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慶有小學生淩晨5點起來補作業,你家孩子有“拖延症”嗎?

近日, 一則“孩子有‘拖延症’”的帖子引起重慶市某大型育兒論壇的熱議。 重慶時報記者調查後發現, 孩子作業拖延症的話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的“痛點”,

而千奇百怪的解決方式也通常是“治標不治本”。 那麼, 這個“病”究竟要怎麼治, 重慶時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為各位家長支招。

每天早上5點起來補作業

帖子中的重慶網友“GZLUMIN”寫到, 發現孩子有作業拖延症是在三年級以後, 而孩子現在六年級, 情況更加明顯, 有時連考試試卷都做不完, 家裡氣氛也是空前緊張。 “小升初呀, 人家孩子都在外面的好學校考這考那, 但我家的孩子每天家庭作業的完成都有困難。 我們強制規定每晚10點收本, 沒做完的孩子自己鬧鐘明早起床再寫, 開學兩周, 幾乎每天都在早上5點左右補作業, 心都是痛的, 還總是遲到。 ”

對此, 重慶時報記者還採訪了3位元孩子都在小學讀書的母親,

均表示對於“作業拖延”都有輕重不一的表現。 “我每週基本上都要為孩子作業做不完在朋友圈裡面吐槽。 ”蘇女士說, 她周圍的幾位媽媽都有共同的煩惱。 “有時我們都只能破罐子破摔了。 ”

家長:有的作業根本沒必要寫

重慶時報記者瞭解到, 現在有許多作業是要家長一起配合的, 比如跳繩、採集、聽寫、閱讀等, 各個門類的都有。 對此, 家住渝北的周燭在接受採訪時說, 他認為適當的體育運動是可以的, 但每天要家長陪孩子去跳繩, 還要簽字這個環節也沒有太大的必要性。 “每天孩子抄回來的作業都有一頁, 上面很多的戶外運動, 我總是挑著讓孩子做。 ”

“有的時候老師會佈置抄寫的作業, 我會讓孩子寫一點就算了, 沒必要寫那麼多。

”接受採訪的IT工程師王偉說, 他認為兒子一直在學書法, 沒必要還要花時間在每天的抄寫上, 所以這部分作業他甚至跟老師溝通後就不讓兒子做了。

專家:家長不能有“拖延症”

重慶市兒童教育專家盛紅表示, 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體會生活、學習中的甘苦, 留下與孩子在一起的點滴美好回憶。 因此, 陪寫作業也是有必要的。 那麼這就意味著, 家長們不要有“拖延症”。

很多家長是有拖延症的, 比如洗碗, 很多家長會拖到下一頓的時候, 才洗碗。 這種習慣, 如果孩子的分辨能力差, 會覺得家長的這種行為也是可取的。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 尤其是小孩子, 認為家長不會存在錯誤的。 所以爸爸媽媽的拖延症有可能是導致孩子拖延的“罪魁禍首”。

善用小鬧鐘治療“拖延症”

那麼, 又什麼辦法治療孩子的“拖延症”呢?盛紅表示, 善用小鬧鐘。 每天根據孩子的作業總量、做作業的效率, 估算出做作業需要的時間, 讓孩子在寫作業之前先上鬧鐘, 鬧鐘代替家長的催促。 同時, 孩子在自己定鬧鐘學習的過程中, 也能不斷體驗到成就感, 學習會更自覺。

把作業當成考試。 家長和孩子確定好“考試”的要求, 以及需要的時間, 如果按考試要求做完作業, 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一位家長曾這樣嘗試1個月, 孩子做作業的速度快了許多, 準確率也大大提高。

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生活中, 在孩子做事情前, 家長要和孩子約定一個時間, 並經常讓孩子估計一下,

自己剛做過的事情大概用了多少時間。 長此以往, 孩子的時間概念會越來越清晰。

重慶時報記者 姜念月 cqtimes178499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