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風清氣正好揚帆——阜南縣以改革為動力掀開反腐倡廉新篇章

2014年以來, 阜南縣抓住全省紀律檢查體制改革試點縣的契機, 積極推進各項試點工作, 構建了聚焦主業主責、監督執紀問責的新格局, 掀開了反腐倡廉建設的新篇章, 為阜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監督——通過組建鄉鎮工作室、設立縣直集中派駐組等, 建立起立體化、網格化監督體系, 形成一張全覆蓋的監督網路, 實現了監督“無縫對接”

“我們第一工作室主要負責對王店孜、新村、柴集、趙集、田集這5個鄉鎮黨委、政府進行監督,

重點圍繞監督檢查、信訪核查、紀律審查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阜南縣紀委監察局第一鄉鎮工作室主任張華向記者介紹說。

針對縣紀委對鄉鎮紀委壓力傳導不足、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違紀違法行為高居不下的問題, 2014年9月, 阜南縣紀委在保留28個鄉鎮紀委、監察室的前提下, 組建了6個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室, 人、財、物由縣紀委統一管理, 工作室負責對轄區鄉鎮紀委在業務上進行督促指導。

“這種新模式, 相當於將縣級紀委‘下沉’一級, 對鄉鎮黨委、政府的監督‘上提’一格, 使監督變得更加有力。 ”阜南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桑鍇說。

鄉鎮紀檢改革啟動後, 縣直單位的改革也逐步跟進。

2015年, 阜南縣紀委對分散在縣直各單位的紀檢監察人員實行了統管統配, 設立了10個集中派駐組和7個單獨派駐組, 實現了對67家縣直單位的監督全覆蓋。

與此同時, 阜南縣紀委機關也進行了改革。 2015年, 阜南縣紀委通過內部挖潛、盤活存量, 將紀檢監察室從2個增加到5個, 直接從事監督執紀問責人員由原來的20人增加為48人, 占機關總編制的91%以上;經3輪清理, 縣紀委監察局機關牽頭或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從270個精簡到11個, 實現了“輕裝上陣”。

“通過紀檢體制改革, 充實了各方紀檢力量, 為管好‘責任田’、把好廉政關提供了有力保障。 ”桑鍇說, 通過縣紀委職能室聯繫指導縣直集中派駐組、鄉鎮工作室履行監督職能, 鄉鎮工作室指導鄉鎮紀委發揮監督作用,

構建起立體化、網格化監督體系, 實現了監督“無縫對接”, 形成了一張全覆蓋的監督網路。

全縣紀檢監督體系完善以後, 阜南縣紀委又著力加強了系統內部黨風廉政建設和內控機制。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幫扶走訪、道德講堂等活動, 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幹部的能力和文明素養;制定和完善了《縣紀委常委會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實施辦法》、《紀委監察局班子成員和室、組負責人向縣紀委常委會述責述廉報告制度》等30余項制度規定, 規範權力運行, 織密自我監督的“制度網”;通過劃清“八小時”以外監督重點、“量身定做”約談計畫、開展廉政家訪、強化目標考核運用等, 鍛造了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隊伍。

執紀——創新執紀審查聯動協作機制, 將分散的力量聚指成拳, 實行兵團作戰, 快查快結, 構建上下貫通、橫向聯動的執紀審查協作新格局

2014年10月20日, 阜南縣田集鎮任廟村黨支部書記呂乃仁因為兒子結婚大操大辦被群眾舉報。 阜南縣紀委立即安排第一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室及時前去調查, 只用了3天時間,就查清了呂乃仁違規宴請61戶群眾並收取禮金10800元的事實,除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給予呂乃仁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外,還責令其退還了收取的群眾禮金。

2014年9月,群眾實名舉報阜南縣張寨鎮張寨村黨支部書記龔大慶有關經濟問題,阜南縣紀委檢查二室、鄉鎮紀檢監察工作三室和張寨鎮紀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對龔大慶有關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經過調查發現,龔大慶在張寨鎮計生服務站工作和兼任張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期間,利用危房改造、土地複墾、道路修建和殯葬改革等事項貪污、侵佔公款和集體資金金額52萬餘元,並於2015年元月4日移送司法機關。

“在2014年以前,全縣紀檢機關每年辦理100來個案件,但去年,我縣紀檢機關僅立案案件數量就達900多起。”桑鍇介紹說,究其原因,在於經過改革,打破了縣紀委機關各室、各派駐(出)機構和鄉鎮紀委的界限,將“點”連成“線”,將分散的力量聚指成拳,對疑難案件,迅速出擊,實行兵團作戰,快查快結,實現了全縣一盤棋,形成了上下貫通、橫向聯動的執紀審查協作新格局。

據悉,改革後,2016年阜南縣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1467件;初核1203件,同比增長46.5%;立案947件,同比增長52.3%,占全市執紀審查總量的近三分之一;紀律處分901人,其中科級幹部63人、移送司法機關33人,有效地減少了腐敗存量,遏制了腐敗增量。

同時,為規範紀檢機關監督執紀工作,阜南縣印發了《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制定流程圖、操作細則,積極探索執紀監督和執紀審查分離,鄉鎮工作室主要負責對片區紀委工作進行指導督促和執紀審查,鄉鎮紀委更側重于執紀監督方面。信訪件線索推行N選1交辦模式,整合執紀審查資源,打破執紀審查轄區界限,對輕微問題線索、干擾性較大的違紀問題線索、情況複雜、難度較大、嚴重違紀的問題線索,分別採取片區內協同查處、交叉辦案、提級查辦等方式進行辦理,有效防止“燈下黑”。

針對作風問題易反彈的難題,阜南縣紀委對發現的“四風”問題,特別是穿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玩起“障眼法”、打起“遊擊戰”等新問題,進行了堅決查處;開展了“八小”問題(湊小場、開小差、拉小派、耍小滑、傳小話、打小岔、占小利、擺小譜)專項整治,強化公開曝光力度,編制“八小”漫畫,走上街頭倡廉潔樹新風,引導黨員幹部認領問題,絕緣“八小”。2016年,阜南縣紀檢機關共組織開展作風建設明察暗訪279次,通報曝光52起,黨政紀處分137人,誡勉談話22人,通報批評73人,社會風氣為之一新。

問責——把貫徹落實《問責條例》作為監督檢查工作的重點,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讓問責內容、物件、事項、主體、程式、方式等制度化、程式化、常態化

“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有效落實中,涉及到問責的問題最難。”“改革不僅僅是人員的組合,更要有一番制度保障運行。”……在改革穩步推進的同時,阜南縣紀委又打出“三張牌”,通過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讓問責的力度進一步加大,讓用制度保障問責成為常態。先後處理了縣房產局“塌方式”腐敗問題等案件,對房產局黨組進行了改組。

用制度規範問責。結合阜南實際,及時制定出臺了《中共阜南縣紀委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實施辦法》,以更加嚴格的標準和紀律來規範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過程,按照管轄許可權及時移送存在五種情形的問責線索;規範執紀審查人員調查行為,要求對照《問責條例》及時移送存在五種情形的問責線索,通過建立有效、具體、可操作性強的制度,規範問責線索處置。同時要求紀檢監察幹部,敢於較真、敢於碰硬,使《問責條例》成為一把有威力的管黨治黨利器。

用制度推動問責。一方面加強案件統計分析,每月定期梳理分析全縣紀律審查工作資料,及時提出有效問責建議;另一方面把問責的責任分解落實到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同時分解到組織、宣傳等黨的工作部門。協助各級黨組織以及組織、宣傳等黨的工作部門,層層傳導壓力責任到具體部門、到崗、到人,在做深做細中落實責任要求,在抓嚴抓實中強化震懾效應。

用制度常態問責。通過完善問責制度機制,進一步加大問責力度,充分發揮問責的利劍作用。瞄準“關鍵少數”,聚焦突出問題,對黨員領導幹部在履職過程中存在的五種需要問責的問題線索,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準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發現一起、堅決糾正和查處一起,決不姑息。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堅決問責到底。同時及時通報曝光典型問責情況,使問責成為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落實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常備武器。

只用了3天時間,就查清了呂乃仁違規宴請61戶群眾並收取禮金10800元的事實,除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給予呂乃仁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外,還責令其退還了收取的群眾禮金。

2014年9月,群眾實名舉報阜南縣張寨鎮張寨村黨支部書記龔大慶有關經濟問題,阜南縣紀委檢查二室、鄉鎮紀檢監察工作三室和張寨鎮紀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對龔大慶有關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經過調查發現,龔大慶在張寨鎮計生服務站工作和兼任張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期間,利用危房改造、土地複墾、道路修建和殯葬改革等事項貪污、侵佔公款和集體資金金額52萬餘元,並於2015年元月4日移送司法機關。

“在2014年以前,全縣紀檢機關每年辦理100來個案件,但去年,我縣紀檢機關僅立案案件數量就達900多起。”桑鍇介紹說,究其原因,在於經過改革,打破了縣紀委機關各室、各派駐(出)機構和鄉鎮紀委的界限,將“點”連成“線”,將分散的力量聚指成拳,對疑難案件,迅速出擊,實行兵團作戰,快查快結,實現了全縣一盤棋,形成了上下貫通、橫向聯動的執紀審查協作新格局。

據悉,改革後,2016年阜南縣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1467件;初核1203件,同比增長46.5%;立案947件,同比增長52.3%,占全市執紀審查總量的近三分之一;紀律處分901人,其中科級幹部63人、移送司法機關33人,有效地減少了腐敗存量,遏制了腐敗增量。

同時,為規範紀檢機關監督執紀工作,阜南縣印發了《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制定流程圖、操作細則,積極探索執紀監督和執紀審查分離,鄉鎮工作室主要負責對片區紀委工作進行指導督促和執紀審查,鄉鎮紀委更側重于執紀監督方面。信訪件線索推行N選1交辦模式,整合執紀審查資源,打破執紀審查轄區界限,對輕微問題線索、干擾性較大的違紀問題線索、情況複雜、難度較大、嚴重違紀的問題線索,分別採取片區內協同查處、交叉辦案、提級查辦等方式進行辦理,有效防止“燈下黑”。

針對作風問題易反彈的難題,阜南縣紀委對發現的“四風”問題,特別是穿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玩起“障眼法”、打起“遊擊戰”等新問題,進行了堅決查處;開展了“八小”問題(湊小場、開小差、拉小派、耍小滑、傳小話、打小岔、占小利、擺小譜)專項整治,強化公開曝光力度,編制“八小”漫畫,走上街頭倡廉潔樹新風,引導黨員幹部認領問題,絕緣“八小”。2016年,阜南縣紀檢機關共組織開展作風建設明察暗訪279次,通報曝光52起,黨政紀處分137人,誡勉談話22人,通報批評73人,社會風氣為之一新。

問責——把貫徹落實《問責條例》作為監督檢查工作的重點,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讓問責內容、物件、事項、主體、程式、方式等制度化、程式化、常態化

“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有效落實中,涉及到問責的問題最難。”“改革不僅僅是人員的組合,更要有一番制度保障運行。”……在改革穩步推進的同時,阜南縣紀委又打出“三張牌”,通過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讓問責的力度進一步加大,讓用制度保障問責成為常態。先後處理了縣房產局“塌方式”腐敗問題等案件,對房產局黨組進行了改組。

用制度規範問責。結合阜南實際,及時制定出臺了《中共阜南縣紀委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實施辦法》,以更加嚴格的標準和紀律來規範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過程,按照管轄許可權及時移送存在五種情形的問責線索;規範執紀審查人員調查行為,要求對照《問責條例》及時移送存在五種情形的問責線索,通過建立有效、具體、可操作性強的制度,規範問責線索處置。同時要求紀檢監察幹部,敢於較真、敢於碰硬,使《問責條例》成為一把有威力的管黨治黨利器。

用制度推動問責。一方面加強案件統計分析,每月定期梳理分析全縣紀律審查工作資料,及時提出有效問責建議;另一方面把問責的責任分解落實到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同時分解到組織、宣傳等黨的工作部門。協助各級黨組織以及組織、宣傳等黨的工作部門,層層傳導壓力責任到具體部門、到崗、到人,在做深做細中落實責任要求,在抓嚴抓實中強化震懾效應。

用制度常態問責。通過完善問責制度機制,進一步加大問責力度,充分發揮問責的利劍作用。瞄準“關鍵少數”,聚焦突出問題,對黨員領導幹部在履職過程中存在的五種需要問責的問題線索,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準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發現一起、堅決糾正和查處一起,決不姑息。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堅決問責到底。同時及時通報曝光典型問責情況,使問責成為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落實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常備武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