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12年前跟著李宗盛,每月1700多元工資包吃包住,年近40才發專輯

采寫:新京報楊暢

新媒體編輯:何建為

肖像攝影:新京報郭延冰

圖片編輯:盧淑嬋

“這幾天好像把我這輩子的話都說完了。 ”李劍青拉開椅子坐下。 他的雙手隨意交叉著放置在面前的木頭長桌上, 在距離手邊大約半米遠的地方, 躺著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仍是異鄉人》。

為了這張打磨太久的作品, 並不經常大量表達的李劍青, 從南到北跑了許多場通告。 而在專輯封底, 印著一段李宗盛的肺腑之言——“他的旋律, 他的作曲, 沒有第二個人, 能夠把這些詞, 譜出這麼好的歌。 ”

今年12 月將滿40 歲的李劍青一直跟著李宗盛做幕後, 直到今年才發行了個人第一張專輯。

李宗盛與李劍青, 這對“雙李”師徒一同出現在話筒前, 還要追溯到2013年李宗盛的演唱會上, 二人合唱的那首《匆匆》。 2005年, 李劍青跟隨李宗盛默默地做幕後工作, 在江美琪、林憶蓮、周筆暢、楊宗緯等人的專輯內頁,

都可以找到他的名字;此後, 李劍青的才華逐漸被眾人所知。

在今年7月底的新專輯發佈會上, 李宗盛正式介紹這位“愛徒”。 在剛剛過去的簡單生活節上, 不少觀眾發現, 在舞臺後的角落裡, 李宗盛默默地觀賞著李劍青在夕陽餘暉中的演出。

多年來, 李宗盛身邊都不乏優秀的音樂人, 為何只有李劍青受到如此“青睞”?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新京報記者與李劍青坐下來好好聊了聊。 幸好, 李劍青是個擅長講故事的人, 也許他自己並未察覺, 但在娓娓道來的話語裡, 那些散發著沉木香氣的細枝末節, 足以讓帶著疑問的眼睛變得明朗。

今年7月底, 李劍青新專輯首唱會。

童年

茅棚里拉小提琴, 被鄰居來敲門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不少人用這句話來形容李劍青。 的確, 身形瘦削, 眼神清亮, 氣質青澀, 加上時常以“白襯衫”的標配現身, 在李劍青的身上, 看不到歲月留下的痕跡。 但他聽聞後, 卻笑著擺擺手, “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個少年, 自從三十歲之後, 經常忘這忘那, 更何況現在已經不惑了。

很難相信, 再過不到兩個月, 李劍青就要40歲了。 1977年12月5日, 李劍青出生于廣西桂林。 小時候, 他生活在灕江邊上, 山巒綿延, 青磚灰瓦, 就是他記憶中最初的景色。 李劍青的姥姥是“船上人”, 靠撈一些船下的水草賣給別人喂豬吃, 來補貼家用, 直到遇到一個木匠, 也就是李劍青的外公, 她才上了岸。 李劍青的家境並不富裕, “但我小時候是幸福開心的。 雖然很窮, 但是窮開心, 就是那種美好的記憶。 一家人一起吃飯, 我爸媽和我哥都在, 四個人吃一盤青菜, 飯還沒辦法管夠。 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 真是太溫馨了。 ”

專輯《仍是異鄉人》封面就是年輕時的他與小提琴。 圖片來自網路

不過, 舊時光的溫暖, 並不等同於無憂無慮。 李劍青的父親是一位元琴棋書畫樣樣都會的“文藝中年”, 在他的棋友裡, 有一位小提琴老師。 棋桌上的幾番交談後, 他便成為了李劍青的音樂啟蒙老師。 “從7歲半開始, 我就開始練琴。 沒有人願意和學小提琴的人做鄰居, 那簡直是鋸木頭, 不, 簡直是殺雞, 而且雞快要死的時候的慘叫。 ”李劍青回憶說,因為小時候住的是磚瓦房,隔音效果很差,住在隔壁的大伯,經常在晚上來敲門,“那麼晚了,可以了吧?”

不過,正值調皮玩鬧時期的男孩子,久而久之,對枯燥的練琴過程產生了抵觸心理,“我一度很討厭小提琴,因為那個時候都有《射雕英雄傳》了,我還得在茅棚裡練琴。而且我家裡沒有電視,要想看還得去鄰居家,總去的話也不方便。所以呢,我一天到晚基本上都在練琴。”

求學

考入廣西藝術學院,每月發糧票菜票

上世紀80年代,正是李連傑的《少林寺》風靡全國的時候。不同于李劍青文藝的成長路線,他的哥哥被送進了當地的武術隊。“每天早上起來,我爸送我哥去練他的早工,我就在家練我的早工。一般練半個小時的音階,然後吃點饅頭,喝點水,我就去上學。中午回來,母親有時間做飯就做飯,沒做飯就給幾毛錢,去吃一碗素的桂林米粉。晚上回來吃飯之前,也會練琴。”李劍青頓了頓,“我是沒有童年的。”

但是,不願辜負父母的期待,加上天賦使然,李劍青沒有對小提琴半途而廢。他有著“絕對音感”,隨便拉出一個音,便能準確指認出具體的音階。“這件事兒我之前不知道,直到我去考學校,瞭解到什麼是視唱練耳後才發現。”

李劍青是學小提琴出身的。 圖/視覺中國

1990年,遵從父母的意見,李劍青考取了廣西藝術學院的小提琴專業。“因為那個時候有政策扶植,這所學校是不收學費的,還有補助。每個月發50塊錢的菜票,30斤糧票。糧票你沒見過吧?”李劍青突然問起記者,他又繼續說,“我也是對家裡有貢獻的。”

從家鄉桂林去到南寧的學校,李劍青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不過,第一次離開父母,也讓他經歷了生活上的束手無策,“當時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來。我媽到現在還總說,你還記得嗎,有一年夏天了,你還穿著個毛衣,爬到二樓跟別人對扔石子兒,你的脖子上一圈髒的老泥,就像濟公一樣。”說著,李劍青比劃了一下,“那個時候就是沒辦法照料好自己,所以我媽每兩個月都要從工資裡擠一點錢出來,買張火車票,來南寧看我。我每次都哭得不行。”

主唱

尬唱死亡金屬,比賽中遇見李宗盛

在廣西藝術學院裡,李劍青的專業課成績一直拔尖,但他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乖乖仔”。初三那年,在一個吹小號的學弟邀請下,他加入了一支死亡金屬樂隊,而這個學弟,目前賣起了燒鴨。“這個樂隊之前的主唱是成人大學的,後來他畢業了,樂隊就少了一個主唱。因為我是校園十大歌手,他們就把我拉進去了。”

彼時,李劍青音色清亮細膩,在業餘組的通俗唱法裡頗受關注。“當時我的嗓子比現在更細。後來來到北京,大哥還跟我開玩笑,說我是‘太監的聲音’。所以你說,我這種嗓子唱死亡金屬,有多憋屈。”李劍青說,當時正值唐朝、黑豹、Beyond流行的年代,而他在接手樂隊主唱位置後,一度思索的主要課題就是:怎樣唱出粗獷金屬嗓。“所以我就是硬唱、尬唱,把喉嚨都喊破了。”

1990年到2000年,李劍青從廣西藝術學院附中、高中,一路讀完了大學。在這期間,他收穫到了幾位畢生好友,其中一位還是侗族長老的兒子。“《出城》裡那段,就是他的父親帶著我們去侗寨裡錄的。他是我的鐵哥們,互相擋子彈那種。他原來是鋼琴專業,現在做裝修的生意,開著賓士到處應酬。”

今年7月,李宗盛參加李劍青新專輯發佈會。 主辦方供圖

畢業之後,李劍青考進了廣西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手。“剛畢業時,交響樂團一個月700元工資,但是南寧的房租已經是一個月1000元出頭了,所以沒辦法,我們必須組著樂隊每天晚上去酒吧唱歌。”在兼職唱歌之外,李劍青所在的紫太陽樂隊還發表了《摘葡萄》《未完成》等原創作品,在當地積累了不少名氣。憑著這些歌曲,李劍青跟樂隊成員參加了兩次選秀比賽。

在第二次比賽中,紫太陽樂隊獲得全國亞軍。當時拿到冠軍的,是如今為不少音樂節目擔任鍵盤手的劉卓。相對名次,有一件事對李劍青更加重要——他遇見了“大哥”李宗盛。

師徒

初次見面瞎聊,邀請北上包吃住

“當然是有過一些奢望的,”李劍青說,“因為搖滾樂在那個時候很紅的,唐朝第一張專輯、《中國火》(魔岩唱片出的一張合集),還有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的1994年紅磡,我們都是受崔健《快讓我在這雪地上撒點野》影響過的。但是後來和大哥在一起之後,越接近這個行業,就越接近事實的真相——原來那麼殘酷,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是誰誰誰的。相對而言,學到東西就更加重要了。在對流行音樂有了更多的認識,瞭解到它裡面包含的社會責任和各種情感之後,慢慢奢望的念頭也就打消了。”

《中國火》專輯封面。圖片來自網路

在輾轉將樂隊的歌曲DEMO交給李宗盛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李劍青接到了他期待的那通電話。“不過第一次來北京和大哥見面,我只呆了三天。”關於那次談話的細節,他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大哥騎著單車過來,我們尬聊了二十分鐘,他就又騎走了。”至於談話的內容,則完全無關音樂,“大哥說,哎劍青你不要誤會,我叫你來不是要簽你,就是對你這個人很感興趣,就想跟你聊聊天,交個朋友。怎麼樣,來到北京還好嗎?噢,以前來過?所以樂隊的歌都是你寫的、你編的?沒事兒我們就瞎聊一下,我待會還有點事兒可能要先走,不是現在不是現在。抽煙嗎?你什麼時候的飛機啊?明天?行,那一路平安,我們保持聯絡。”

這次談話,讓李劍青十分失望。幾個月後,李宗盛又打來一通電話,“他說,我有個朋友,叫姚謙,他現在在做一個歌手,叫江美琪。他們很喜歡《芥末不辣》的旋律,但可能要改你的詞,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把這首歌介紹給姚謙老師,並且代理你詞曲的版權,願不願意?我說願意啊,然後大哥就發來一個合約。”

李劍青創作的《芥末不辣》收錄在江美琪專輯《戀人心中有一首詩》中。圖片來自網路

此後,李劍青又遠端與李宗盛合作了黎明的一首歌曲,和一個中國電影100周年的項目。之後,他終於迎來了到北京與大哥一起做音樂的機會。

“當時大哥問我說,哎劍青,你那個交響樂團給你多少工資?”他又模仿著李宗盛的語氣,“我說700。有補助嗎?我說我是獨奏演員,如果有獨奏的話,有50元補助,沒獨奏的話,就是10幾元吧,如果去外地的話,有出差費。那有房子嗎?沒有,福利分房在我們上一屆已經取締了。醫保呢?沒有。他說,那你在那裡幹嘛?這樣吧,我包你吃包你住,一個月給你兩千元,我幫你買醫保社保,但這個要從你工資裡扣,可以嗎?所以實拿1700多元,包吃住,要不要來?”

在跟母親大吵一架後,李劍青收拾行囊,來到了北京。“畢竟交響樂團是國家單位嘛,我來到北京之後,確實也看到了很多人放棄。因為很多人以為實現了夢想,但實際離夢想更遠了,因為你看到了遙不可及的高級,而那是你做不到的呀。”在李宗盛身邊打轉的年輕音樂人,有因為挫敗感自行離開的,有覺得一直被他強大的光環掩蓋而不服氣的,最後,只有李劍青留了下來。

專輯

從幕後到台前,只求歌曲打動人

與李宗盛合作多年,李劍青為林憶蓮、品冠、周筆暢等歌手創作了不少歌曲。在楊宗緯的《原色》專輯裡,他擔任了重要的製作角色。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原色》裡的不少作品,原本是計畫收錄在李劍青的個人專輯中的,但在經歷與李宗盛的一番商討後,李劍青還是選擇先把音樂製作的根基打牢。

楊宗緯《原色》專輯封面。圖片來自網路

而《仍是異鄉人》的誕生,其實並沒有經過預設的主題籌畫,“《匆匆》像一顆種子,通過和大哥這些年的相處,我們更能發現一些故事,並被這些故事和情感所觸動,這些情感由我來慢慢地跟大家講述是合適的,他也覺得我現在做這件事情是合適的。所以可以跟大家分享了,就來發一張專輯。你看這張專輯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十首歌,只是覺得時候到了,就發吧。”

從《匆匆》到《平凡故事》,再到《姥姥》,李劍青修改了一個又一個版本,當最終發佈整張專輯後,不少人因為歌裡樸實細膩的情感,而深受感動。但也有人直接評論李劍青的唱腔裡,有太重的“李宗盛”痕跡。對於此,李劍青不置可否,“其實剛開始大哥就跟我說,那個《姥姥》你換一種唱法吧,不然一定有人說你學我。我說,大哥可是我不這麼認為,”說著,李劍青換用一種悠揚的方式唱起了這首歌,“你覺得這樣合適麼?在姥姥的墓前,我覺得用一邊唱一邊講的方式,會更合適。”

2015 年,李劍青作為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全球巡演墨爾本站嘉賓。圖/視覺中國

“其實要我來說,這張專輯甚至不是我唱的都沒關係,但是這些歌裡的情感有沒有打動你,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些人說我是學大哥的唱腔,但是能夠感動你的話,那何樂而不為呢?我跟大哥在一起相濡以沫這些年……用這個詞是不是太過了?”說著,李劍青又淡淡地笑了笑,“我們一直在找一些更適合這些文字的敘述方式和語氣,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我們是有責任的,不然就浪費了這些故事和情感。”

關鍵字

女朋友

我大學時候是有女朋友的,要不然我媽不會對我現在這麼有信心……其實她現在很著急,每次回家都把我罵得狗血淋頭,“你什麼意思啊,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比你還小幾歲,兒子都上初中了,你怎麼回事?”每逢過年回家,親戚朋友也都會問,你掙多少錢?更何況我跟著大哥嘛,他們會很好奇,是不是整天身邊美女如雲啊。

堅持

很多人問我,是什麼支撐著你十幾年來一直堅持走到現在?我說因為小時候過得很苦,現在這種生活對我來說挺牛的,我自己沒有覺得什麼不好,所以哪來的堅持。而且你越來越發現這一行有那麼多東西可以學,慢慢的,那些虛的東西就越來越遠了。

”李劍青回憶說,因為小時候住的是磚瓦房,隔音效果很差,住在隔壁的大伯,經常在晚上來敲門,“那麼晚了,可以了吧?”

不過,正值調皮玩鬧時期的男孩子,久而久之,對枯燥的練琴過程產生了抵觸心理,“我一度很討厭小提琴,因為那個時候都有《射雕英雄傳》了,我還得在茅棚裡練琴。而且我家裡沒有電視,要想看還得去鄰居家,總去的話也不方便。所以呢,我一天到晚基本上都在練琴。”

求學

考入廣西藝術學院,每月發糧票菜票

上世紀80年代,正是李連傑的《少林寺》風靡全國的時候。不同于李劍青文藝的成長路線,他的哥哥被送進了當地的武術隊。“每天早上起來,我爸送我哥去練他的早工,我就在家練我的早工。一般練半個小時的音階,然後吃點饅頭,喝點水,我就去上學。中午回來,母親有時間做飯就做飯,沒做飯就給幾毛錢,去吃一碗素的桂林米粉。晚上回來吃飯之前,也會練琴。”李劍青頓了頓,“我是沒有童年的。”

但是,不願辜負父母的期待,加上天賦使然,李劍青沒有對小提琴半途而廢。他有著“絕對音感”,隨便拉出一個音,便能準確指認出具體的音階。“這件事兒我之前不知道,直到我去考學校,瞭解到什麼是視唱練耳後才發現。”

李劍青是學小提琴出身的。 圖/視覺中國

1990年,遵從父母的意見,李劍青考取了廣西藝術學院的小提琴專業。“因為那個時候有政策扶植,這所學校是不收學費的,還有補助。每個月發50塊錢的菜票,30斤糧票。糧票你沒見過吧?”李劍青突然問起記者,他又繼續說,“我也是對家裡有貢獻的。”

從家鄉桂林去到南寧的學校,李劍青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不過,第一次離開父母,也讓他經歷了生活上的束手無策,“當時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來。我媽到現在還總說,你還記得嗎,有一年夏天了,你還穿著個毛衣,爬到二樓跟別人對扔石子兒,你的脖子上一圈髒的老泥,就像濟公一樣。”說著,李劍青比劃了一下,“那個時候就是沒辦法照料好自己,所以我媽每兩個月都要從工資裡擠一點錢出來,買張火車票,來南寧看我。我每次都哭得不行。”

主唱

尬唱死亡金屬,比賽中遇見李宗盛

在廣西藝術學院裡,李劍青的專業課成績一直拔尖,但他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乖乖仔”。初三那年,在一個吹小號的學弟邀請下,他加入了一支死亡金屬樂隊,而這個學弟,目前賣起了燒鴨。“這個樂隊之前的主唱是成人大學的,後來他畢業了,樂隊就少了一個主唱。因為我是校園十大歌手,他們就把我拉進去了。”

彼時,李劍青音色清亮細膩,在業餘組的通俗唱法裡頗受關注。“當時我的嗓子比現在更細。後來來到北京,大哥還跟我開玩笑,說我是‘太監的聲音’。所以你說,我這種嗓子唱死亡金屬,有多憋屈。”李劍青說,當時正值唐朝、黑豹、Beyond流行的年代,而他在接手樂隊主唱位置後,一度思索的主要課題就是:怎樣唱出粗獷金屬嗓。“所以我就是硬唱、尬唱,把喉嚨都喊破了。”

1990年到2000年,李劍青從廣西藝術學院附中、高中,一路讀完了大學。在這期間,他收穫到了幾位畢生好友,其中一位還是侗族長老的兒子。“《出城》裡那段,就是他的父親帶著我們去侗寨裡錄的。他是我的鐵哥們,互相擋子彈那種。他原來是鋼琴專業,現在做裝修的生意,開著賓士到處應酬。”

今年7月,李宗盛參加李劍青新專輯發佈會。 主辦方供圖

畢業之後,李劍青考進了廣西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手。“剛畢業時,交響樂團一個月700元工資,但是南寧的房租已經是一個月1000元出頭了,所以沒辦法,我們必須組著樂隊每天晚上去酒吧唱歌。”在兼職唱歌之外,李劍青所在的紫太陽樂隊還發表了《摘葡萄》《未完成》等原創作品,在當地積累了不少名氣。憑著這些歌曲,李劍青跟樂隊成員參加了兩次選秀比賽。

在第二次比賽中,紫太陽樂隊獲得全國亞軍。當時拿到冠軍的,是如今為不少音樂節目擔任鍵盤手的劉卓。相對名次,有一件事對李劍青更加重要——他遇見了“大哥”李宗盛。

師徒

初次見面瞎聊,邀請北上包吃住

“當然是有過一些奢望的,”李劍青說,“因為搖滾樂在那個時候很紅的,唐朝第一張專輯、《中國火》(魔岩唱片出的一張合集),還有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的1994年紅磡,我們都是受崔健《快讓我在這雪地上撒點野》影響過的。但是後來和大哥在一起之後,越接近這個行業,就越接近事實的真相——原來那麼殘酷,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是誰誰誰的。相對而言,學到東西就更加重要了。在對流行音樂有了更多的認識,瞭解到它裡面包含的社會責任和各種情感之後,慢慢奢望的念頭也就打消了。”

《中國火》專輯封面。圖片來自網路

在輾轉將樂隊的歌曲DEMO交給李宗盛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李劍青接到了他期待的那通電話。“不過第一次來北京和大哥見面,我只呆了三天。”關於那次談話的細節,他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大哥騎著單車過來,我們尬聊了二十分鐘,他就又騎走了。”至於談話的內容,則完全無關音樂,“大哥說,哎劍青你不要誤會,我叫你來不是要簽你,就是對你這個人很感興趣,就想跟你聊聊天,交個朋友。怎麼樣,來到北京還好嗎?噢,以前來過?所以樂隊的歌都是你寫的、你編的?沒事兒我們就瞎聊一下,我待會還有點事兒可能要先走,不是現在不是現在。抽煙嗎?你什麼時候的飛機啊?明天?行,那一路平安,我們保持聯絡。”

這次談話,讓李劍青十分失望。幾個月後,李宗盛又打來一通電話,“他說,我有個朋友,叫姚謙,他現在在做一個歌手,叫江美琪。他們很喜歡《芥末不辣》的旋律,但可能要改你的詞,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把這首歌介紹給姚謙老師,並且代理你詞曲的版權,願不願意?我說願意啊,然後大哥就發來一個合約。”

李劍青創作的《芥末不辣》收錄在江美琪專輯《戀人心中有一首詩》中。圖片來自網路

此後,李劍青又遠端與李宗盛合作了黎明的一首歌曲,和一個中國電影100周年的項目。之後,他終於迎來了到北京與大哥一起做音樂的機會。

“當時大哥問我說,哎劍青,你那個交響樂團給你多少工資?”他又模仿著李宗盛的語氣,“我說700。有補助嗎?我說我是獨奏演員,如果有獨奏的話,有50元補助,沒獨奏的話,就是10幾元吧,如果去外地的話,有出差費。那有房子嗎?沒有,福利分房在我們上一屆已經取締了。醫保呢?沒有。他說,那你在那裡幹嘛?這樣吧,我包你吃包你住,一個月給你兩千元,我幫你買醫保社保,但這個要從你工資裡扣,可以嗎?所以實拿1700多元,包吃住,要不要來?”

在跟母親大吵一架後,李劍青收拾行囊,來到了北京。“畢竟交響樂團是國家單位嘛,我來到北京之後,確實也看到了很多人放棄。因為很多人以為實現了夢想,但實際離夢想更遠了,因為你看到了遙不可及的高級,而那是你做不到的呀。”在李宗盛身邊打轉的年輕音樂人,有因為挫敗感自行離開的,有覺得一直被他強大的光環掩蓋而不服氣的,最後,只有李劍青留了下來。

專輯

從幕後到台前,只求歌曲打動人

與李宗盛合作多年,李劍青為林憶蓮、品冠、周筆暢等歌手創作了不少歌曲。在楊宗緯的《原色》專輯裡,他擔任了重要的製作角色。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原色》裡的不少作品,原本是計畫收錄在李劍青的個人專輯中的,但在經歷與李宗盛的一番商討後,李劍青還是選擇先把音樂製作的根基打牢。

楊宗緯《原色》專輯封面。圖片來自網路

而《仍是異鄉人》的誕生,其實並沒有經過預設的主題籌畫,“《匆匆》像一顆種子,通過和大哥這些年的相處,我們更能發現一些故事,並被這些故事和情感所觸動,這些情感由我來慢慢地跟大家講述是合適的,他也覺得我現在做這件事情是合適的。所以可以跟大家分享了,就來發一張專輯。你看這張專輯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十首歌,只是覺得時候到了,就發吧。”

從《匆匆》到《平凡故事》,再到《姥姥》,李劍青修改了一個又一個版本,當最終發佈整張專輯後,不少人因為歌裡樸實細膩的情感,而深受感動。但也有人直接評論李劍青的唱腔裡,有太重的“李宗盛”痕跡。對於此,李劍青不置可否,“其實剛開始大哥就跟我說,那個《姥姥》你換一種唱法吧,不然一定有人說你學我。我說,大哥可是我不這麼認為,”說著,李劍青換用一種悠揚的方式唱起了這首歌,“你覺得這樣合適麼?在姥姥的墓前,我覺得用一邊唱一邊講的方式,會更合適。”

2015 年,李劍青作為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全球巡演墨爾本站嘉賓。圖/視覺中國

“其實要我來說,這張專輯甚至不是我唱的都沒關係,但是這些歌裡的情感有沒有打動你,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些人說我是學大哥的唱腔,但是能夠感動你的話,那何樂而不為呢?我跟大哥在一起相濡以沫這些年……用這個詞是不是太過了?”說著,李劍青又淡淡地笑了笑,“我們一直在找一些更適合這些文字的敘述方式和語氣,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我們是有責任的,不然就浪費了這些故事和情感。”

關鍵字

女朋友

我大學時候是有女朋友的,要不然我媽不會對我現在這麼有信心……其實她現在很著急,每次回家都把我罵得狗血淋頭,“你什麼意思啊,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比你還小幾歲,兒子都上初中了,你怎麼回事?”每逢過年回家,親戚朋友也都會問,你掙多少錢?更何況我跟著大哥嘛,他們會很好奇,是不是整天身邊美女如雲啊。

堅持

很多人問我,是什麼支撐著你十幾年來一直堅持走到現在?我說因為小時候過得很苦,現在這種生活對我來說挺牛的,我自己沒有覺得什麼不好,所以哪來的堅持。而且你越來越發現這一行有那麼多東西可以學,慢慢的,那些虛的東西就越來越遠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