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贏得王中軍信任,付健忠的“創業團隊”如何詮釋以投資為生

成立集結號資本, 是屬於付健忠的“小幸運”。 組織一個團隊一起來做一件事, 付健忠早在2011年回國時便嘗試過, 只是那時沒成功。 而這短短三個月的創業歷程, 讓他對人性有了一些認知。

從左到分別是:范黎, 王夫也(前), 付健忠(後), 楊一夫

“回國後當時組織了幾個英國的同學朋友, 想著大家一起創業, 很多東西可以拿資源堆, 拿錢去頂, 但完成這些之後發現其實大家不是能全心全意來做這樣事的人。 所以還是朋友歸朋友, 商業歸商業, 團隊還是要做一些互補的事情會更好。 ”

而集結號資本聚集了一幫無論在性格上還是能力上都可以互補的朋友, 這讓付健忠感到很幸運。 據他介紹, 王夫也是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的兒子, 無論在整個品牌的宣傳上, 還是資源與資金的儲備上都給了集結號很大的支持;另一個合夥人范黎是一個對投資和產業都有很強理解和認知的人,

他更喜歡專注在專案和幫助創業者本身, 無論投資與否, 都給創業者提供很大的啟發和幫助;楊一夫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可以給投過的創業者很多寶貴的建議;而付健忠本人學過企業管理, 在看項目和搭建團隊上都有優勢。

“集結號資本做到現在兩年多, 儘管還遠未成功, 但把這些人串聯在一起, 還是讓我感到很欣慰。 ”

目前集結號資本投資的領域主要是文化娛樂、消費升級和人工智慧。

現在還沒到音樂圈創業者真正創業的時候

由於自身喜歡音樂, 屬於泛文化圈的深度愛好者, 也經常跟音樂圈的朋友做交流, 所以付健忠對這類創業者的內心層面理解得更深, 同時對文娛行業目前的發展有不同的見解。

集結號資本之前投過網大和網劇的影視製作公司, 也看過其他領域, 比如音樂和綜藝, 但付健忠認為, 現在還沒到創業者真正創業的時機, 因為很多創業者實際上屬於產業內的匠人, 這些匠人做一首歌還不錯, 但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很強的管理能力和格局去創業。

“像馬東、摩登天空的沈黎暉, 這樣人在這個圈子是比較少見的, 所以要怎樣去挖掘像這樣既有匠人精神又有商業頭腦的人, 實際上是比較關鍵的。 我們希望在文娛圈的創業者可以少一半匠人精神, 把這一半轉化為商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從而去進行創業。 ”付健忠說。

對於現在很多音樂人稍微出名了就想做自己的小生態的現狀,

付健忠認為, 現在還完全沒到時候, 因為一切的根基都來源於有好的作品, 還是要先把自己的作品做好, 然後再去想將來怎麼做, 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商業上的視野, 這個可能才是他們現在需要做的。

在直播領域的佈局, 集結號資本剛投資了一個僅限於6個人的直播, 相當於在一個房間裡, 6個人可以互相聊天, 玩休閒遊戲, 產生各種場景。

“雖然我們也不知道到底90後00後對這個產品有多少認知, 但國外已經有這樣形態的直播出現, 也估值幾億美金了, 或多或少還是有一些機會。 ”他表示, 那種典型的一對多的秀場直播他們已經沒有再看了, 覺得還是太同質化, 沒有太大的機會在, 最後能剩下幾家就不錯了。

目前各大直播平臺已經開始有了明顯的分化, 有各自的屬性在, 未來還是要看這些大平臺對於自身的定位, 以及自身的整合能力。 在付健忠看來, 直播行業中特別細分的領域其實也不一定就有很多機會, 因為大平臺的整合能力太強了, 他們稍微動一下資源, 就可以籠絡到好的資源。

付健忠接受創客貓採訪

品牌、管道、產品是消費升級創業的三個關鍵點

付健忠認為,談起消費升級,大家很自然就會聯想到場景,線上就是內容創業,線下就是實體店。為什麼說是內容創業?其實就是讓用戶建立虛擬場景的過程。因為無論是綜藝、電影,還是文字化新媒體的作者,背後都會是廣告、電商,都是在給讀者觀眾做一個虛擬場景,通過這個虛擬場景使消費者產生品牌上的認知,從而轉化為購買力。

馬雲在前段時間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因為線上實際上是一片紅海,消費者希望線上下產生真實的體驗感受,而集結號資本線上下的佈局從去年就開始了。

在看來兩年消費升級的創業專案後,付健忠總結出了關於消費升級創業非常關鍵的三要素。

首先是品牌。這幾年屬於一個資訊爆炸、資訊堆積的過程,要讓用戶對品牌產生特別強的認知,要麼是有很強的線上虛擬場景佈局,要麼是線下體驗店佈局得夠多,消費者走到哪都可以看到,或者是體驗店可以給消費者很強的體驗感,這樣才能轉化為自身的品牌。

其次是管道,也就是供應鏈。付健忠告訴創客貓記者,他們之前也接觸過網紅電商,包括頭部的網紅,他們自身沒有對產品整體的把控力,導致很多產品要麼賣斷貨,要麼整個售後服務跟不上,從而導致了駡名。所以供應鏈是一切的基礎。

第三是產品本身。“我覺得產品需要有裂變性,也就是做產品需要有產品矩陣,同時優化你的供應鏈,降低各個層面上的成本,然後圈住各個方面的消費者。所以,做產品一定要有裂變性,但是同時也要有統一的行業背景和供應鏈輸出支持。”

在日本作家三浦展的《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提到了第四消費時代就是一個反品牌、極簡的生活方式,就像日本生產出來的產品更注重功能,而不是把品牌塑造得很奢華一樣。付健忠認為,現在中國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年輕一代的性格是多元化的,很多亞文化細分人群已經出現,小品牌只要能在這些亞文化中圈住某一個領域的細分人群,那就有很強的溢價能力和對品牌的把控能力,這樣或許可以發展得很好。

付健忠參加“創道至簡”論壇

激情、沉澱、平和是投資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付健忠在英國留學期間學的是企業管理,一開始工作做的也是管理諮詢,所以對公司內部管理有一定的經驗。

“很多初創企業在一開始都會來問我組織架構怎麼搭,股權怎麼分,薪酬體系要怎麼建,實際上除了股權之外,其他都不是初創企業在初期要考慮太多的。我在做管理諮詢的時候,接觸到的企業都是大企業,上千人甚至上萬人,這個時候的企業才需要一個大的內部管理系統。”他更希望初創企業的創始人在一開始就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知,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通過短板來找自己的拼圖,也就是聯合創始人,千萬不要幾個人為了創業而創業。

在找合夥人方面,他建議要找互補的,就像集結號資本幾個合夥人一樣,在性格和能力方面都可以起到互補作用。

“沒有一個人是全才,相互補足才能把這個‘蛋糕’越做越大。”

作為一個投資人,付健忠覺得一定要學會在不同的心境轉化。比如經常會有一些情況,很多創業者會把投資人當成大咖或無所不能的人,這種情況下很多剛入行的投資人心態上就容易飄,所以首先就是要擺正好心態,任何時候都需要對自我有認知,要有自知之明。

第二是要有非常強大的知識儲備,在每個孤獨的夜晚要自己看書、做行業調研,或者是看商業計畫書,這些都是別人幫不了的。

“只有在無數個夜晚積累出來的經驗,你才可以真正地懂一行,才能真正幫助到創業者,才能挖掘到好的項目。至少在中國的投資環境當中,很多投資人當著當著就飄了,也有投資人可能自己的專業能力很強,但不太會跟人打交道,導致獲取項目能力不強。所以這兩塊還是需要有一定能力,但是這兩邊都需要有心態上的轉換,在外面你不要飄,回到家你要耐得住寂寞,每天把需要看的東西都看完,這就是優質投資人的特點。”付健忠告訴創客貓記者,紫輝創投的鄭剛是他的朋友和導師,即使投資過很多獨角獸,但是鄭剛依舊很淡然,沒有浮躁的一面,無論是參加活動還是看項目,都沒有架子,時刻保持著踏實的心態,這點是投資人需要具備的素質。

激情、沉澱、平和這三個詞是付健忠從事投資行業以來總結出來的,時刻保持亢奮的狀態,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廣闊的視野,在浮躁的創投圈保持平和心態,這三點,付健忠一直在鞭策自己。

外界對於集結號資本的評價可能大多都跟“富二代”這個詞掛鉤。對此,付健忠認為,富二代這個詞是一個既定事實的詞,他無意反駁,就以一個平靜的心態去接觸它就好了,就正如網上說的,“不怕別人比你有錢,就怕比你有錢的人還比你更勤奮”。

即使是一個投資人,他也把自己定義為創業者,他需要的是勤奮,需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不要把自己特別當回事。

“我是一個比較能隨遇而安的人,不是一個只能過好日子的人,豪車地鐵都能坐,五星級和快捷酒店都能住。”所以當別人說他開始做集結號會變得不一樣的時候,他說,“我就是做了這麼個事,拿了些錢,然後不斷找創業者做投資,這就是最本質的,我什麼都沒變。”

付健忠接受創客貓採訪

品牌、管道、產品是消費升級創業的三個關鍵點

付健忠認為,談起消費升級,大家很自然就會聯想到場景,線上就是內容創業,線下就是實體店。為什麼說是內容創業?其實就是讓用戶建立虛擬場景的過程。因為無論是綜藝、電影,還是文字化新媒體的作者,背後都會是廣告、電商,都是在給讀者觀眾做一個虛擬場景,通過這個虛擬場景使消費者產生品牌上的認知,從而轉化為購買力。

馬雲在前段時間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因為線上實際上是一片紅海,消費者希望線上下產生真實的體驗感受,而集結號資本線上下的佈局從去年就開始了。

在看來兩年消費升級的創業專案後,付健忠總結出了關於消費升級創業非常關鍵的三要素。

首先是品牌。這幾年屬於一個資訊爆炸、資訊堆積的過程,要讓用戶對品牌產生特別強的認知,要麼是有很強的線上虛擬場景佈局,要麼是線下體驗店佈局得夠多,消費者走到哪都可以看到,或者是體驗店可以給消費者很強的體驗感,這樣才能轉化為自身的品牌。

其次是管道,也就是供應鏈。付健忠告訴創客貓記者,他們之前也接觸過網紅電商,包括頭部的網紅,他們自身沒有對產品整體的把控力,導致很多產品要麼賣斷貨,要麼整個售後服務跟不上,從而導致了駡名。所以供應鏈是一切的基礎。

第三是產品本身。“我覺得產品需要有裂變性,也就是做產品需要有產品矩陣,同時優化你的供應鏈,降低各個層面上的成本,然後圈住各個方面的消費者。所以,做產品一定要有裂變性,但是同時也要有統一的行業背景和供應鏈輸出支持。”

在日本作家三浦展的《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提到了第四消費時代就是一個反品牌、極簡的生活方式,就像日本生產出來的產品更注重功能,而不是把品牌塑造得很奢華一樣。付健忠認為,現在中國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年輕一代的性格是多元化的,很多亞文化細分人群已經出現,小品牌只要能在這些亞文化中圈住某一個領域的細分人群,那就有很強的溢價能力和對品牌的把控能力,這樣或許可以發展得很好。

付健忠參加“創道至簡”論壇

激情、沉澱、平和是投資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付健忠在英國留學期間學的是企業管理,一開始工作做的也是管理諮詢,所以對公司內部管理有一定的經驗。

“很多初創企業在一開始都會來問我組織架構怎麼搭,股權怎麼分,薪酬體系要怎麼建,實際上除了股權之外,其他都不是初創企業在初期要考慮太多的。我在做管理諮詢的時候,接觸到的企業都是大企業,上千人甚至上萬人,這個時候的企業才需要一個大的內部管理系統。”他更希望初創企業的創始人在一開始就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知,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通過短板來找自己的拼圖,也就是聯合創始人,千萬不要幾個人為了創業而創業。

在找合夥人方面,他建議要找互補的,就像集結號資本幾個合夥人一樣,在性格和能力方面都可以起到互補作用。

“沒有一個人是全才,相互補足才能把這個‘蛋糕’越做越大。”

作為一個投資人,付健忠覺得一定要學會在不同的心境轉化。比如經常會有一些情況,很多創業者會把投資人當成大咖或無所不能的人,這種情況下很多剛入行的投資人心態上就容易飄,所以首先就是要擺正好心態,任何時候都需要對自我有認知,要有自知之明。

第二是要有非常強大的知識儲備,在每個孤獨的夜晚要自己看書、做行業調研,或者是看商業計畫書,這些都是別人幫不了的。

“只有在無數個夜晚積累出來的經驗,你才可以真正地懂一行,才能真正幫助到創業者,才能挖掘到好的項目。至少在中國的投資環境當中,很多投資人當著當著就飄了,也有投資人可能自己的專業能力很強,但不太會跟人打交道,導致獲取項目能力不強。所以這兩塊還是需要有一定能力,但是這兩邊都需要有心態上的轉換,在外面你不要飄,回到家你要耐得住寂寞,每天把需要看的東西都看完,這就是優質投資人的特點。”付健忠告訴創客貓記者,紫輝創投的鄭剛是他的朋友和導師,即使投資過很多獨角獸,但是鄭剛依舊很淡然,沒有浮躁的一面,無論是參加活動還是看項目,都沒有架子,時刻保持著踏實的心態,這點是投資人需要具備的素質。

激情、沉澱、平和這三個詞是付健忠從事投資行業以來總結出來的,時刻保持亢奮的狀態,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廣闊的視野,在浮躁的創投圈保持平和心態,這三點,付健忠一直在鞭策自己。

外界對於集結號資本的評價可能大多都跟“富二代”這個詞掛鉤。對此,付健忠認為,富二代這個詞是一個既定事實的詞,他無意反駁,就以一個平靜的心態去接觸它就好了,就正如網上說的,“不怕別人比你有錢,就怕比你有錢的人還比你更勤奮”。

即使是一個投資人,他也把自己定義為創業者,他需要的是勤奮,需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不要把自己特別當回事。

“我是一個比較能隨遇而安的人,不是一個只能過好日子的人,豪車地鐵都能坐,五星級和快捷酒店都能住。”所以當別人說他開始做集結號會變得不一樣的時候,他說,“我就是做了這麼個事,拿了些錢,然後不斷找創業者做投資,這就是最本質的,我什麼都沒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