度之快,變化之大,效果之好,打造了建園辦會的“衡水速度”,完成了很多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就了全國省級以上園博會建設史上的奇跡!

建造了全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園林。本屆園博會突出“綠”“水”元素,“四園合一”,總面積達254公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園林。

建設了全國最大的園博花街。利用一段廢棄的原106國道路基,建設了一條長600米,寬30米,面積近2萬平方米的花街。

建成了河北省首家裸眼5D影院。影院總投資8500萬元,建築面積達4000平方米。

拍攝製作了全省首部以“河北攬勝”為主題的5D影片。影片集中展現了全省11個設區市及定州、辛集市的風景名勝。

實現了三項“全國第一”。數位沙盤市區全覆蓋、32座數位座椅影院、多媒體濕地復原空間,規劃館創造出了三個“全國第一”。

園博園施工高峰期,同時參建隊伍達305支、參建人員1萬余人、施工機械1000餘台套。短短8個月,園區及配套工程共完成綠化面積85萬平方米,土方100萬立方米,混凝土砌築施工10萬立方米,裝飾施工5萬平方米;擺放景觀石1萬餘噸,栽植各類喬灌木2萬多株,地被60萬平方米;修建了20多萬平方米的各種路面,建成了10萬多平米的水系……這些,也刷新了全省乃至全國園林建設史上的紀錄。

永不落幕的園博

為百姓留下寶貴財富

這是一屆美景難忘的園博會。這裡,綠化面積85萬平方米,栽植各類喬灌木達2萬多株,地被60萬平方米,水系10萬多平方米,適當引進玉蘭、櫻花、芍藥、迎春等花木,實現綠化、美化、香化,構建豐富的植物層次。園園有故事、處處有精彩。這裡,薈萃了各地市頂級園林園藝精華,為湖城留下了獨特的景觀,贏得了省內外遊客的高度讚譽,讓衡水更加光彩奪目。

這是一屆精彩紛呈的園博會。為豐富內涵,提升影響,放大效應,本著“隆重熱烈、綠色生態、文明節儉”的原則,廣邀各方嘉賓,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大型開幕儀式、主題文藝演出、各項藝術展覽、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78天裡,成千上萬遊客在這裡感受花香、品味發展。大家流連忘返,見證了衡水這座城市的抱負和追求。

這是一屆特色鮮明的園博會。園博會緊緊圍繞“濕地園林·休閒湖城”主題,突出衡水湖的“綠”“水”元素,成為國內乃至世界少有的以城市濕地園林為特色的園博會。

這是一屆惠及百姓的園博會。以園博會為契機,衡水加快了城市建設,提升了城市品位,把園博園建成一個永久性城市景觀,為市民提供了休閒場所。立足園博園,我市統籌考慮功能佈局、展園佈置、交通銜接和設施配套,集中規劃建設了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為市民提供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大型城市公共空間,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歸屬感、獲得感。

這是一屆永不落幕的園博會。園博會,為衡水留下了永久性的展館展園和豐厚的生態財富,更錘煉鍛造了彌足珍貴的衡水園博精神。為真正打造一屆“永不落幕”的園博會,讓園博精彩不斷、熱度不減、水準不降,我市將進一步傳承弘揚園博精神,用足用好園博會帶來的生態文化資源,放大“後園博時代”效應,讓市民長久享受園博園成果,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示範區!

城在綠中,綠在城中,人在畫中。本屆園博會,是一屆精彩、成功、圓滿的盛會。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志願者艱辛付出,讓英雄的衡水人民兌現了向全省人民的莊嚴承諾,演繹了“衡水速度”的園博傳奇,讓衡水富有個性和特色的城市形象躍然而起。園博盛會雖已落幕,但一脈相承的文明理念卻已深深植入衡水血脈,城市與自然和諧的壯麗詩篇更將在這個城市芳澤綿延、經典永續!

衡水晚報記者 張玲玲

遊客不僅看到了各地的園林美景,也欣賞了精彩的系列文化活動。

周周驚豔亮相的主題文藝演出,是展示各地民俗風情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視窗。自園博會開幕以來,我省各參展市(含辛集市、定州市)以及我市各縣市區均組織本地優秀演出團體,以遊客聚集的週五、週六和周日為主,在園博園舉辦了地域風情濃郁、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為園博會營造了濃重、熱烈的文化氛圍。

園博會主題文藝演出共舉辦了60餘場,吸引了眾多遊客,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各演出單位緊扣園博會主題,通過歌曲、舞蹈、小品、戲曲、舞劇、木偶、皮影、雜技、地方民俗等各種形式,以最能體現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節目,為園博會增光添彩,展示全省人民喜迎黨的十九大,同心同德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良好精神風貌。

園博會期間,在主展館舉辦了古樹國畫展、濕地攝影精品展、武強年畫展等多項展覽。這些,不僅是省首屆園博會系列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市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而組織的重要文化活動。

9月1日至3日,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期間,4位元中國工程院院士、4名國際大師和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25位著名學者“湖城論劍”。大家圍繞全國各博覽園規劃、建設及展會展後的運營工作經驗,進行了深入交流,進一步推動理念發展與創新、探討運營模式的改革與融合,對衡水的經濟發展、生態城市建設有著里程碑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衡水園博園加入了中國公園協會園藝博覽園分會,正式融入了全國博覽園事業的大家庭、大平臺。會上,我市接受了授牌並發表了“中國博覽園可持續發展衡水宣言”。宣言的發表,既是集結號,更是軍令狀,更加振奮了衡水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和決心。今後,我市將與所有的發起單位一道,以衡水宣言為指南,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不動搖,爭做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

多項“首個”和“之最”

呈現出獨有的“衡水創意”

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從花卉園藝到文化活動,本屆園博會創造了多項“首個”和“之最”,呈現出獨有的“衡水創意”。

克服重重困難,從申辦成功到正式開幕,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建設了一座占地89.19公頃的壯美園博園。速度之快,變化之大,效果之好,打造了建園辦會的“衡水速度”,完成了很多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就了全國省級以上園博會建設史上的奇跡!

建造了全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園林。本屆園博會突出“綠”“水”元素,“四園合一”,總面積達254公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園林。

建設了全國最大的園博花街。利用一段廢棄的原106國道路基,建設了一條長600米,寬30米,面積近2萬平方米的花街。

建成了河北省首家裸眼5D影院。影院總投資8500萬元,建築面積達4000平方米。

拍攝製作了全省首部以“河北攬勝”為主題的5D影片。影片集中展現了全省11個設區市及定州、辛集市的風景名勝。

實現了三項“全國第一”。數位沙盤市區全覆蓋、32座數位座椅影院、多媒體濕地復原空間,規劃館創造出了三個“全國第一”。

園博園施工高峰期,同時參建隊伍達305支、參建人員1萬余人、施工機械1000餘台套。短短8個月,園區及配套工程共完成綠化面積85萬平方米,土方100萬立方米,混凝土砌築施工10萬立方米,裝飾施工5萬平方米;擺放景觀石1萬餘噸,栽植各類喬灌木2萬多株,地被60萬平方米;修建了20多萬平方米的各種路面,建成了10萬多平米的水系……這些,也刷新了全省乃至全國園林建設史上的紀錄。

永不落幕的園博

為百姓留下寶貴財富

這是一屆美景難忘的園博會。這裡,綠化面積85萬平方米,栽植各類喬灌木達2萬多株,地被60萬平方米,水系10萬多平方米,適當引進玉蘭、櫻花、芍藥、迎春等花木,實現綠化、美化、香化,構建豐富的植物層次。園園有故事、處處有精彩。這裡,薈萃了各地市頂級園林園藝精華,為湖城留下了獨特的景觀,贏得了省內外遊客的高度讚譽,讓衡水更加光彩奪目。

這是一屆精彩紛呈的園博會。為豐富內涵,提升影響,放大效應,本著“隆重熱烈、綠色生態、文明節儉”的原則,廣邀各方嘉賓,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大型開幕儀式、主題文藝演出、各項藝術展覽、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78天裡,成千上萬遊客在這裡感受花香、品味發展。大家流連忘返,見證了衡水這座城市的抱負和追求。

這是一屆特色鮮明的園博會。園博會緊緊圍繞“濕地園林·休閒湖城”主題,突出衡水湖的“綠”“水”元素,成為國內乃至世界少有的以城市濕地園林為特色的園博會。

這是一屆惠及百姓的園博會。以園博會為契機,衡水加快了城市建設,提升了城市品位,把園博園建成一個永久性城市景觀,為市民提供了休閒場所。立足園博園,我市統籌考慮功能佈局、展園佈置、交通銜接和設施配套,集中規劃建設了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為市民提供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大型城市公共空間,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歸屬感、獲得感。

這是一屆永不落幕的園博會。園博會,為衡水留下了永久性的展館展園和豐厚的生態財富,更錘煉鍛造了彌足珍貴的衡水園博精神。為真正打造一屆“永不落幕”的園博會,讓園博精彩不斷、熱度不減、水準不降,我市將進一步傳承弘揚園博精神,用足用好園博會帶來的生態文化資源,放大“後園博時代”效應,讓市民長久享受園博園成果,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示範區!

城在綠中,綠在城中,人在畫中。本屆園博會,是一屆精彩、成功、圓滿的盛會。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志願者艱辛付出,讓英雄的衡水人民兌現了向全省人民的莊嚴承諾,演繹了“衡水速度”的園博傳奇,讓衡水富有個性和特色的城市形象躍然而起。園博盛會雖已落幕,但一脈相承的文明理念卻已深深植入衡水血脈,城市與自然和諧的壯麗詩篇更將在這個城市芳澤綿延、經典永續!

衡水晚報記者 張玲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