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面從嚴治黨:書寫“趕考”新答卷

全面從嚴治黨:書寫“趕考”新答卷

——“牢記囑託, 奮進瀟湘”系列述評之五

7月5日, 湘陰縣嶺北鎮沙田垸柳林江巡防大堤上, 新黨員面對黨旗,

高舉右手, 莊嚴宣誓。 當天, 26名入黨積極分子獲批“火線入黨”。 他們持續堅守在抗洪搶險第一線, 出色地完成了抗洪搶險任務。 葉旭峰 攝

湖南日報記者 唐婷 孫敏堅 張斌

“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 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 把抓好党建作為最大的政績。 如果我們黨弱了、散了、垮了, 其他政績又有什麼意義呢?”

——習近平

歷史的峰迴路轉中, 總有一種精神貫穿歲月、一脈相承。

2017年, 秋日。 朝霞靜靜地暈染韶山沖。

100多年前, 一代偉人毛澤東從這裡出發, 背著行囊, 踏著曙色, 走向山外的世界, 最終走上風雲激蕩的革命道路, 帶領年輕的中國共產黨, 經磨歷劫, 苦難輝煌, 讓一個古老的國家獲得新生。

1949年3月23日,

西柏坡。 中共中央機關即將動身前往北平, 毛澤東大手一揮:“進京趕考去!”

馬蹄聲遠, 光輝影近。

2013年7月11日, 還是西柏坡。 站在九月會議舊址前, 神情凝重的習近平總書記, 再次提出“趕考”的問題:

“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 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

這是一次跨越歷史、面向未來的“趕考”。 這是一次勇於革新、永在路上的“趕考”。

就在這一年深秋,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 對三湘大地正在火熱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要求——

“自始至終要把中央要求全面準確理解好執行好, 確保改進作風不走樣、能持續、可延伸。 ”

而在此前的2011年, 習近平也曾來到湖南, 就加強党的建設作出重要指示——

“要以改革創新精神, 全面加強党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不斷開創湖南改革發展新局面。 ”

牢記囑託, 不辱使命。 湖南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 堅持党要管黨不鬆懈、從嚴治黨不放鬆, 不斷把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向縱深推進, 奮力在新“趕考”中交出優異答卷!

牢記責任, 推進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教育, 讓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 自覺按原則、按規矩辦事。 ” ——習近平

有些鏡頭, 永遠鐫刻在人們的記憶中。

2013年夏天, 湖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

從夏到秋, 以反“四風”為切入口, 滌作風之弊、祛行為之垢、立為民之制, 一場精神大洗禮、作風大錘煉, 在全省黨員幹部中迅速展開。

這年深秋, 天高雲闊, 大雁南飛。 習近平總書記輕車簡從來到湖南, 深入基層考察調研。

3天時間, 訪農村、看企業、進高校, 日夜兼程。 在一個個考察點, 總書記考的是發展業績, 察的是幹部作風。

湖南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家鄉, 這片紅色熱土深刻印證了黨和人民的魚水情深。 在桂東, “第一軍規”講述著軍魂的光榮與不朽;在汝城, “半床棉被”的故事流傳至今;在韶山, “一碗壽麵”寄託對偉人的綿綿思念……

1966年、1997年、2011年, 習近平曾三次到訪韶山, 感受偉人情懷。

“重溫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業績、崇高精神和道德風範,

深受教育。 ”在2011年春天的湖南之行中, 習近平深情地說, “今天我們對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最好的紀念, 就是繼承好、發揚好他們開創的偉大事業, 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在那次考察中, 習近平希望湖南以改革創新精神, 全面加強党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

2013年深秋的這次考察, 習近平總書記想得更遠、思得更多。 在全國範圍內,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一場滌蕩神州的改進作風大潮洪波湧起。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 關係人心向背, 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全黨必須警醒起來, 打掉橫亙在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無形的牆。 ”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揭示了這次活動的深遠意義。

3天的考察結束後,總書記與湖南黨政幹部座談,談扶貧、談發展、談創新,更談作風建設——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越往後,越要堅持標準、從嚴要求。如果整改措施沒有落實到末梢神經,群眾也不會認為活動取得了實效。”

“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教育,讓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自覺按原則、按規矩辦事。”

語重心長、寄望殷殷。湖南省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旗幟鮮明推進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以實際成效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肇始,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抓手,以正風反腐為動力,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湖南堅定不移反四風糾陋習,抓細抓常抓長作風建設,刹住了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刹住”的歪風。

在正風肅紀的鐵掃帚強力清掃下,“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鋪張”“舞臺上的奢華”“會所中的歪風”無所遁形,“領導就得前呼後擁”的特權意識式微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謬論破除了……黨紀黨風在熔爐中錘煉,新風新貌在淬煉中煥發。

“把抓好党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牢記習總書記指示,湖南擰緊管黨治黨“發條”,牽緊“兩個責任”的牛鼻子,將責任層層叫響、級級壓實,把從嚴治黨的要求傳導給每一個領導幹部、每一名共產黨員。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從嚴治黨必須抓住黨政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從“腦子”開始,解決好“總開關”問題。

中心組學習、領導幹部講黨課、專家輔導、座談交流;全員培訓、集中輪訓、專題培訓……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委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通過多種形式推動講話精神入心入腦,切實增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自覺。

2017年2月27日,懷揣著幾分不安,18位剛剛履新的省屬國企主要負責人走進會議室,接受集體談話。在會議室等待他們的,是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等領導同志,規格之高前所未有。

談話主題非常明確:剖析省屬國企党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為什麼現在國企改革這麼難推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組織的戰鬥力弱了!”在湖南國企改革進入涉險灘、過暗礁、闖激流的“深水區”時,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以談心談話會的形式為大家“提神醒腦、補鈣壯骨”,發出強烈信號:必須堅持党的領導、加強党的建設,鍛造國有企業的“根”和“魂”。

這樣的談心談話不止一次。在市州換屆的關鍵時刻,省委把全省14個市州委書記請來“交心交底”,要求大家始終繃緊換屆紀律這根弦;在脫貧攻堅的緊要關頭,省委、省政府召開貧困縣黨政正職談心談話會,把脫貧攻堅推向縱深……省委、省政府領導不是居高臨下擺架子,而是放下身段平等交流,既是在談工作、談責任、談從嚴治黨,又像是拉家常,形式新穎、收效顯著。在平等交流中面對面交心,於推心置腹中熔鑄“黨魂”,既凸顯了層層壓實黨建責任的堅決態度,又創新了黨建形式,收到良好效果。

省委常委會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省委書記杜家毫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常委們主動揭短亮醜。省委常委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組織生活會。從省、市,到縣、鄉、村,在無數個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現場,尖銳直率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讓人聞之一震。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猶如一塊塊“磨刀石”,磨出各級黨員幹部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

“一個村一年招待費幾萬元,怎麼監督的?”“村支書兩個月都不到村委會去一次,怎麼能履好職?”面對基層黨員代表的“步步緊逼”,臺上述職的縣委書記不禁紅臉出汗。這種真刀真槍的黨建述職評議會,被各級黨委書記們稱為年終“大考”。這樣的麻辣“大考”,年年都有,考出了責任、壓力和擔當。

2016年,又一個深秋。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推進的新征程。

湖南第一時間與中央精神對標,迅速出臺《中共湖南省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的意見》,這既是推動中央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湖南落地生根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省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的錚錚誓言。《意見》進一步完善了各級黨組織的監督制度,組織生活制度、黨內談話制度、幹部考察考核制度、述責述廉和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黨員領導幹部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制度……全面從嚴治党的制度基石進一步夯實。

制度的大旗立起來,問責的戒尺打下去。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九項規定”典型問題近萬起,處理1.39萬人。

“嚴”字當頭,從源頭上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催生政治清明的新氣象

“要大力整治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使用人風氣更加清朗,堅決糾正‘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象,以用人環境的風清氣正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習近平

2017年夏天,歷史罕見的暴雨洪水突如其來。通過新一輪換屆選舉上任的市縣鄉村幹部被推向抗洪“大考”。

面對管湧險情,長沙縣黃興鎮仙人市村黨支部書記劉兵毅然將自家的皮卡車推入水中;為救被困群眾,汨羅市三江鎮花橋村支書李大元光榮殉職;無懼激流漩渦,辰溪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謝開翰等10名黨員幹部,拼死登上孤洲,為洲上400多名群眾送去救援物資……半個多月驚心動魄的戰鬥,各級幹部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作答,贏得了這場“大考”。老百姓由衷“點贊”:“這樣的幹部,選得好!”

“選得好”,簡簡單單三個字,道出了老百姓對湖南這幾年選人用人的效果評價。

時間的指針回撥到2016年3月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暖意融融。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的審議,與代表們親切交流互動。

在對湖南提出“三個著力”的總體要求後,習近平總書記嚴肅談起換屆工作——

“今明兩年,全國省市縣鄉要陸續換屆,要深刻吸取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的教訓,以‘零容忍’的政治態度、規範嚴謹的法定程式、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嚴肅認真的紀律要求,堅決杜絕此類現象發生。”

此時的湖南,即將迎來全省市縣鄉同級領導班子首次同步換屆。總書記的諄諄告誡為湖南新一輪換屆嚴明了紀律,指明了方向。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鞭策和鼓勵為不竭動力、以“衡陽破壞選舉案”為警示教材,湖南把此輪換屆作為匡正選人用人風氣的一次集中檢驗,用換屆的風清氣正,證明了湖南共產黨人從嚴從實的政治底色。

堅決落實中央“九嚴禁”換屆紀律,對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發現一起、查實一起、處理一起、通報一起;堅持考察物件檔案“凡提必審”、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凡提必核”、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凡提必聽”、問題線索具體的信訪舉報“凡提必查”,堅決防止幹部“帶病”提名、提拔、上崗;64個巡迴督查組、專項督查組、現場督導組奔赴全省各地,開展12輪換屆風氣督查督導,從一頓飯、一包煙、一張假條等“芝麻小事”管起,將各級換屆工作全部置於換屆監督的全天候“探照燈”下……換屆工作推進到哪一步,監督就延伸到哪一步,紀律就跟進到哪一步。

在換屆考察的關鍵時期,衡山縣部分領導幹部違規聚餐,一個飯局11名幹部被處理;為了謀取兒子進入縣級領導班子的私利,會同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姚希亮指使人惡意散播兒子競爭對手的“黑材料”,5人涉案被查;常德市委原副秘書長、鼎城區委原書記劉定青在被確定為擬任副市長提名人選時,省紀委及時組織核查,將其拉下馬,避免了“帶病提拔”……

以鐵的紀律、鐵的擔當,湖南這一輪集中換屆贏得了幹部的擁護、群眾的讚譽——

“湖南歷史上紀律最嚴、風氣最正、人心最齊、效果最好的一次換屆。”

“這樣的換屆換出了好風氣、換出了好幹部、換出了好形象,也必將換來湖南更美好的明天!”

民心向背,在評價的迴響中清晰可見。根除賄選“陰霾”,湖南做到了!

“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他皆枝葉事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從嚴治黨,重在從嚴管理幹部”的重要論斷,就從嚴選拔、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幹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舉措。

聚焦突出問題,堅持重點突破,湖南開出選拔、管理、監督幹部的“嚴”字良藥。

“十個局長八個副,還有一個是常務。”在一些副職虛職超配的“重災區”,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2013年起,湖南在全國率先部署開展“三超兩亂”專項治理行動,對超編制限額進人、超職數超規格配備領導幹部、超範圍分設黨政職務、隨意按年齡劃線亂調整配備幹部、違反規定程式亂進人等問題重拳出擊、猛藥去屙。截至今年8月底,超配幹部的消化整改任務全部完成。

劃出不能觸碰的底線,也立起“用什麼人”的標準與導向。

“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語重心長的20個字,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期好幹部標準。

今年9月初,湖南一位普通處級幹部的提拔使用,吸引了許多關注的目光:“這位幹部的經歷,就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易學習的翻版!”

這名“易學習”式的幹部名叫侯明星,衡陽市農機局原局長,在正處級崗位上一待就是21年。今年上半年,侯明星“意外”當選衡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他直呼“想不到”。

看似“想不到”的“意外”背後,有著“不意外”的選人用人邏輯。畢業于農學專業的侯明星,一直沒有離開田埂埂。他任勞任怨、清正廉潔,為人老實、業績突出。在公開信息中,這位局長鮮有出席活動的報導,長年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指導農民生產,並把“互聯網+”、無人機等高科技產品推廣到農業生產中。

重用忠誠乾淨擔當的“老實”幹部,培養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扎實的年輕幹部,湖南的發展才有明天。

專題調研,摸清年輕幹部隊伍“家底”;補齊“短板”,在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孵化”幹部;引入活水,定向選拔儲備高端人才……湖南用一套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組合拳”,積蓄起長遠發展後勁。

出臺省管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流程,完善競爭性選拔工作制度,制定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的實施細則(試行)和加強幹部選拔任用紀實工作實施意見……湖南從制度上堵死違規的“前門”和“後門”,紮牢了選人用人監督的“制度籬笆”,樹立起“嚴管就是厚愛”的風向標。

握指成拳,無禁區零容忍,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贏得党心民心

“全黨同志在思想上一定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党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 ——習近平

2013年1月22日,北京,京西賓館。

“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總書記的講話就是動員令、命令書。堅決貫徹總書記指示,湖南雷厲風行。

省委以上率下,各級層層壓實,“打虎”“拍蠅”“獵狐”三管齊下,握指成拳聚力反腐主戰場,堅持“上不封頂、凡腐必反、除惡務盡”,重點查處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幹部,三類情況同時具備的是重中之重。

2013年3月28日,醴陵市委原書記蔣永清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成為黨的十八大後湖南被查處的第一個省管幹部。

馬勇、李億龍、覃曉光、肖地楚、謝清純、覃道雄、畢華、周符波、張湘濤……5年來,湖南先後立案審查廳級幹部219人,處級幹部2429人,移送司法機關2608人。其中,僅審查廳級領導幹部的數量,就是前5年的3倍。正風反腐下,一批“重量級”黨員幹部紛紛落馬。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相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近在眼前”嗡嗡亂飛的“蠅貪”感受更為真切。強力“打虎”的同時,湖南持續“拍蠅”,聚焦扶貧領域,實行精准監督,集中整治面向基層群眾的“雁過拔毛”式腐敗,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拓展。

“誰拿錢、誰就優先辦,誰拿錢多、誰就最快辦;誰不拿錢,誰就拖著辦。”今年8月,長沙市紀委在該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處一個觸目驚心的窩案。100多名工作人員收取辦事好處費,最多高達40余萬元。群眾通宵達旦排隊拿不到號,“黃牛黨”卻四處橫行叫賣。利劍出鞘,該中心6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00多人主動交代問題。經過強力整治,辦事作風得到改善。

花垣縣一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專案,從招投標一直到專案驗收,經過6層“拔毛”,專案資金落地僅三成,拔毛率竟高達68%,項目完成度不足23%。審計發現疑點後,湖南省紀委牽頭迅速查處,50餘人被嚴厲問責,被套取的國家資金如數追回。

有的“蠅貪”利慾薰心,有的“蟻腐”幾毛錢也不放過。桃江縣桃花江鎮財政所原副所長陳剛,在2萬余名農戶身上“拔毛”6萬餘次共77萬餘元,最少的一筆僅0.27元,次數之多、總額之大,全省罕見。

2016年以來,像陳剛這樣的“蠅貪蟻腐”,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處分了7397人,移送司法機關725人,追繳違紀資金5.21億元,退還群眾資金9331.53萬元。隨著“互聯網+監督”平臺的層層建立,一舉擊穿了“蠅貪蟻腐”們的“隱形馬甲”,斬斷了伸向民脂民膏的“黑手”。

從“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到中小學違規征訂教輔材料問題專項整治,到開展清理國家公職人員違規參與涉礦等經營性活動專項整治……一系列專項整治工作強力推進,湖南懲治腐敗持續“加壓”。

成績,不僅體現在各級紀委的通報案例和統計資料裡,更直接反映在群眾的感受和評價上。正風反腐,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回首過去5年,習近平總書記講得最多、最深刻的問題,就是全面從嚴治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義無反顧。

無數案例證明,黨員“破法”無不始于“破紀”。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多次提到“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狠抓執紀監督,養成紀律自覺,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的修訂,問責條例的出臺,管黨治黨的制度“籠子”更加科學、嚴密。

把黨紀黨規挺在前面,把嚴明紀律落實在日常,就是對黨員幹部的最大保護。湖南上下迅速行動,從改進作風“九項規定”,到狠刹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最嚴“限宴令”,再到對“慶功宴”“謝師宴”“升學宴”亮紅燈,再到禁止領導幹部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在金融活動中謀取私利的規定……一條條硬性規定,一項項剛性約束,架起了帶電的“高壓線”,為黨員幹部畫出了“紅線”、標出了“雷區”,實現了更好地管人管錢管事。

“利劍”高懸,震懾常在。湖南不斷加快政治巡視步伐和節奏,全面完成了十屆省委屆內巡視“全覆蓋”,又開啟了十一屆省委巡視“全覆蓋”的新征程。通過探索開展“機動式”巡視和市縣統籌、交叉式巡察,各級把“利劍”牢牢抓在手裡、直插到基層。

今年4月,省委首次探索對高新創投集團、現代投資公司2家省屬企業開展“機動式”巡視,發揮“小隊伍”“短平快”“遊動哨”優勢,突出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確保“更專更活更准”。黃明、宋偉傑等多名企業領導人應聲落馬,“機動式”巡視首戰告捷。

從巡視巡察全覆蓋,到派駐監督全覆蓋,對黨的肌體一次次“CT掃描”,擦亮一個個監督“探頭”,湖南各級正逐步形成黨內監督合力,實現不留死角、沒有空白。通過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效果進一步凸顯,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交代問題的人數不斷增長。

“趕考”未有窮期,全面從嚴治党永遠在路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講話中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党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党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湘江北去,百舸爭流。三湘大地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全面從嚴治党依然任重道遠。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湖南各級黨委在“趕考”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把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縱深,奮力書寫全面從嚴治黨的嶄新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揭示了這次活動的深遠意義。

3天的考察結束後,總書記與湖南黨政幹部座談,談扶貧、談發展、談創新,更談作風建設——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越往後,越要堅持標準、從嚴要求。如果整改措施沒有落實到末梢神經,群眾也不會認為活動取得了實效。”

“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教育,讓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自覺按原則、按規矩辦事。”

語重心長、寄望殷殷。湖南省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旗幟鮮明推進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以實際成效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肇始,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抓手,以正風反腐為動力,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湖南堅定不移反四風糾陋習,抓細抓常抓長作風建設,刹住了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刹住”的歪風。

在正風肅紀的鐵掃帚強力清掃下,“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鋪張”“舞臺上的奢華”“會所中的歪風”無所遁形,“領導就得前呼後擁”的特權意識式微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謬論破除了……黨紀黨風在熔爐中錘煉,新風新貌在淬煉中煥發。

“把抓好党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牢記習總書記指示,湖南擰緊管黨治黨“發條”,牽緊“兩個責任”的牛鼻子,將責任層層叫響、級級壓實,把從嚴治黨的要求傳導給每一個領導幹部、每一名共產黨員。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從嚴治黨必須抓住黨政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從“腦子”開始,解決好“總開關”問題。

中心組學習、領導幹部講黨課、專家輔導、座談交流;全員培訓、集中輪訓、專題培訓……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委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通過多種形式推動講話精神入心入腦,切實增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自覺。

2017年2月27日,懷揣著幾分不安,18位剛剛履新的省屬國企主要負責人走進會議室,接受集體談話。在會議室等待他們的,是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等領導同志,規格之高前所未有。

談話主題非常明確:剖析省屬國企党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為什麼現在國企改革這麼難推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組織的戰鬥力弱了!”在湖南國企改革進入涉險灘、過暗礁、闖激流的“深水區”時,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以談心談話會的形式為大家“提神醒腦、補鈣壯骨”,發出強烈信號:必須堅持党的領導、加強党的建設,鍛造國有企業的“根”和“魂”。

這樣的談心談話不止一次。在市州換屆的關鍵時刻,省委把全省14個市州委書記請來“交心交底”,要求大家始終繃緊換屆紀律這根弦;在脫貧攻堅的緊要關頭,省委、省政府召開貧困縣黨政正職談心談話會,把脫貧攻堅推向縱深……省委、省政府領導不是居高臨下擺架子,而是放下身段平等交流,既是在談工作、談責任、談從嚴治黨,又像是拉家常,形式新穎、收效顯著。在平等交流中面對面交心,於推心置腹中熔鑄“黨魂”,既凸顯了層層壓實黨建責任的堅決態度,又創新了黨建形式,收到良好效果。

省委常委會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省委書記杜家毫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常委們主動揭短亮醜。省委常委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組織生活會。從省、市,到縣、鄉、村,在無數個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現場,尖銳直率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讓人聞之一震。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猶如一塊塊“磨刀石”,磨出各級黨員幹部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

“一個村一年招待費幾萬元,怎麼監督的?”“村支書兩個月都不到村委會去一次,怎麼能履好職?”面對基層黨員代表的“步步緊逼”,臺上述職的縣委書記不禁紅臉出汗。這種真刀真槍的黨建述職評議會,被各級黨委書記們稱為年終“大考”。這樣的麻辣“大考”,年年都有,考出了責任、壓力和擔當。

2016年,又一個深秋。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推進的新征程。

湖南第一時間與中央精神對標,迅速出臺《中共湖南省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的意見》,這既是推動中央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湖南落地生根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省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的錚錚誓言。《意見》進一步完善了各級黨組織的監督制度,組織生活制度、黨內談話制度、幹部考察考核制度、述責述廉和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黨員領導幹部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制度……全面從嚴治党的制度基石進一步夯實。

制度的大旗立起來,問責的戒尺打下去。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九項規定”典型問題近萬起,處理1.39萬人。

“嚴”字當頭,從源頭上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催生政治清明的新氣象

“要大力整治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使用人風氣更加清朗,堅決糾正‘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象,以用人環境的風清氣正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習近平

2017年夏天,歷史罕見的暴雨洪水突如其來。通過新一輪換屆選舉上任的市縣鄉村幹部被推向抗洪“大考”。

面對管湧險情,長沙縣黃興鎮仙人市村黨支部書記劉兵毅然將自家的皮卡車推入水中;為救被困群眾,汨羅市三江鎮花橋村支書李大元光榮殉職;無懼激流漩渦,辰溪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謝開翰等10名黨員幹部,拼死登上孤洲,為洲上400多名群眾送去救援物資……半個多月驚心動魄的戰鬥,各級幹部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作答,贏得了這場“大考”。老百姓由衷“點贊”:“這樣的幹部,選得好!”

“選得好”,簡簡單單三個字,道出了老百姓對湖南這幾年選人用人的效果評價。

時間的指針回撥到2016年3月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暖意融融。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的審議,與代表們親切交流互動。

在對湖南提出“三個著力”的總體要求後,習近平總書記嚴肅談起換屆工作——

“今明兩年,全國省市縣鄉要陸續換屆,要深刻吸取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的教訓,以‘零容忍’的政治態度、規範嚴謹的法定程式、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嚴肅認真的紀律要求,堅決杜絕此類現象發生。”

此時的湖南,即將迎來全省市縣鄉同級領導班子首次同步換屆。總書記的諄諄告誡為湖南新一輪換屆嚴明了紀律,指明了方向。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鞭策和鼓勵為不竭動力、以“衡陽破壞選舉案”為警示教材,湖南把此輪換屆作為匡正選人用人風氣的一次集中檢驗,用換屆的風清氣正,證明了湖南共產黨人從嚴從實的政治底色。

堅決落實中央“九嚴禁”換屆紀律,對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發現一起、查實一起、處理一起、通報一起;堅持考察物件檔案“凡提必審”、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凡提必核”、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凡提必聽”、問題線索具體的信訪舉報“凡提必查”,堅決防止幹部“帶病”提名、提拔、上崗;64個巡迴督查組、專項督查組、現場督導組奔赴全省各地,開展12輪換屆風氣督查督導,從一頓飯、一包煙、一張假條等“芝麻小事”管起,將各級換屆工作全部置於換屆監督的全天候“探照燈”下……換屆工作推進到哪一步,監督就延伸到哪一步,紀律就跟進到哪一步。

在換屆考察的關鍵時期,衡山縣部分領導幹部違規聚餐,一個飯局11名幹部被處理;為了謀取兒子進入縣級領導班子的私利,會同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姚希亮指使人惡意散播兒子競爭對手的“黑材料”,5人涉案被查;常德市委原副秘書長、鼎城區委原書記劉定青在被確定為擬任副市長提名人選時,省紀委及時組織核查,將其拉下馬,避免了“帶病提拔”……

以鐵的紀律、鐵的擔當,湖南這一輪集中換屆贏得了幹部的擁護、群眾的讚譽——

“湖南歷史上紀律最嚴、風氣最正、人心最齊、效果最好的一次換屆。”

“這樣的換屆換出了好風氣、換出了好幹部、換出了好形象,也必將換來湖南更美好的明天!”

民心向背,在評價的迴響中清晰可見。根除賄選“陰霾”,湖南做到了!

“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他皆枝葉事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從嚴治黨,重在從嚴管理幹部”的重要論斷,就從嚴選拔、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幹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舉措。

聚焦突出問題,堅持重點突破,湖南開出選拔、管理、監督幹部的“嚴”字良藥。

“十個局長八個副,還有一個是常務。”在一些副職虛職超配的“重災區”,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2013年起,湖南在全國率先部署開展“三超兩亂”專項治理行動,對超編制限額進人、超職數超規格配備領導幹部、超範圍分設黨政職務、隨意按年齡劃線亂調整配備幹部、違反規定程式亂進人等問題重拳出擊、猛藥去屙。截至今年8月底,超配幹部的消化整改任務全部完成。

劃出不能觸碰的底線,也立起“用什麼人”的標準與導向。

“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語重心長的20個字,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期好幹部標準。

今年9月初,湖南一位普通處級幹部的提拔使用,吸引了許多關注的目光:“這位幹部的經歷,就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易學習的翻版!”

這名“易學習”式的幹部名叫侯明星,衡陽市農機局原局長,在正處級崗位上一待就是21年。今年上半年,侯明星“意外”當選衡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他直呼“想不到”。

看似“想不到”的“意外”背後,有著“不意外”的選人用人邏輯。畢業于農學專業的侯明星,一直沒有離開田埂埂。他任勞任怨、清正廉潔,為人老實、業績突出。在公開信息中,這位局長鮮有出席活動的報導,長年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指導農民生產,並把“互聯網+”、無人機等高科技產品推廣到農業生產中。

重用忠誠乾淨擔當的“老實”幹部,培養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扎實的年輕幹部,湖南的發展才有明天。

專題調研,摸清年輕幹部隊伍“家底”;補齊“短板”,在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孵化”幹部;引入活水,定向選拔儲備高端人才……湖南用一套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組合拳”,積蓄起長遠發展後勁。

出臺省管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流程,完善競爭性選拔工作制度,制定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的實施細則(試行)和加強幹部選拔任用紀實工作實施意見……湖南從制度上堵死違規的“前門”和“後門”,紮牢了選人用人監督的“制度籬笆”,樹立起“嚴管就是厚愛”的風向標。

握指成拳,無禁區零容忍,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贏得党心民心

“全黨同志在思想上一定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党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 ——習近平

2013年1月22日,北京,京西賓館。

“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總書記的講話就是動員令、命令書。堅決貫徹總書記指示,湖南雷厲風行。

省委以上率下,各級層層壓實,“打虎”“拍蠅”“獵狐”三管齊下,握指成拳聚力反腐主戰場,堅持“上不封頂、凡腐必反、除惡務盡”,重點查處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幹部,三類情況同時具備的是重中之重。

2013年3月28日,醴陵市委原書記蔣永清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成為黨的十八大後湖南被查處的第一個省管幹部。

馬勇、李億龍、覃曉光、肖地楚、謝清純、覃道雄、畢華、周符波、張湘濤……5年來,湖南先後立案審查廳級幹部219人,處級幹部2429人,移送司法機關2608人。其中,僅審查廳級領導幹部的數量,就是前5年的3倍。正風反腐下,一批“重量級”黨員幹部紛紛落馬。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相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近在眼前”嗡嗡亂飛的“蠅貪”感受更為真切。強力“打虎”的同時,湖南持續“拍蠅”,聚焦扶貧領域,實行精准監督,集中整治面向基層群眾的“雁過拔毛”式腐敗,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拓展。

“誰拿錢、誰就優先辦,誰拿錢多、誰就最快辦;誰不拿錢,誰就拖著辦。”今年8月,長沙市紀委在該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處一個觸目驚心的窩案。100多名工作人員收取辦事好處費,最多高達40余萬元。群眾通宵達旦排隊拿不到號,“黃牛黨”卻四處橫行叫賣。利劍出鞘,該中心6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00多人主動交代問題。經過強力整治,辦事作風得到改善。

花垣縣一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專案,從招投標一直到專案驗收,經過6層“拔毛”,專案資金落地僅三成,拔毛率竟高達68%,項目完成度不足23%。審計發現疑點後,湖南省紀委牽頭迅速查處,50餘人被嚴厲問責,被套取的國家資金如數追回。

有的“蠅貪”利慾薰心,有的“蟻腐”幾毛錢也不放過。桃江縣桃花江鎮財政所原副所長陳剛,在2萬余名農戶身上“拔毛”6萬餘次共77萬餘元,最少的一筆僅0.27元,次數之多、總額之大,全省罕見。

2016年以來,像陳剛這樣的“蠅貪蟻腐”,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處分了7397人,移送司法機關725人,追繳違紀資金5.21億元,退還群眾資金9331.53萬元。隨著“互聯網+監督”平臺的層層建立,一舉擊穿了“蠅貪蟻腐”們的“隱形馬甲”,斬斷了伸向民脂民膏的“黑手”。

從“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到中小學違規征訂教輔材料問題專項整治,到開展清理國家公職人員違規參與涉礦等經營性活動專項整治……一系列專項整治工作強力推進,湖南懲治腐敗持續“加壓”。

成績,不僅體現在各級紀委的通報案例和統計資料裡,更直接反映在群眾的感受和評價上。正風反腐,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回首過去5年,習近平總書記講得最多、最深刻的問題,就是全面從嚴治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義無反顧。

無數案例證明,黨員“破法”無不始于“破紀”。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多次提到“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狠抓執紀監督,養成紀律自覺,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的修訂,問責條例的出臺,管黨治黨的制度“籠子”更加科學、嚴密。

把黨紀黨規挺在前面,把嚴明紀律落實在日常,就是對黨員幹部的最大保護。湖南上下迅速行動,從改進作風“九項規定”,到狠刹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最嚴“限宴令”,再到對“慶功宴”“謝師宴”“升學宴”亮紅燈,再到禁止領導幹部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在金融活動中謀取私利的規定……一條條硬性規定,一項項剛性約束,架起了帶電的“高壓線”,為黨員幹部畫出了“紅線”、標出了“雷區”,實現了更好地管人管錢管事。

“利劍”高懸,震懾常在。湖南不斷加快政治巡視步伐和節奏,全面完成了十屆省委屆內巡視“全覆蓋”,又開啟了十一屆省委巡視“全覆蓋”的新征程。通過探索開展“機動式”巡視和市縣統籌、交叉式巡察,各級把“利劍”牢牢抓在手裡、直插到基層。

今年4月,省委首次探索對高新創投集團、現代投資公司2家省屬企業開展“機動式”巡視,發揮“小隊伍”“短平快”“遊動哨”優勢,突出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確保“更專更活更准”。黃明、宋偉傑等多名企業領導人應聲落馬,“機動式”巡視首戰告捷。

從巡視巡察全覆蓋,到派駐監督全覆蓋,對黨的肌體一次次“CT掃描”,擦亮一個個監督“探頭”,湖南各級正逐步形成黨內監督合力,實現不留死角、沒有空白。通過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效果進一步凸顯,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交代問題的人數不斷增長。

“趕考”未有窮期,全面從嚴治党永遠在路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講話中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党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党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湘江北去,百舸爭流。三湘大地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全面從嚴治党依然任重道遠。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湖南各級黨委在“趕考”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把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縱深,奮力書寫全面從嚴治黨的嶄新答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