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美軍嫂|第2期——你不曾看到的,是那軍裝後的堅守

你不曾看到的 是那軍裝後的堅守

■王寶寶

也許你愛那山嶽般的背影

也許你愛他的執著與無畏

愛他是火海怒濤中的蓋世英雄

愛他刻骨的忠誠和肩上的擔當

比起這些 我更愛

是你不曾看到的 那軍裝後的堅守

世間把讚美之詞留給英雄

她們卻無言的愛著英雄

在燦爛的年華里與他堅守

你獻身國防 我陪你終老

最美軍嫂:王春花

王春花

她是一個平凡的女性, 可當她成為一名軍嫂,

她就變得偉大, 她用自己的堅忍付出、默默奉獻表達著對丈夫的愛, 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 撐起了家裡的整片天。 國防是軍人的, 也是軍嫂的, 軍功章有軍人的一半, 也有軍嫂的一半!

最美軍嫂

王春花, 解放軍第91醫院呼吸消化科護士, 中部戰區陸軍某旅宣傳科科長王昌傑的愛人。 結婚以來, 她甘守寂寞不言苦, 積極關心、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

2007年, 本在上海市東人民醫院工作的她毅然放棄了優厚的待遇, 隨軍來到駐地, 相夫教子。 雖然不是兩地分居, 但丈夫王昌傑在機關工作, “白加黑、5加2”是經常的事, 王春花始終默默支持著丈夫, 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擔負起家庭的重擔。

2015年, 父親突發腦血栓, 需要馬上進行手術, 卻正值部隊駐訓演習, 她怕影響丈夫工作, 自己偷偷請假趕回老家照顧父親。 待父親病情穩定後, 她又把父母接到家裡, 獨自一人撫養孩子, 照顧老人。

直到部隊返回營區, 王昌傑才得知事情的始末, 每當談起這件事, 他都會動情的講:“這些年我在部隊, 沒有時間顧家, 家裡的大事小事都靠妻子一個人支撐, 她沒有絲毫抱怨, 默默地支援我的工作, 我虧欠她的太多了。 ”

作為軍嫂, 王春花總是默默地把家裡的一切都處理好, 不讓丈夫分心。 孩子生病, 哭著喊著要爸爸, 她也只是默默地哄著孩子, 默默地流著眼淚。

儘管獨自支撐家庭重擔, 但王春花並沒有放棄對自己事業的追求。 從上海市東人民醫院來到解放軍第91醫院後, 她發揮自己在護理方面的專長, 視病人如親人, 細緻照顧, 還多次收到感謝信。 作為一名護士, 她熱愛本職, 技術精湛, 在全院護理技術比武中獲得第一名。

最美軍嫂:王慧

王慧

在幼子經受病魔侵襲的日子裡,她一身擔當,用笑容驅散生活的陰霾,用母愛奏起感人的交響,用堅韌贏得滿滿的讚譽。她的心血付出撐起整個家,更換來丈夫建功軍營的安心。她就是中部戰區陸軍某旅技術保障連三級士官長葛磊妻子——王慧。

有愛就有希望用愛為獵鷹護航用愛為獵鷹護航

對於一個家庭,特別是對一位母親來講,孩子的降生無疑是最大的快樂和幸福。2010年12月,我和葛磊的女兒葛奕涵降生了,但因為分娩時缺氧,沒過多久就被確診為腦癱。得知這一消息,初為人父人母的激動心情蕩然無存,就像天塌下來一樣。我連續兩天徹夜無眠、不停流淚,好在葛磊足夠堅強,他抱著我堅定地說,“只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會有希望”。

從那時起,我們就踏上了帶女兒尋醫問診的漫漫長路。小奕涵半歲時,我帶她到鄭州兒童醫院治療,一住就是1年多,既要餵奶、換尿布,又要在多個治療室之間不停奔波。後來又轉到河南省中醫院進行穴位注射治療,半年裡,每兩天紮一次針,每次紮一二百針,向身體裡注射藥物,女兒疼得哇哇直哭,不停地亂動,每次都需要五六個人按住頭、手腳和身子。兩歲多的女兒受如此大的罪,我的心像刀割一樣,很自責也很愧疚,曾經一度瀕臨崩潰,甚至想帶著她一走了之。但靜下心來,又覺得孩子是無辜的,我沒有權力這麼做。葛磊總是鼓勵我“女兒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要堅強,要挺住”。

2013年6月,聽說重慶有一家智障兒童康復中心治療效果很好,跟葛磊商量後,我帶著女兒踏上了遠行的列車。不料,在火車上孩子突然發起了高燒,只能半夜中途下車,舉目無親我真的好害怕,好在有好心人幫助,住進了襄陽市穀城縣醫院。連續6天,女兒一直高燒不退。我守在病床旁邊一步也不敢離開,一刻也不敢放鬆。那幾天,我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獨自流淚,實在撐不住了,才給葛磊打了電話。得知情況後,旅首長特事特辦,立即便批准了他的假,讓葛磊第二天就趕到了我們母女身邊。那已經是葛磊在1年裡第3次遞交事假報告。

正常的小孩,一兩歲就可以喊爸爸媽媽,但奕涵到現在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弱。根據醫生的建議,我每天堅持和孩子說話,睡前給她講故事。起初,我講什麼故事她都不願意聽,在我懷裡又哭又鬧。直到有一次,我講到,“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紅眼睛,一個叫短尾巴”時,她非但不鬧,還睜大眼睛看著我。從那以後,每晚我都給她講《小兔子乖乖》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少則七八遍,多則20多遍,直到她安然入睡。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樣講故事,隨口問了她一句,兔媽媽有幾個孩子,她突然回答我說“3個”,而且好大聲,手還在比劃著。我頓時喜出望外,瞬間淚如泉湧,1000多個日日夜夜、坎坷求醫,千萬遍地重複同一個故事,就這兩個字讓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馬上拿起電話,撥通葛磊的號碼,電話兩端我們喜極而泣,那一夜我們都激動得無法入睡。現在雖然奕涵說話還不是那麼清晰,但在我和葛磊心中卻是最棒最美的。

葛磊時常對我說,組織照顧我們,首長關心我們,我沒有理由不幹好。當兵17年來,他一直勤奮敬業、積極上進,2014年參加原濟南軍區帶兵方法示教觀摩,被評為最佳課目,立了二等功,2015年又獲得原軍區精武標兵入圍獎,立了他軍旅生涯第5個三等功。我在江蘇省泗陽縣實驗初中教數學,在照顧好女兒的同時,也沒有耽誤工作。每天都是在女兒入睡後,加班備課、改作業。先後獲得市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縣班主任素質大賽特等獎,被泗陽縣評為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9次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

如今,5歲的女兒已經可以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拿著洗澡桶讓我給她洗澡,還可以說“我愛媽媽”。儘管和同齡的孩子相比,奕涵還有很大差距,但我和葛磊堅信有愛就有希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付出,就一定會創造愛的奇跡。

最美軍嫂:李慧琴

李慧琴

2010年,李慧琴與王國平步入婚姻的殿堂。她以自己是一名軍嫂為榮,一心支持丈夫的事業,處處嚴格要求自我,用行動譜寫了動人的擁軍之歌,用無私的奉獻詮釋了一個普通軍嫂的美滿幸福,用最美的心靈構築起一個美好家庭。

軍嫂的“青春必修課”

丈夫是領導眼中的好戰士,妻子是孝順體貼的賢內助。四級軍士長王國平的家庭,跟多數普通家庭一樣,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卻在點滴的平凡中演繹著一段段的不平凡。

步入婚姻殿堂六年來,王國平與妻子李慧琴雖然聚少離多,但卻恩愛如初。當別人問及李慧琴一個人累不累時,她都會微笑著說,“累並快樂著,因為我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成為軍嫂以來,她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一心支持丈夫的事業,用行動譜寫了動人的擁軍之歌,用無私的奉獻詮釋了一個普通軍嫂的美滿幸福,用最美的心靈構築起一個美好的家庭。

由於軍人工作性質的關係,丈夫王國平不能陪在身邊,家裡的大事小事全部落到李慧琴一個人身上。2012年初,父親被查出淋巴癌,連續住院四個月,動了兩次大手術。為了承擔昂貴的醫藥費,她拿出多年打工攢下的積蓄,每天除了上班時間都守在醫院……家庭的負擔讓她身心憔悴,過早地出現了白髮和皺紋,但她不曾抱怨半句。正是她的不辭勞苦,才使得丈夫始終如一的安心在部隊工作。

結婚六年以來,王國平和李慧琴夫妻倆始終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互相扶持著走過生活中的艱難歲月,也共同享受著生命中的燦爛美好,是愛讓兩人風雨兼程、攜手同行,未來也必將與愛同行、相伴相依。

最美軍嫂:李珂

李珂

十一載相親相伴,十一載默默守護,丈夫的航跡遍佈祖國大江南北,她的心也跟著飛過萬水千山。一條短信、一聲平安,承載的是滿滿的擔心與牽掛。她用愛與付出、用堅強與成功,支持著丈夫藍天翱翔。她就是中部戰區陸軍某團飛行員李偉的妻子——李珂。

用愛為獵鷹護航用愛為獵鷹護航用愛為獵鷹護航

2015年9月3日11時35分,當參加勝利日閱兵的直升機編隊威武地飛過天安門上空時,8歲的女兒興奮地從我懷裡跑到電視機前,指著飛機對我說:“媽媽快看!爸爸的飛機!”103天的等待與期盼、內心的激動與自豪,在那一刻都化作淚水,瞬間釋放。13分鐘後,我等來了李偉的短信:平安勿念!這是飛行員的“家規”,離地三分險,每次飛行落地,都要第一時間給家人報聲平安。11年來,李偉雷打不變的堅持著。

就在閱兵前一個月,我在北京參加兩周的培訓,夫妻同在首都,機會非常難得,自己也非常想念他,但考慮到閱兵馬上臨近,為了不影響他,每次通話我都瞞著他。8月16日,離開北京的前一天傍晚,我沒有如約收到李偉的平安短信,心裡就有點異樣,當時也沒多想,以為當天的任務可能還沒有結束。可到了晚飯後還是沒有收到短信,打電話也一直無人接聽,我緊張的心猛地一糾,腦子裡胡亂地猜測著各種可能。晚上11點半,在惶惶的等待中,李偉終於打來平安電話了。同在一座城,天天打電話,你不知道我來了,我就在你身邊——無聲勝有聲,是軍嫂和軍人之間特有的,也是最平常的愛的表達方式。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李偉所在飛行大隊奉命執行抗震救災任務,而我們7個月大的女兒,因感染肺炎正在住院,情況比較嚴重,我也正處在找工作的關鍵時刻,家裡真的很需要他。然而災情就是命令,軍人理當盡責,可面對病床上的女兒,他又割捨不下。看出了他的為難,我便說:“災區比我們更需要你,你放心地去吧!”他走後,女兒的肺炎多次反復,我隻身一人照顧,每天家裡醫院兩頭跑。中間自己還發高燒,嚴重時連看人都有重影,可也只能趁女兒睡著的間隙,在病床旁邊輸液邊陪著她。當看到別人都有家人陪伴照顧時,內心的委屈遠比病痛來得強烈。但是一想到正是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刻,自己的這點困難和災區人民的苦難相比,又能算得了什麼。結婚11年,我們聚少離多,去年李偉在外執行任務多達9個月。有人說,國家是軍嫂最大的“情敵”,我卻說,國家是軍嫂最大的“情人”,面對國家和軍隊的任務,我們永遠不能爭、不能怨,只能理解,然後站在他背後默默地支持。

丈夫崗位有為,我也不能掉隊。2005年結婚後,我放棄了安陽一中穩定的教師工作,考入河南師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來到新鄉跟他一起生活。2008年碩士畢業後,我以英語專業第二名的成績,被新鄉學院錄用,再次站上了三尺講臺。工作中,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被學院列為中青年骨幹,同時,作為優秀年輕講師,被選派到英國南安普頓索倫特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今年,我又考取了中國傳媒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工作8年來,我累計培養學生1200多名,先後2次獲得講課比賽優秀獎,輔導的學生2次獲得全國英語競賽一等獎。先後發表學術文章10餘篇,參與編寫教材2部,參與教育科研專案10余項,是單位的教學、科研骨幹,多次被學院表彰為“優秀教師”“文明教師”“優秀共產黨員”。

2015年9月7日下午3點,在圓滿完成勝利日閱兵任務後,陸航團組織閱兵機群再次以楔形編隊,飛越團隊上空,所有家屬受邀現場觀看,成為我們心中終生難忘的美好記憶。當他們順利落地,走下飛機,我帶著女兒捧著鮮花向李偉跑去,一家三口緊緊地抱在一起。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女兒說:“感到幸福的要飛上藍天了。”大家都知道軍嫂不容易,但我們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君若安好,家裡便是晴天;點滴感動,便能浪漫整個春天。

最美軍嫂:王慧

王慧

在幼子經受病魔侵襲的日子裡,她一身擔當,用笑容驅散生活的陰霾,用母愛奏起感人的交響,用堅韌贏得滿滿的讚譽。她的心血付出撐起整個家,更換來丈夫建功軍營的安心。她就是中部戰區陸軍某旅技術保障連三級士官長葛磊妻子——王慧。

有愛就有希望用愛為獵鷹護航用愛為獵鷹護航

對於一個家庭,特別是對一位母親來講,孩子的降生無疑是最大的快樂和幸福。2010年12月,我和葛磊的女兒葛奕涵降生了,但因為分娩時缺氧,沒過多久就被確診為腦癱。得知這一消息,初為人父人母的激動心情蕩然無存,就像天塌下來一樣。我連續兩天徹夜無眠、不停流淚,好在葛磊足夠堅強,他抱著我堅定地說,“只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會有希望”。

從那時起,我們就踏上了帶女兒尋醫問診的漫漫長路。小奕涵半歲時,我帶她到鄭州兒童醫院治療,一住就是1年多,既要餵奶、換尿布,又要在多個治療室之間不停奔波。後來又轉到河南省中醫院進行穴位注射治療,半年裡,每兩天紮一次針,每次紮一二百針,向身體裡注射藥物,女兒疼得哇哇直哭,不停地亂動,每次都需要五六個人按住頭、手腳和身子。兩歲多的女兒受如此大的罪,我的心像刀割一樣,很自責也很愧疚,曾經一度瀕臨崩潰,甚至想帶著她一走了之。但靜下心來,又覺得孩子是無辜的,我沒有權力這麼做。葛磊總是鼓勵我“女兒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要堅強,要挺住”。

2013年6月,聽說重慶有一家智障兒童康復中心治療效果很好,跟葛磊商量後,我帶著女兒踏上了遠行的列車。不料,在火車上孩子突然發起了高燒,只能半夜中途下車,舉目無親我真的好害怕,好在有好心人幫助,住進了襄陽市穀城縣醫院。連續6天,女兒一直高燒不退。我守在病床旁邊一步也不敢離開,一刻也不敢放鬆。那幾天,我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獨自流淚,實在撐不住了,才給葛磊打了電話。得知情況後,旅首長特事特辦,立即便批准了他的假,讓葛磊第二天就趕到了我們母女身邊。那已經是葛磊在1年裡第3次遞交事假報告。

正常的小孩,一兩歲就可以喊爸爸媽媽,但奕涵到現在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弱。根據醫生的建議,我每天堅持和孩子說話,睡前給她講故事。起初,我講什麼故事她都不願意聽,在我懷裡又哭又鬧。直到有一次,我講到,“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紅眼睛,一個叫短尾巴”時,她非但不鬧,還睜大眼睛看著我。從那以後,每晚我都給她講《小兔子乖乖》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少則七八遍,多則20多遍,直到她安然入睡。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樣講故事,隨口問了她一句,兔媽媽有幾個孩子,她突然回答我說“3個”,而且好大聲,手還在比劃著。我頓時喜出望外,瞬間淚如泉湧,1000多個日日夜夜、坎坷求醫,千萬遍地重複同一個故事,就這兩個字讓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馬上拿起電話,撥通葛磊的號碼,電話兩端我們喜極而泣,那一夜我們都激動得無法入睡。現在雖然奕涵說話還不是那麼清晰,但在我和葛磊心中卻是最棒最美的。

葛磊時常對我說,組織照顧我們,首長關心我們,我沒有理由不幹好。當兵17年來,他一直勤奮敬業、積極上進,2014年參加原濟南軍區帶兵方法示教觀摩,被評為最佳課目,立了二等功,2015年又獲得原軍區精武標兵入圍獎,立了他軍旅生涯第5個三等功。我在江蘇省泗陽縣實驗初中教數學,在照顧好女兒的同時,也沒有耽誤工作。每天都是在女兒入睡後,加班備課、改作業。先後獲得市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縣班主任素質大賽特等獎,被泗陽縣評為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9次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

如今,5歲的女兒已經可以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拿著洗澡桶讓我給她洗澡,還可以說“我愛媽媽”。儘管和同齡的孩子相比,奕涵還有很大差距,但我和葛磊堅信有愛就有希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付出,就一定會創造愛的奇跡。

最美軍嫂:李慧琴

李慧琴

2010年,李慧琴與王國平步入婚姻的殿堂。她以自己是一名軍嫂為榮,一心支持丈夫的事業,處處嚴格要求自我,用行動譜寫了動人的擁軍之歌,用無私的奉獻詮釋了一個普通軍嫂的美滿幸福,用最美的心靈構築起一個美好家庭。

軍嫂的“青春必修課”

丈夫是領導眼中的好戰士,妻子是孝順體貼的賢內助。四級軍士長王國平的家庭,跟多數普通家庭一樣,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卻在點滴的平凡中演繹著一段段的不平凡。

步入婚姻殿堂六年來,王國平與妻子李慧琴雖然聚少離多,但卻恩愛如初。當別人問及李慧琴一個人累不累時,她都會微笑著說,“累並快樂著,因為我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成為軍嫂以來,她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一心支持丈夫的事業,用行動譜寫了動人的擁軍之歌,用無私的奉獻詮釋了一個普通軍嫂的美滿幸福,用最美的心靈構築起一個美好的家庭。

由於軍人工作性質的關係,丈夫王國平不能陪在身邊,家裡的大事小事全部落到李慧琴一個人身上。2012年初,父親被查出淋巴癌,連續住院四個月,動了兩次大手術。為了承擔昂貴的醫藥費,她拿出多年打工攢下的積蓄,每天除了上班時間都守在醫院……家庭的負擔讓她身心憔悴,過早地出現了白髮和皺紋,但她不曾抱怨半句。正是她的不辭勞苦,才使得丈夫始終如一的安心在部隊工作。

結婚六年以來,王國平和李慧琴夫妻倆始終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互相扶持著走過生活中的艱難歲月,也共同享受著生命中的燦爛美好,是愛讓兩人風雨兼程、攜手同行,未來也必將與愛同行、相伴相依。

最美軍嫂:李珂

李珂

十一載相親相伴,十一載默默守護,丈夫的航跡遍佈祖國大江南北,她的心也跟著飛過萬水千山。一條短信、一聲平安,承載的是滿滿的擔心與牽掛。她用愛與付出、用堅強與成功,支持著丈夫藍天翱翔。她就是中部戰區陸軍某團飛行員李偉的妻子——李珂。

用愛為獵鷹護航用愛為獵鷹護航用愛為獵鷹護航

2015年9月3日11時35分,當參加勝利日閱兵的直升機編隊威武地飛過天安門上空時,8歲的女兒興奮地從我懷裡跑到電視機前,指著飛機對我說:“媽媽快看!爸爸的飛機!”103天的等待與期盼、內心的激動與自豪,在那一刻都化作淚水,瞬間釋放。13分鐘後,我等來了李偉的短信:平安勿念!這是飛行員的“家規”,離地三分險,每次飛行落地,都要第一時間給家人報聲平安。11年來,李偉雷打不變的堅持著。

就在閱兵前一個月,我在北京參加兩周的培訓,夫妻同在首都,機會非常難得,自己也非常想念他,但考慮到閱兵馬上臨近,為了不影響他,每次通話我都瞞著他。8月16日,離開北京的前一天傍晚,我沒有如約收到李偉的平安短信,心裡就有點異樣,當時也沒多想,以為當天的任務可能還沒有結束。可到了晚飯後還是沒有收到短信,打電話也一直無人接聽,我緊張的心猛地一糾,腦子裡胡亂地猜測著各種可能。晚上11點半,在惶惶的等待中,李偉終於打來平安電話了。同在一座城,天天打電話,你不知道我來了,我就在你身邊——無聲勝有聲,是軍嫂和軍人之間特有的,也是最平常的愛的表達方式。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李偉所在飛行大隊奉命執行抗震救災任務,而我們7個月大的女兒,因感染肺炎正在住院,情況比較嚴重,我也正處在找工作的關鍵時刻,家裡真的很需要他。然而災情就是命令,軍人理當盡責,可面對病床上的女兒,他又割捨不下。看出了他的為難,我便說:“災區比我們更需要你,你放心地去吧!”他走後,女兒的肺炎多次反復,我隻身一人照顧,每天家裡醫院兩頭跑。中間自己還發高燒,嚴重時連看人都有重影,可也只能趁女兒睡著的間隙,在病床旁邊輸液邊陪著她。當看到別人都有家人陪伴照顧時,內心的委屈遠比病痛來得強烈。但是一想到正是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刻,自己的這點困難和災區人民的苦難相比,又能算得了什麼。結婚11年,我們聚少離多,去年李偉在外執行任務多達9個月。有人說,國家是軍嫂最大的“情敵”,我卻說,國家是軍嫂最大的“情人”,面對國家和軍隊的任務,我們永遠不能爭、不能怨,只能理解,然後站在他背後默默地支持。

丈夫崗位有為,我也不能掉隊。2005年結婚後,我放棄了安陽一中穩定的教師工作,考入河南師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來到新鄉跟他一起生活。2008年碩士畢業後,我以英語專業第二名的成績,被新鄉學院錄用,再次站上了三尺講臺。工作中,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被學院列為中青年骨幹,同時,作為優秀年輕講師,被選派到英國南安普頓索倫特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今年,我又考取了中國傳媒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工作8年來,我累計培養學生1200多名,先後2次獲得講課比賽優秀獎,輔導的學生2次獲得全國英語競賽一等獎。先後發表學術文章10餘篇,參與編寫教材2部,參與教育科研專案10余項,是單位的教學、科研骨幹,多次被學院表彰為“優秀教師”“文明教師”“優秀共產黨員”。

2015年9月7日下午3點,在圓滿完成勝利日閱兵任務後,陸航團組織閱兵機群再次以楔形編隊,飛越團隊上空,所有家屬受邀現場觀看,成為我們心中終生難忘的美好記憶。當他們順利落地,走下飛機,我帶著女兒捧著鮮花向李偉跑去,一家三口緊緊地抱在一起。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女兒說:“感到幸福的要飛上藍天了。”大家都知道軍嫂不容易,但我們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君若安好,家裡便是晴天;點滴感動,便能浪漫整個春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