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上第一個陶器

在古黔中地區的臨澧竹馬村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18000年)中, 發現了帶甬道的“丅”字形“高臺式土木建築”, 它不僅是中國“高臺式宮殿建築”的源頭, 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座“高臺式土木建築”。

壯族先民邁出劃時代的第一步, 使中國率先邁進了農耕社會, 引發了人類最偉大的一場綠色革命, 使人類從饑飽無定的採集生活中, 闖出了一條馴化動物、創造農耕、邁向溫飽生活的綠色革命之路, 使人類邁進了農耕社會輝煌的農業時代。

壯族先民發明的陶器, 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 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

按照自己的意志, 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 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 製成各種器物, 乾燥後經火焙燒, 產生質的變化, 形成陶器。 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 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 陶器的發明, 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 在人類發展史上開闢了新紀元。

駱越人的青銅技藝有很高的水準, 他們所製造的靈山型、冷水沖型、晉寧型銅鼓, 是銅鼓鼎盛期的產物, 是八型銅鼓中的頂級產品, 代表了銅鼓技藝的最高水準, 高大厚重, 設計奇巧, 工藝精湛, 花紋繁縟。 鼓面上的青蛙立雕, 一反青蛙450蹲勢, 脊樑與鼓面平行, 臀部隆起如猛獅, 身上飾以稻穗文, 這一畫龍點睛之筆, 正是駱越人對稻作文化貢獻的特別標記。

鼓面上的太陽紋告訴我們, 駱越人有自己的歐幾裡得, 西元前他們就能夠在鼓面上表現出分割圓法。 分割圓法被認為是兩千多年前一個民族最高科學水準的標誌, 從記載上看當時世界上只有漢族和古希臘的歐幾裡得能分割圓, 人們沒有想到壯族祖先也能做到, 只是沒有文字記載罷了。 駱越人製造的鐓、圓形器、牛首提梁卣、鐘、靴形鉞等青銅器, 都有很高的水準, 尤其是牛首提梁卣, 設計精巧, 卣紐和卣腹上四頭圜眼圓睜的水牛頭, 堪稱一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