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甲午戰爭前清政府多次電召劉銘傳,劉銘傳為何不願出山?

文/寂寞的紅酒

劉銘傳是晚清名臣, 臺灣首任巡撫, 著名的抗法英雄, 素有“淮軍第一悍將”之稱。 劉銘傳身經百戰、能文能武, 是李鴻章手下少有的將才。 甲午戰爭前, 清廷人才凋零, 能堪大用之人寥寥無幾。 由於朝鮮局勢緊張, 清政府匆忙備戰。 苦於朝中無人可用, 清政府通過李鴻章五次電邀劉銘傳出山, 但劉銘傳一一婉拒。 甲午戰爭爆發後, 戰事打的火熱, 劉銘傳仍然沒有奉詔前往抗日前線。 那麼劉銘傳為何不願意出山?

第一, 劉銘傳幾經起伏, 早已對清政府失望。 劉銘傳早年跟隨李鴻章, 憑藉戰功身居高位, 但幾次遭到革職, 令他對清政府非常不滿。 中法戰爭時, 劉銘傳臨危受命, 趕鴨子上架被派去守臺灣, 劉銘傳不負眾望, 守住了臺灣, 把法國人打的聞風喪膽。 由於劉銘傳在臺灣立下大功, 因此被任命為首任臺灣巡撫。 劉銘傳揚言要在臺灣大幹十年。

劉銘傳說幹就幹, 他在臺灣大辦實業和工廠, 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但因主張基隆煤礦民營等問題引發朝廷頑固派的不滿, 朝廷將劉銘傳革職留任。 劉銘傳憂憤交加, 心灰意冷, 辭官而去, 他對清政府已經徹底失望。

第二, 醇親王奕譞的病逝讓劉銘傳失去了靠山,

劉銘傳能在臺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靠的就是醇親王。 失去靠山的劉銘傳遭到了光緒和李鴻章的猜忌, 同時受到翁同龢等頑固派的打壓和排擠, 所以辭官歸鄉。 雖然朝廷幾次電召, 但劉銘傳自知出山對他來說已經毫無意義。 劉銘傳平太平天國, 進剿撚軍, 擊退法軍已經名流後世, 晚年如果攤上敗仗, 很可能晚節不保。 人越到晚年越重視名聲, 加上當時清政府已經腐爛不堪, 劉銘傳出山也未必能改變什麼, 所以才再三婉拒沒有出山。

第三, 清政府電請劉銘傳的時候, 劉銘傳已經身染重病, 風燭殘年, 很難再衝鋒陷陣、為國效力。 劉銘傳在職期間曾多次因身體原因向朝廷告假, 後來到了“左目已盲, 咫尺不辨人形”的程度, 劉銘傳沒有出山倒並不是待價而沽。 劉銘傳雖然沒有出山, 但他對戰事非常關注, 特別是對臺灣尤為關心。 他本就身體不好, 在聽到清政府割讓臺灣後憂憤交加, 不久吐血而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