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粵味白切雞 一口就讓非洲人民淪陷了

廣東小夥在非洲賣起了家鄉的白切雞, 每天限量賣十隻, 看完視頻有沒有躍躍欲試的衝動, 奉上幾種白切雞秘制醬汁, 趕緊收藏!

廣州人吃白切雞時, 大多是以薑、蔥配製的調料佐餐, 吃起來比較清淡, 讓人容易接受, 因此容易讓人覺得好像白切雞隻是蘸薑蔥汁料進食的。 其實不然, 可供白切雞點蘸的佐料還有很多, 如:蔥油汁、醬汁等, 極具特色, 回味無窮。 現介紹幾款蘸料配方。

鹽焗味薑蔥

[原料]

生薑20克, 鹽、糖各少許, 蔥白30克, 鹽焗雞粉1茶匙, 油1勺。

[做法]

1、首先要把姜去皮和蔥白洗淨, 晾乾水分。

2、把薑、蔥切成碎末、拌勻。

3、將薑蔥末拿去微波爐加熱30秒鐘, 使它們的香味飄出來後, 放鹽、糖和鹽鋦雞調勻。

4、最後鍋中燒熱一湯勺油, 澆在薑蔥上即成。

[貼士]

喜歡口味濃的話, 可以加點醬油, 味道也是不錯的。

薑蒜蔥味料

[原料]

薑末、蒜末、蔥末、香菜末各1勺, 醬油2勺, 鹽、香油適量。

[做法]

1、薑末、蒜末、蔥末、香菜末拌勻。

2、將燒熱的香油倒入薑末、蒜末、蔥末、香菜末中, 再調入醬油、鹽即可。

沙薑蒜味料

[原料]

沙薑末、蒜蓉末1勺, 食鹽適量, 花生油2勺。

[做法]

將沙薑末、蒜蓉調勻, 把花生油燒熱倒入, 待香味飄出後, 再拌入食鹽即可。

蔥油味汁料

[原料]

蔥白30克, 麻油20毫升, 水、精鹽、味精少許。

[做法]

蔥白切末, 澆上燒熱的麻油, 拌出香味後, 加少許水、精鹽、味精調成即可。

蒜泥香菜料

[原料]

蒜茸30克, 香菜(芫荽)末5克, 醬油、醋、麻油、味精各少許。

[做法]

將蒜茸、香菜(芫荽)末拌勻, 再加醬油、醋、麻油、味精調成即可。

[貼士]

也可不放香菜(芫荽)末, 做成純粹的蒜泥味汁料。

蒜泥汁味料

[原料]

蒜泥2勺, 老抽(或生抽)、蔥白、醋、胡椒粉、白糖、麻油和薑汁、味精各適量。

[做法]

蒜泥中調入老抽(或生抽)、蔥白、醋、胡椒粉、白糖、麻油和薑汁、味精即可。

提示:調味汁的用料配比, 可根據各人口味和喜好, 邊調邊加減。

白切雞的佐餐調料, 各地風味除少數地區就地取材用特殊原料外, 種類可以千變萬化, 主要是調料配製的不同而形成了獨特的口味。 調料組合得當, 不僅具有特殊的香氣, 而且可獲得意想不到的異味, 使白切雞更覺膾炙人口。

主料輔料:

肥嫩母雞1只1250克、蔥白絲50克、精鹽5克、薑泥50克、花主油60克

烹製方法:

(1)將薑、蔥、精鹽拌勻, 分盛2小碟。 炒鍋用中火燒熱, 下花生油燒至微沸, 取出50克分別淋在2小碟的薑、蔥、精鹽中, 剩下10克盛起待用。

(2)將雞宰殺乾淨, 放入微沸的沸水鍋中浸約5分鐘可熟, 然後掛起晾乾表皮, 立即掃熟花生油于皮, 切成小塊, 盛入餐盤中、拼砌成雞形即成。 食時以薑泥、蔥絲為佐。

工藝關鍵:

浸雞時要提出水面兩次, 即每隔5分鐘一次, 提出後立即倒出雞腔內的水, 複放鍋中, 以保持腔內外溫度一致, 使之均勻致熟。 然後用鐵鉤鉤起, 立即放入冷開水浸沒, 使之迅速冷卻, 從而皮爽肉滑, 並洗去絨毛黃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