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銅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圍龍鎮垃圾壓縮中轉站。

村民正在丟垃圾入桶。

農村垃圾清運員。

近日, 記者跟隨“知行合一抓落實”主題報導組前往圍龍鎮、永嘉鎮瞭解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情況, 也隨機抽查了部分鎮街的垃圾治理情況。

據瞭解, 我區現有266個行政村、4054個村民小組, 農村常住人口34.73萬人。 近年來, 生活垃圾成為影響農村環境的突出問題。

為改善農村環境, 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為此, 我區計畫在2016—2018年間, 投入4000余萬元, 用於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做到各鎮街在現有環衛設施設備基礎上, 因地制宜, 分步驟添置垃圾桶、垃圾箱體、垃圾清運車輛等環衛設施, 逐步完善管理隊伍, 並最終建成完備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

採訪中, 記者瞭解到, 目前我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

圍龍鎮、永嘉鎮作為農村人口及行政村較多的鎮, 整體治理工作效果較為明顯, 在人員配置、設備投入等方面力度較大, 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基本完善。 但也有個別鎮街, 沒有合理設置垃圾收集設施, 部分群眾還存在隨意丟棄生活垃圾的情況。

在圍龍鎮龍苑新村, 記者在地面上沒有看到暴露垃圾, 周圍的住戶也沒有亂扔垃圾的行為。 恰逢上午, 正好有清潔工在清掃路面。 清潔工祝光平告訴記者, 她和搭檔, 天天都會定時清掃這裡, 清掃的垃圾裝滿垃圾箱體後, 就會聯繫垃圾車轉運到壓縮中轉站去。 “現在農村和城頭一樣, 都乾淨得很。 ”她笑呵呵地說道。

“我們鎮在區裡面的支持下, 配齊了40個垃圾箱體,

300個垃圾桶。 2016年, 我們新建了一座垃圾壓縮中轉站。 全鎮基本建立起了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 ”圍龍鎮環保辦主任駱永久說道, 雖然他們工作也有些不足, 但是他們在努力做這項工作, 盡力讓群眾滿意, 也讓農村環境變得更加美好。

在永嘉鎮, 記者看到, 該鎮因地制宜配置了生活垃圾收集設施, 對於居住人口比較多的村落, 就多配垃圾桶, 合理設置垃圾箱體。 群眾對於垃圾箱和垃圾箱體的配放都很滿意。 “以前, 沒有垃圾箱, 我們都是把垃圾扔到路邊, 一到夏天, 空氣都是臭的。 現在好了, 家門口就有垃圾桶, 周圍的村民都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環境好了, 空氣也好了。 ”永嘉鎮圍永八社的村民閆發雲說道, 每天清潔工都會來清理垃圾,

垃圾桶即使在家門口也不會有異味。 她覺得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搞得非常好。

圍龍鎮、永嘉鎮只是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兩個縮影。 記者瞭解到,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自2016年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以來, 我區新建鎮級垃圾壓縮中轉站11座, 購置了6輛對接式垃圾轉運車、14輛小型鉤臂式垃圾轉運車, 28個鎮街垃圾壓縮中轉站實現了全覆蓋。 同時, 區裡為全區266個行政村按照農村常駐人口每360人配備了1個垃圾箱體, 每30人配備1個垃圾桶的標準, 統一採購配發垃圾箱體332個、垃圾桶5446個、手推車183輛。 區財政還投入了500萬元保障農村垃圾收運系統正常運轉。 目前, 我區85%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已得到有效治理。

區市政園林局的工作人員余旺告訴記者,根據《銅梁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實施方案(2016—2018年)》,我區將按照“村收集、鎮街轉運、區處理”模式,建立“五個有”(即有穩定的村社保潔隊伍、有專業的鎮街垃圾收運隊伍、有達標的村級垃圾收容器、有完善的垃圾轉運設施設備、有規範的垃圾處理設施)的收運系統,重點治理居民聚居點、風景名勝區周邊及國道、省道、區道等主要道路沿線存量生活垃圾。“我們的治理目標是到2018年初,除少數偏遠散居農戶外,全區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全覆蓋,90%以上農村生活垃圾得到處理。”餘旺說道。(文/圖 記者 鄭忠巧)

記者手記:

農村垃圾治理應因地制宜

筆者在採訪中發現,部分鎮街在場鎮集中設置垃圾箱,配備垃圾箱體,卻僅在農村區域投放極少量垃圾箱,不能滿足農村群眾扔垃圾的需求,路邊還可見到生活垃圾堆。我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實施方案(2016—2018年)》中,明確我區將重點治理居民聚居點、風景名勝區周邊及國道、省道、區道等主要道路沿線存量生活垃圾,為此我區投入了大量資金。

筆者認為,治理農村生活垃圾,相關部門責無旁貸,除了加大治理資金投入外,還應該思考怎樣把錢花在刀刃上,因地制宜採取治理措施。

生活垃圾處理一直是我區農村環境整治的重點和難點。2016年以來,我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在“戶集、村收、鎮(街)轉運、區處理”的四級處理運行機制基礎上,完善了農村生活垃圾“五個有”收運處理系統,農民的衛生環境意識有所增強,隨意傾倒垃圾等現象有所減少。但是,仍有部分鎮街生活垃圾治理成效不明顯。另外,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的成分也更趨向於城市垃圾,各種包裝材料、塑膠製品、廢舊電器等難以自然降解的工業用品所占比例越來越高,給農村環境帶來的破壞不容忽視.

筆者認為,首先,相關部門和各鎮街要提高認識,對於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要有足夠的重視,要在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工作,喚醒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立足於廣大群眾的參與,充分發揮公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其次,相關部門和各鎮街要把治理資金都用到刀刃上。例如:對於有條件的地方,可幫助他們建立垃圾壓縮中轉站,使集中起來的垃圾能夠及時得到清運;合理地設置垃圾桶、垃圾箱體的位置,配齊相應的清運人員,讓農村的生活垃圾及時得到處理;還可引入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垃圾治理。筆者相信,在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區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會取得更好的成效,農村的生活環境會越來越好。

區市政園林局的工作人員余旺告訴記者,根據《銅梁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實施方案(2016—2018年)》,我區將按照“村收集、鎮街轉運、區處理”模式,建立“五個有”(即有穩定的村社保潔隊伍、有專業的鎮街垃圾收運隊伍、有達標的村級垃圾收容器、有完善的垃圾轉運設施設備、有規範的垃圾處理設施)的收運系統,重點治理居民聚居點、風景名勝區周邊及國道、省道、區道等主要道路沿線存量生活垃圾。“我們的治理目標是到2018年初,除少數偏遠散居農戶外,全區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全覆蓋,90%以上農村生活垃圾得到處理。”餘旺說道。(文/圖 記者 鄭忠巧)

記者手記:

農村垃圾治理應因地制宜

筆者在採訪中發現,部分鎮街在場鎮集中設置垃圾箱,配備垃圾箱體,卻僅在農村區域投放極少量垃圾箱,不能滿足農村群眾扔垃圾的需求,路邊還可見到生活垃圾堆。我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實施方案(2016—2018年)》中,明確我區將重點治理居民聚居點、風景名勝區周邊及國道、省道、區道等主要道路沿線存量生活垃圾,為此我區投入了大量資金。

筆者認為,治理農村生活垃圾,相關部門責無旁貸,除了加大治理資金投入外,還應該思考怎樣把錢花在刀刃上,因地制宜採取治理措施。

生活垃圾處理一直是我區農村環境整治的重點和難點。2016年以來,我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在“戶集、村收、鎮(街)轉運、區處理”的四級處理運行機制基礎上,完善了農村生活垃圾“五個有”收運處理系統,農民的衛生環境意識有所增強,隨意傾倒垃圾等現象有所減少。但是,仍有部分鎮街生活垃圾治理成效不明顯。另外,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的成分也更趨向於城市垃圾,各種包裝材料、塑膠製品、廢舊電器等難以自然降解的工業用品所占比例越來越高,給農村環境帶來的破壞不容忽視.

筆者認為,首先,相關部門和各鎮街要提高認識,對於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要有足夠的重視,要在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工作,喚醒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立足於廣大群眾的參與,充分發揮公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其次,相關部門和各鎮街要把治理資金都用到刀刃上。例如:對於有條件的地方,可幫助他們建立垃圾壓縮中轉站,使集中起來的垃圾能夠及時得到清運;合理地設置垃圾桶、垃圾箱體的位置,配齊相應的清運人員,讓農村的生活垃圾及時得到處理;還可引入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垃圾治理。筆者相信,在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區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會取得更好的成效,農村的生活環境會越來越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