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十九大時光·一線見聞|“立足崗位,為職工鼓與呼”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 在這金秋時節、歷史時刻, 本報記者奔赴各地基層一線, 走進街道社區、工礦企業、機場車站碼頭, 真情記錄人民的冀望期盼, 用心感受党心民心的交融共振, 悉心聆聽心聲伴奏的前進足音。 今起, 工人日報推出《十九大時光·一線見聞》專欄, 敬請垂注。

△10月11日, 鄧建軍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職工董事, 主要負責企業的技改、整合資源以及協同創新。

傳統的紡織行業, 勞動密集型企業居多。 眼下, 用工成本高、招工難成了行業的普遍問題。 鄧建軍想的不僅是這些, 他還要考慮如何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 考慮“機器換人”。

比如, 織物疵點檢測, 靠人眼識別, 勞動強度大, 效率也低。 鄧建軍正在與一家外企合作, 通過疵點檢測和自動評分系統, 用機器視覺替代人眼識別。

黑牡丹公司有12台整經機, 大量的筒子間隔一段時間甚至一小時就要更換,

勞動強度很大。 怎麼讓機器人裝筒?鄧建軍說, 他們正在與一家企業商談合作, 準備引進設備。

鄧建軍的想法是, 在勞動強度大的地方, 在重複性勞動的地方, 儘快實現用機器替代人工。

以《中國製造2025》為指引, 以工業化與資訊化深度融合為契機, 立足企業發展現狀, 鄧建軍主持推進智慧企業、智慧工廠建設, 圍繞牛仔產品的生產過程, 引進高端智慧化設備, 構建生產過程智慧化管控系統。

“當好黨代表, 必須立足崗位建言獻策。 ”鄧建軍同時還是省、市黨代表, 是名老資格的黨代表了。 每次參加黨代會, 收集基層意見建議, 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習慣。 除了在本公司通過企業工會向職工徵求意見, 他還向社會有關方面“抛磚引玉”。

常州市勞模協會監事長、紡織工會聯合會主席曹德法,

曾擔任黑牡丹公司的董事長, 是鄧建軍的老領導。 曹德法告訴記者, 一個多月前, 鄧建軍就向他提出, 希望聽取更多企業和職工的心聲。 “前些天, 我們開了個‘喜迎十九大, 向黨吐心聲’座談會, 鄧建軍在會上向常州的部分企業職工代表談了自己的幾點想法, 徵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 ”

鄧建軍說, 他考慮的主要是四方面話題, 包括創新、富民、職業教育、職工待遇。 “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 包括建設創新型企業、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還涉及國家發展戰略。 圍繞這些, 目前還存在哪些制約因素?如何改進?應該採取哪些措施?這都需要深入思考。 ”

“後面3個話題, 富民和提高職工待遇、提升職工職業素養關係密切。

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需要考慮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產業工人隊伍, 按照省裡提出的加減乘除法, 提高收入、減輕負擔, 釋放乘數效應, 破除制約束縛;需要強化職業教育, 針對職工實際情況, 通過‘互聯網+’形式, 讓職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獲取知識、提升技能……”說起這些, 鄧建軍滔滔不絕。

鄧建軍表示, 自己將立足崗位, 做好本職工作, 努力為職工鼓與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