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醫生自述 盆腔炎並不可怕

病例一:一位25歲的農村婦女, 結婚三年從沒懷過小孩。

月經正常, 白帶有點黃, 經常腰酸。

經檢查, 我懷疑她可能是輸卵管發炎引起的不孕。

於是, 我建議她做了輸卵管通水術。

術後提示:輸卵管不通。

我又讓她去做子宮輸卵管造影術, 結果是:雙側輸卵管阻塞。

一個月後, 她做了輸卵管再通介入手術。

術後第三個月, 她喜滋滋地告訴我:“醫生, 我懷孕了!”

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不孕病人是由輸卵管病變所致, 而輸卵管病變絕大部分是由輸卵管炎引起的。

由於長期受炎症影響, 輸卵管炎大都為雙側性, 輸卵管慢性炎症可使輸卵管粘連阻塞或積水,

影響其拾卵功能, 或拾得的卵子不能通過閉塞的管道, 導致不孕。

該種病變由於病程較長, 治療有一定的難度, 抗炎治療是必不可少的, 但應先通過子宮輸卵管造影術明確阻塞部位, 再根據結果選擇手術方式, 疏通輸卵管後, 儘早受孕。

病例二:她訴說自從一年前做人流手術後月經就開始不正常了, 每次月經前總有一點點的出血, 四五天后才有正常的月經來, 月經乾淨後, 又有咖啡色的分泌物, 有臭味, 要七八天后才乾淨。

而且, 平時小腹總要痛。

同房後及月經前後痛得更明顯。

不過白帶倒是沒什麼異常。

檢查後, 我告訴她, 她的病是由於卵巢發炎並引起內分泌功能失調所致, 它屬於盆腔炎中的一種,

應該抗炎治療。

由於卵巢、子宮、輸卵管三者的解剖位置相當靠近, 當子宮、輸卵管發生炎症時, 卵巢也常受累, 甚至可粘連形成炎症腫塊, 從而影響卵巢功能, 導致內分泌失調, 使月經紊亂。

但診斷該病應與下丘腦-垂體功能失調引起的月經紊亂相鑒別。

病例三:她微蹙著雙眉訴說自己腰痛有半年了, 還從手袋裡拿出一疊病歷和驗單:“您看, 這是腰椎X光片, 這是骨科醫生的診斷, 這是驗尿結果, 這是腎臟B超……”她一一指給我看, 我發現這些結果都是正常的。

問及病史, 發現她平時並沒有小腹痛, 白帶不多但有點黃, 有時還有點氣味。

經過詳細檢查, 確診她的腰痛是由慢性盆腔炎引起, 醫生馬上對她進行積極的抗炎治療。

一個月後, 患者腰痛症狀明顯緩解。

慢性盆腔炎症形成的疤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能引起患者腰骶部疼痛, 部分患者僅以腰痛就診。

此時診斷應與腰肌損傷、腰椎病變及腎臟疾病鑒別。

由於患者腰骶疼痛明顯, 部分醫院輔以灌腸療法, 使藥物從腸道吸收, 迅速到達病灶, 療效顯著。

盆腔炎是婦科的常見病, 它的範圍包括盆腔生殖器官(子宮、輸卵管、卵巢)及盆腔腹膜與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又稱蜂窩組織)的炎症。

炎症可局限於一個部位, 也可同時累及幾個部位。

按其發病過程、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

急性炎症只要治療及時、療程足夠, 療效甚好;而慢性盆腔炎常久治不愈, 反復發作, 相當一部分女性長期為其所苦。

其實, 女性本身生殖道就有比較完善的自然防禦機能, 如:兩側大陰唇自然合攏, 遮掩尿道口、陰道口;由於盆底肌肉的作用, 陰道口閉合、陰道前後壁緊貼, 可防止外界的污染(經產婦由於產道鬆弛, 這種防禦功能較差);正常的陰道為酸性環境, 使適應於鹼性環境中繁殖的病原體受到抑制;子宮頸內膜分泌的黏液形成黏液栓, 堵塞頸管, 而且子宮頸內口平時緊閉, 有利於防止病原體的侵入;月經週期變化——子宮內膜週期性剝脫, 有利於消除宮腔感染。

病原體經外陰、陰道、子宮頸及子宮體創傷處的血管、淋巴管或直接蔓延感染盆腔。

臨床上常見的感染途徑有:性交傳染(包括不潔性交、經期性交等);宮頸火燙術後感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後感染;配帶宮內節育器後感染;產褥感染;流產後感染;出血後感染;闌尾炎鄰近感染等。

盆腔炎極易復發, 而且“大痛不犯, 小痛不斷”, 這是什麼原因呢?由於陰道與外界是相通的, 故受感染的機會多, 不潔性生活、抵抗力的下降、陰道菌群失調, 這些都是盆腔炎易復發的因素。

治療方面, 患者應注意個人衛生, 房事前後注意清洗會陰部;鍛煉身體, 增強體質;及時治療陰道炎、宮頸炎、急性盆腔炎及鄰近臟器的炎症如闌尾炎、腸炎等。

積極抗炎治療非常重要。

由於感染盆腔的病原體有很多, 在使用抗炎藥物前, 應查明致病菌, 根據藥物敏感實驗選擇藥物, 且療程要足夠。

不可自己亂服抗生素, 以免病原體產生耐藥性, 影響療效。

由於慢性盆腔炎單一療法效果較差,故臨床多採用綜合治療。

盆腔炎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不可治癒,只要醫患配合,病痛可休矣!

影響療效。

由於慢性盆腔炎單一療法效果較差,故臨床多採用綜合治療。

盆腔炎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不可治癒,只要醫患配合,病痛可休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