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相隔30年,跨越千里!安徽一家人來到如皋,只為感謝他

一份《如皋日報》

一通報社聯繫電話

説明安徽黃山的王助榮夫婦

找到了30年前的如皋恩人鞠九江夫婦

2017年10月2日上午9時許

如皋如城街道陽光花苑

歷經一天一夜的“國慶”自駕, 來自安徽省黃山市的民營業主王助榮攜妻子梅名鳳及兒子、兒媳、孫子前來如皋市如城街道, 面謝30年前的救命恩人鞠九江一家。

王助榮夫婦與鞠九江夫婦緊緊擁抱在一起, 淚如泉湧。

此時此刻,

30年前那一幕幕水乳交融的情景

又浮現在他們的眼前……

異鄉打拼遇上好房東

生死時刻房東輸血相救

1987年初春, 來自安徽省無為縣的王助榮、梅名鳳夫婦走出偏僻山村, 來到如皋市如城鎮自主創業, 做加工鹽水鴨的小本生意。 在苦尋租房之際, 鞠九江騰出了自家書房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避風擋雨的家。

雖然王助榮夫婦堅持先付房租後住房, 但鞠九江拒絕了, 說:“你們初來乍到, 創業不易, 就留著做本錢吧, 等賺錢了再付房租!”此後數月, 鞠九江一家熱心幫襯著王助榮夫婦, 房東與房客結下深厚友誼。

1987年10月19日, 陰雨綿綿。 下午3時許, 梅名鳳在室內使用煤球爐時因吸入過量煤氣, 頭重腳輕重重在摔倒在水泥地上。 “不好, 有危險!”鞠九江隨即找來一輛木板車, 火速將她送至附近的市人民醫院搶救。 梅名鳳生命垂危, 急需做手術, 而她的丈夫遠在20公里外的小鎮上推銷鹽水鴨。

鞠九江果斷地在通知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輸O型血, 400毫升!”醫生向家屬發出通知。 按院方規定, 輸血須先支付費用, 而此時鞠九江墊付的1000元多元已經用光。 他急得團團轉。 “對了, 是O型!”他猛然想起自己一年前獻過血。 他興奮地捋起衣袖, 亮開粗嗓門說道:“來, 抽我的!”400毫升殷紅血液流進梅名鳳血管……經過兩小時38分的奮力搶救,梅名鳳轉危為安,而體內的胎兒卻不幸夭折,她忍著悲痛咽下苦澀的淚水。

出院後不久,梅名鳳因體質較差,加之生意虧本,夫婦倆決定休業返回老家。告別之際,鞠九江將10多隻五香蛋塞進王助榮挎包,說道:“路上填填肚子,不要餓壞身體!”鞠九江的妻子徐英、岳母劉桂英將一套棉衣、絨褲遞送到梅名鳳手上,叮囑道:“穿上它,當心路上受涼!”

1987年底,王助榮夫婦告別了相處近10個月的房東,回到安徽省無為縣老家。

尋找“如皋好人”30年

全家加入獻血救人的隊伍

1991年夏,為了生計,夫婦倆又赴江西南昌做起鹽水鴨生意,一年後添了個白白胖胖的兒子。他們為了寄託思念如皋恩人之情,為兒子取乳名“思如”。

此後,王助榮夫婦又輾轉全國各地做起水產批發業務。經濟條件好轉後,移居到了安徽省黃山市。每當他們清閒的時候,總是念念不忘在如皋的短暫歲月。“鞠大哥一家人不知怎樣了,一定要想辦法與他們取得聯繫!”梅名鳳不時嘮叨著。她曾多次去信如皋,終因“遷址,新址不詳”而被退回。後來,他們又多次打電話,希望通過“114”查詢台查到房東家的電話號碼,仍未有音訊。

鞠大哥獻血救我一命,我們也要向他學習!”2003年初夏的一個夜晚,梅名鳳深情地對丈夫說道:“我們不會放棄尋找鞠大哥,暫時找不到他,我們可以以他為榜樣,獻血救人,這也算是自我安慰吧!”

“好,向鞠大哥學習,我們共同加入獻血隊伍!”王助榮與妻子一拍即合。第二天,他們就攜手走向獻血點。至2013年底,梅名鳳獻血達4800毫升,王助榮獻血3600毫升。2015年3月,梅名鳳榮獲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聯合頒發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鞠大哥,你在哪裡?我獻血得獎啦!”手捧證書,梅名鳳興奮地大聲疾呼:“我們一定會找到你的!”

早年,鞠九江獻血救了梅名鳳。梅名鳳心懷感恩,回到黃山後與丈夫共同加入獻血隊伍。而梅名鳳與丈夫的善舉又帶動了他們的親人,催生了一個“獻血家族”。《新安晚報》、《黃山日報》、黃山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導了這個“獻血家族”的感人故事。面對媒體採訪,他們說得最多的是“這是愛心效應,愛心傳遞,是江蘇如皋鞠九江大哥的義舉激發了我們的獻血熱情!”

而王助榮夫婦要找的鞠九江,原在國營如皋無線電廠工作,後企業改制為南通皋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因其工作出色,被聘為總經理辦公室主任。他業餘時間勤奮筆耕,累計發表作品3500篇,約1200萬字,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千萬精神富翁”。10多年來,他捐贈20萬元稿費資助弱勢群體,多次獻血挽救他人生命,為多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為數十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找到就業崗位,為多名重度殘疾人配置了輪椅車、坐便器、行走器具。他連續多年幫扶石莊鎮一戶4人癱瘓、兩人患癌的朱仁英家庭,創造了生命奇跡,中央電視臺跟蹤報導3次。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配合公安機關抓捕殺人犯、在逃犯,搭救多名遇險群眾,榮獲如皋、南通兩級人民政府見義勇為獎……

▲鞠九江參加表彰大會

報紙為媒找到“如皋好人”

面謝恩人共度中秋話團圓

2016年新春佳節,在親人團聚的宴席上,王助榮夫婦依然念叨著當年的如皋恩人。同桌的梅名鳳弟弟梅名安決定趁著出差來如皋一趟,看能否找到這家如皋恩人。“那太好了!”王助榮夫婦連夜準備了一大包禮品捎帶給如皋的恩人。但他在如皋奔波3天,費了好一番周折,依舊尋人未果。

“如皋是我們當年創業的根基,誠信為本,樂於助人,鞠大哥一家人是我們經商的啟蒙老師,找不到他們不安哪!”尋找鞠九江一家人成了王助榮夫婦的一大“心病”。

2017年5月下旬的一天,王助榮去南京進貨。在一家物流公司,他一看見一位貨主的小物件上裹了一份《如皋日報》。“如皋,是我苦苦思念和嚮往地方!”他動情地向貨主介紹了他與如皋的情緣。而此貨主是如皋市石莊鎮人,他被王助榮真情深深打動,當即取下報紙送給王助榮。

午餐過後,王助榮流覽《如皋日報》。這是一份2016年12月13日的《如皋日報》。他翻開B2版,一篇題為《一位日本女兵的如皋情緣》整版報導映入眼簾。猛然間,他發現文章署名為“特約記者鞠九江、記者包國平”。

“鞠九江,是房東嗎?”王助榮從沙發上一躍而起,他很快在報紙末版下端找到報社聯繫電話。他立馬撥通電話,請求報社幫助查詢鞠九江的聯繫方式。

“鞠九江是我的文友,我現在就將他的手機號告訴你!”《如皋日報》社這邊,接電話的正是包國平記者,他當即報了鞠九江手機號。

回到黃山後,王助榮向妻子通報了這個意外喜訊。當夜,梅名鳳激動之情無法言表,她情不自禁拔通了鞠九江的手機。

“喂,鞠大哥,我是安徽的梅名鳳呀!”

“名鳳?你是梅名鳳?我是鞠九江!”

“鞠大哥,我們好想你們呀!”

“名鳳,我們一家人也一直牽掛著你們哪!”

2017年6月上旬,王助榮夫婦給鞠九江寄來了黃山毛峰、貢菊、燒餅、五香茶乾等黃山特產。鞠九江向王助榮家寄去香腸、肉鬆、董糖等如皋特產。此後,兩家人通過電話、微信,傾吐思念之情……

2017年國慶日來臨,王助榮夫婦再也坐不住了,他們決定帶著兒子、兒媳、孫子去如皋面謝恩人。梅名鳳說:“沒有鞠大哥,就沒有我們全家人的今天!我要讓後輩人知道和感恩這份真情!”王助榮說:“我們快要見到救命恩人了,是《如皋日報》為我們圓了夢!”

一踏上“誠信為本,樂於助人”的如皋熱土,王助榮、梅名鳳夫婦最急於踏訪的就是當年打下他們創業根基的西皋市場。鞠九江陪伴他們一家人走進西大門南側的鹵菜區,儘管這裡的攤主換了一茬又一茬,依然還有6家專做烤鴨批發的安徽老鄉記得王助榮、梅名鳳夫婦當年一家一家送鴨子的情景,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如皋創業環境越來越好了,他們都在如皋紮下根,成為“新如皋人”了。老鄉遇老鄉,說得王助榮、梅名鳳夫婦好不羡慕。

第二天,兩家人在古城東大街品嘗如皋早點,到水繪園看徽派建築感悟前輩早年在如艱苦創業的心路歷程,去大壽星園摸壽台沾一沾世界長壽鄉的長壽手氣……

3日中午,兩家濟濟一堂,共用提前過中秋的團圓快樂時刻。

就在國慶、中秋“雙節”,鞠九江、王助榮兩家30年後喜慶團圓的節日期間,如城街道城南社區黨委、居民委員會專門給鞠九江77歲的丈母娘劉桂英送來一張榮譽證書:在城南社區9月舉行的首屆鄰里節“樹家風傳家訓立家規”系列活動中,被評為“幸福和諧家庭”。手捧劉桂英老媽媽鮮紅的榮譽證書,王助榮、梅名鳳夫婦和孩子們再次將劉桂英擁起:“是您這樣的‘如皋好媽媽’、‘如皋好家庭’,培育了眾多的‘如皋好人’啊!”

30年前,來如創業、生死攸關,萍水相遇如皋“好心房東”;

30年中,漂行天下、加入“獻血救人”隊伍,情系夢繞“如皋好人”;

30年後,感恩如皋、再續黃山與如皋兩地文明佳話……

依戀古城難忘“如皋好人”,大愛湧動情寄黃山、如皋。

我們堅信,盛開在江淮大地上的愛心之花,一定會在丹桂飄香的收穫季節結出累累碩果。

記者|包國平、王俊

來源|如皋廣播電視臺

編輯|佘記南

校對|閻 語

為愛心如皋點贊!

抽我的!”400毫升殷紅血液流進梅名鳳血管……經過兩小時38分的奮力搶救,梅名鳳轉危為安,而體內的胎兒卻不幸夭折,她忍著悲痛咽下苦澀的淚水。

出院後不久,梅名鳳因體質較差,加之生意虧本,夫婦倆決定休業返回老家。告別之際,鞠九江將10多隻五香蛋塞進王助榮挎包,說道:“路上填填肚子,不要餓壞身體!”鞠九江的妻子徐英、岳母劉桂英將一套棉衣、絨褲遞送到梅名鳳手上,叮囑道:“穿上它,當心路上受涼!”

1987年底,王助榮夫婦告別了相處近10個月的房東,回到安徽省無為縣老家。

尋找“如皋好人”30年

全家加入獻血救人的隊伍

1991年夏,為了生計,夫婦倆又赴江西南昌做起鹽水鴨生意,一年後添了個白白胖胖的兒子。他們為了寄託思念如皋恩人之情,為兒子取乳名“思如”。

此後,王助榮夫婦又輾轉全國各地做起水產批發業務。經濟條件好轉後,移居到了安徽省黃山市。每當他們清閒的時候,總是念念不忘在如皋的短暫歲月。“鞠大哥一家人不知怎樣了,一定要想辦法與他們取得聯繫!”梅名鳳不時嘮叨著。她曾多次去信如皋,終因“遷址,新址不詳”而被退回。後來,他們又多次打電話,希望通過“114”查詢台查到房東家的電話號碼,仍未有音訊。

鞠大哥獻血救我一命,我們也要向他學習!”2003年初夏的一個夜晚,梅名鳳深情地對丈夫說道:“我們不會放棄尋找鞠大哥,暫時找不到他,我們可以以他為榜樣,獻血救人,這也算是自我安慰吧!”

“好,向鞠大哥學習,我們共同加入獻血隊伍!”王助榮與妻子一拍即合。第二天,他們就攜手走向獻血點。至2013年底,梅名鳳獻血達4800毫升,王助榮獻血3600毫升。2015年3月,梅名鳳榮獲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聯合頒發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鞠大哥,你在哪裡?我獻血得獎啦!”手捧證書,梅名鳳興奮地大聲疾呼:“我們一定會找到你的!”

早年,鞠九江獻血救了梅名鳳。梅名鳳心懷感恩,回到黃山後與丈夫共同加入獻血隊伍。而梅名鳳與丈夫的善舉又帶動了他們的親人,催生了一個“獻血家族”。《新安晚報》、《黃山日報》、黃山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導了這個“獻血家族”的感人故事。面對媒體採訪,他們說得最多的是“這是愛心效應,愛心傳遞,是江蘇如皋鞠九江大哥的義舉激發了我們的獻血熱情!”

而王助榮夫婦要找的鞠九江,原在國營如皋無線電廠工作,後企業改制為南通皋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因其工作出色,被聘為總經理辦公室主任。他業餘時間勤奮筆耕,累計發表作品3500篇,約1200萬字,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千萬精神富翁”。10多年來,他捐贈20萬元稿費資助弱勢群體,多次獻血挽救他人生命,為多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為數十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找到就業崗位,為多名重度殘疾人配置了輪椅車、坐便器、行走器具。他連續多年幫扶石莊鎮一戶4人癱瘓、兩人患癌的朱仁英家庭,創造了生命奇跡,中央電視臺跟蹤報導3次。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配合公安機關抓捕殺人犯、在逃犯,搭救多名遇險群眾,榮獲如皋、南通兩級人民政府見義勇為獎……

▲鞠九江參加表彰大會

報紙為媒找到“如皋好人”

面謝恩人共度中秋話團圓

2016年新春佳節,在親人團聚的宴席上,王助榮夫婦依然念叨著當年的如皋恩人。同桌的梅名鳳弟弟梅名安決定趁著出差來如皋一趟,看能否找到這家如皋恩人。“那太好了!”王助榮夫婦連夜準備了一大包禮品捎帶給如皋的恩人。但他在如皋奔波3天,費了好一番周折,依舊尋人未果。

“如皋是我們當年創業的根基,誠信為本,樂於助人,鞠大哥一家人是我們經商的啟蒙老師,找不到他們不安哪!”尋找鞠九江一家人成了王助榮夫婦的一大“心病”。

2017年5月下旬的一天,王助榮去南京進貨。在一家物流公司,他一看見一位貨主的小物件上裹了一份《如皋日報》。“如皋,是我苦苦思念和嚮往地方!”他動情地向貨主介紹了他與如皋的情緣。而此貨主是如皋市石莊鎮人,他被王助榮真情深深打動,當即取下報紙送給王助榮。

午餐過後,王助榮流覽《如皋日報》。這是一份2016年12月13日的《如皋日報》。他翻開B2版,一篇題為《一位日本女兵的如皋情緣》整版報導映入眼簾。猛然間,他發現文章署名為“特約記者鞠九江、記者包國平”。

“鞠九江,是房東嗎?”王助榮從沙發上一躍而起,他很快在報紙末版下端找到報社聯繫電話。他立馬撥通電話,請求報社幫助查詢鞠九江的聯繫方式。

“鞠九江是我的文友,我現在就將他的手機號告訴你!”《如皋日報》社這邊,接電話的正是包國平記者,他當即報了鞠九江手機號。

回到黃山後,王助榮向妻子通報了這個意外喜訊。當夜,梅名鳳激動之情無法言表,她情不自禁拔通了鞠九江的手機。

“喂,鞠大哥,我是安徽的梅名鳳呀!”

“名鳳?你是梅名鳳?我是鞠九江!”

“鞠大哥,我們好想你們呀!”

“名鳳,我們一家人也一直牽掛著你們哪!”

2017年6月上旬,王助榮夫婦給鞠九江寄來了黃山毛峰、貢菊、燒餅、五香茶乾等黃山特產。鞠九江向王助榮家寄去香腸、肉鬆、董糖等如皋特產。此後,兩家人通過電話、微信,傾吐思念之情……

2017年國慶日來臨,王助榮夫婦再也坐不住了,他們決定帶著兒子、兒媳、孫子去如皋面謝恩人。梅名鳳說:“沒有鞠大哥,就沒有我們全家人的今天!我要讓後輩人知道和感恩這份真情!”王助榮說:“我們快要見到救命恩人了,是《如皋日報》為我們圓了夢!”

一踏上“誠信為本,樂於助人”的如皋熱土,王助榮、梅名鳳夫婦最急於踏訪的就是當年打下他們創業根基的西皋市場。鞠九江陪伴他們一家人走進西大門南側的鹵菜區,儘管這裡的攤主換了一茬又一茬,依然還有6家專做烤鴨批發的安徽老鄉記得王助榮、梅名鳳夫婦當年一家一家送鴨子的情景,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如皋創業環境越來越好了,他們都在如皋紮下根,成為“新如皋人”了。老鄉遇老鄉,說得王助榮、梅名鳳夫婦好不羡慕。

第二天,兩家人在古城東大街品嘗如皋早點,到水繪園看徽派建築感悟前輩早年在如艱苦創業的心路歷程,去大壽星園摸壽台沾一沾世界長壽鄉的長壽手氣……

3日中午,兩家濟濟一堂,共用提前過中秋的團圓快樂時刻。

就在國慶、中秋“雙節”,鞠九江、王助榮兩家30年後喜慶團圓的節日期間,如城街道城南社區黨委、居民委員會專門給鞠九江77歲的丈母娘劉桂英送來一張榮譽證書:在城南社區9月舉行的首屆鄰里節“樹家風傳家訓立家規”系列活動中,被評為“幸福和諧家庭”。手捧劉桂英老媽媽鮮紅的榮譽證書,王助榮、梅名鳳夫婦和孩子們再次將劉桂英擁起:“是您這樣的‘如皋好媽媽’、‘如皋好家庭’,培育了眾多的‘如皋好人’啊!”

30年前,來如創業、生死攸關,萍水相遇如皋“好心房東”;

30年中,漂行天下、加入“獻血救人”隊伍,情系夢繞“如皋好人”;

30年後,感恩如皋、再續黃山與如皋兩地文明佳話……

依戀古城難忘“如皋好人”,大愛湧動情寄黃山、如皋。

我們堅信,盛開在江淮大地上的愛心之花,一定會在丹桂飄香的收穫季節結出累累碩果。

記者|包國平、王俊

來源|如皋廣播電視臺

編輯|佘記南

校對|閻 語

為愛心如皋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