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七成受訪者曾在大學期間受騙!缺乏社會經驗的你,應該看看這些“防騙貼士”……

“大學生被騙光學費”“大學生求職遭遇黑仲介”“大學生租房被騙”……當下, 大學生群體被騙的新聞屢屢被爆出。 面對一些騙局, 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似乎總是容易落入陷阱。

近日,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4名受訪者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 70.5%的受訪者承認自己或周圍人在大學期間有過被騙的經歷。 如何避免大學生上當受騙, 53.4%的受訪者建議增強與同學、老師及家長的溝通, 49.1%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要嚴格保護自己的隱私。

66.7%受訪者指出大學生在求職兼職時最容易受騙

2016年年底, 剛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的劉琳(化名)準備申請英國的高校, 因為對留學資訊知之甚少, 她匆忙地在網上選擇了一家實為皮包公司的“留學仲介機構”。 “和對方通過電話和QQ聯繫過幾次, 感覺他們對留學資訊很瞭解。 由於當時在準備雅思考試, 就匆忙地簽了約, 完全忽略了這個機構沒有實體公司的情況。

”劉琳說, 在先後支付1萬元後, 她再也聯繫不到對方了。

就讀于重慶某高校的蔣未在大二暑假尋找家教兼職時被騙了400元。 “我在校園裡張貼的小廣告上看到了兼職資訊。 加了對方微信後, 他讓我先轉400塊錢然後才能給我家教資訊。 我當時還挺謹慎的, 要求他提供家長的聯繫方式, 和’家長’溝通完我才把錢轉過去。 ”令蔣未沒想到的是, 在她把錢轉給仲介後, “家長”的電話已經無法接通了。

調查中, 70.5%的受訪者或周圍人在大學期間有過被騙的經歷, 29.5%的受訪者沒有。

李聰(化名)在中國農業大學擔任過4年本科生輔導員, 他遇見過很多低年級學生被騙的事件。 “有一次, 幾個學生去酒吧玩兒, 被酒托詐騙了好幾萬元,

導致無力支付生活費和學費”。

劉琳認為很多大學生在申請學校時, 因為對學校、專業不瞭解, 對自己的水準沒有清楚的認知, 再加上想偷懶, 所以很容易陷入所謂的“留學仲介機構”的騙局。

調查中, 66.7%的受訪者指出大學生在求職、兼職時最容易受騙。

此外, 在面對留學仲介(39.0%)、校園貸(35.6%)、電信詐騙(34.0%)、課外培訓(31.7%)時也容易受騙, 其他情況還有:替考或售賣試題(29.8%)、租房(19.4%)、網購(18.0%)、宿舍推銷(23.4%)、街頭“賣慘”(15.8%)和考駕照(12.6%)等。

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教師申子姣認為大學生群體容易受騙, 首先是因為缺乏社會經驗, 防騙意識不足。 此外, 大學生實習、兼職受騙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因素:希望向別人證明自己。 “一些大學生比較急切地想要證明自己的生存能力很強, 所以他們在遇到一些很有誘惑力的騙局時, 比較容易放鬆警惕。 ”申子姣說。

蔣未發現, 她所在的英語專業有很多同學找兼職時被仲介騙過。 “有時候我們可能因為金錢數額不大就放鬆了警惕。 還有就是缺乏思考和判斷力”。

大學生容易受騙的原因是什麼?

調查中,

68.4%的受訪者歸因於缺少社會經驗與辨別能力;

58.2%的受訪者認為是疏於防範, 警惕心不強;

36.4%的受訪者覺得大學生缺乏思考, 行事輕率;

36.1%的受訪者指出大學生有些急功近利。

其他原因還包括:不加選擇地結交朋友(28.7%)、學校和家庭對於大學生安全防範意識的教育缺位(26.2%)、提前消費花銷大(25.1%)、騙子作案手段防不勝防(23.5%)、容易同情心氾濫(20.9%)和生活壓力大(13.7%)等。

53.4%受訪者建議受騙者增強與同學老師和家長的溝通

意識到自己被騙後的劉琳選擇“自認倒楣”,“很多大學生被騙後其實想維權,但找不到合適的管道。也有部分同學可能覺得被騙的金額不是很大,所以不想為此消耗太多精力”。

調查中,

65.4%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受騙後首先應該報警,

57.8%的受訪者建議保留證據,

57.0%的受訪者建議告訴輔導員或家長,

39.2%的受訪者認為要和朋友商量,

7.9%的受訪者覺得只能自認倒楣。

據申子姣介紹,大學新生在入學第一天陷入宿舍推銷等騙局的比例非常高,但是通常受騙金額不大,所以很多學生選擇自認倒楣。“一些學生在受騙比較嚴重後也會選擇自認倒楣。這不僅與大學生維權意識淡薄、維權知識匱乏和維權途徑少相關,還因為受騙大學生如果去維權,首先就得正視自己糊塗不清醒的一面,而這會傷害到有些人的自尊心”。

如何避免大學生上當受騙,

53.4%的受訪者建議增強與同學、老師及家長的溝通;

49.1%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要嚴格保護自己的隱私;

48.2%的受訪者建議理智處事;

47.2%的受訪者建議及時求證陌生人提供的資訊;

41.9%的受訪者認為遇到欺詐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41.3%的受訪者指出交友謹慎很重要;

32.6%的受訪者建議服從校園管理,遵守校紀校規;

30.6%的受訪者建議家庭教育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4.1%的受訪者建議學校組織開展法制和安全防範教育活動。

若要改善大學生受騙的情況,申子姣認為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多方面支援。“北京師範大學在新生入學前會建新生群,老師會為新生普及一些防騙知識,同時告訴學生如果身陷騙局如何自救、如何維權。除此之外,整個社會要大力宣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樣的觀念,消除一些大學生貪小便宜的意識。”她還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加大對騙子的打擊力度,在受騙學生報警後多提供一些支援”。

對於避免大學生受騙,李聰認為,首先,大學生要樹立起安全意識,一旦遇到詐騙,也要及時和家長溝通,以免局面惡化。其次,家長不能因孩子進了大學就懈怠了對孩子的教育。另外,家長自身要提高安全意識,“很多詐騙案都是從家長入手的,利用家長關心則亂的心理,哄騙家長打錢”。

受訪者中,在校大學生占32.7%,非在校大學生占67.3%。高中、中專及以下學歷的占8.6%,大學、大專學歷的占84.6%,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占6.8%。

編輯:崔豔宇

圖片:來源於網路

53.4%受訪者建議受騙者增強與同學老師和家長的溝通

意識到自己被騙後的劉琳選擇“自認倒楣”,“很多大學生被騙後其實想維權,但找不到合適的管道。也有部分同學可能覺得被騙的金額不是很大,所以不想為此消耗太多精力”。

調查中,

65.4%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受騙後首先應該報警,

57.8%的受訪者建議保留證據,

57.0%的受訪者建議告訴輔導員或家長,

39.2%的受訪者認為要和朋友商量,

7.9%的受訪者覺得只能自認倒楣。

據申子姣介紹,大學新生在入學第一天陷入宿舍推銷等騙局的比例非常高,但是通常受騙金額不大,所以很多學生選擇自認倒楣。“一些學生在受騙比較嚴重後也會選擇自認倒楣。這不僅與大學生維權意識淡薄、維權知識匱乏和維權途徑少相關,還因為受騙大學生如果去維權,首先就得正視自己糊塗不清醒的一面,而這會傷害到有些人的自尊心”。

如何避免大學生上當受騙,

53.4%的受訪者建議增強與同學、老師及家長的溝通;

49.1%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要嚴格保護自己的隱私;

48.2%的受訪者建議理智處事;

47.2%的受訪者建議及時求證陌生人提供的資訊;

41.9%的受訪者認為遇到欺詐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41.3%的受訪者指出交友謹慎很重要;

32.6%的受訪者建議服從校園管理,遵守校紀校規;

30.6%的受訪者建議家庭教育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4.1%的受訪者建議學校組織開展法制和安全防範教育活動。

若要改善大學生受騙的情況,申子姣認為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多方面支援。“北京師範大學在新生入學前會建新生群,老師會為新生普及一些防騙知識,同時告訴學生如果身陷騙局如何自救、如何維權。除此之外,整個社會要大力宣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樣的觀念,消除一些大學生貪小便宜的意識。”她還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加大對騙子的打擊力度,在受騙學生報警後多提供一些支援”。

對於避免大學生受騙,李聰認為,首先,大學生要樹立起安全意識,一旦遇到詐騙,也要及時和家長溝通,以免局面惡化。其次,家長不能因孩子進了大學就懈怠了對孩子的教育。另外,家長自身要提高安全意識,“很多詐騙案都是從家長入手的,利用家長關心則亂的心理,哄騙家長打錢”。

受訪者中,在校大學生占32.7%,非在校大學生占67.3%。高中、中專及以下學歷的占8.6%,大學、大專學歷的占84.6%,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占6.8%。

編輯:崔豔宇

圖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