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肅人從小吃的饃,可不是一個饅頭那麼簡單!

說到甘肅人的麵食, 那可謂博大精深、種類繁多。 牛肉麵漿水面臊子面, 餄硌面三套車燴麻食等等等等, 不過現在最難尋的, 還是從小吃到大的那一口饃!

甘肅人的饃, 從來都不是一個饅頭那麼簡單。 蒸的饃總得點綴上幾個棗幾朵花, 烙的餅也要卷上些香料卷上些餡, 你要想在城市裡尋找這種老味道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因為它只有在甘肅的農村才能吃到。 而甘肅各個地區的饃, 也是各具特色, 各拼其味,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武威的爐盔子、慶陽的死面餅子和嘉峪關的燒殼子了!

武威的爐盔子, 算是一種“年饃饃”, 每逢過年, 發麵、揉面、打結、裝盤、烘烤必定是武威農村家家戶戶都要走的一道程式, 做好了走親戚也是一定要送雙數的, 這時誰家的爐盔子最好吃最“xuan”可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

慶陽的死面餅做法簡單, 用沸水和麵, 和麵時加入適量鹽(也可拌入熟洋芋末), 揉勻後擀成薄餅。 在平底的鍋裡倒入適量清油, 待油燒熱後放入薄餅, 翻轉幾下, 烙熟後即可食用。

做死面餅的準確叫法, 不叫烙, 也不叫烤什麼的, 叫啪(bia)。 生面餅以鋪天蓋地之勢丟進鍋裡, 一轉圈, 一個鯉魚打挺, 啪, 另一面鋪在熱鍋上, 一轉圈, 啪, 揭起來, 扔在案板上, 啪嘰啪嘰, 吃的天塌東南, 地傾西北。

燒殼子是用發好的堿面, 加上西北特有香豆麵, 胡麻油, 卷起來切段似花卷狀, 再用上下合的圓形鐵鍋埋入燒過的羊糞中烤制而成, 吃起來酥軟香脆, 還耐儲存、便於攜帶。 這種裕固族的麵食, 在酒泉、敦煌一帶很受歡迎, 也是牧民過年必備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除此之外,甘肅的饃還有很多種,可惜小時候看得見吃得著卻不知其姓甚名誰,更奢侈的是,這已經成了一種久遠的回憶裡的味道了!

除此之外,甘肅的饃還有很多種,可惜小時候看得見吃得著卻不知其姓甚名誰,更奢侈的是,這已經成了一種久遠的回憶裡的味道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