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貧困群眾分享更多產業發展紅利

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 是我省人民的期盼, 也是全省各級政府、各族人民共同為之奮鬥的目標。 近年來, 省農牧廳始終堅持把精准選擇扶貧主導產業、整合使用涉農資金、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產業持續發展作為產業精准扶貧的突破口, 千方百計增加農牧民收入。 2016年, 2.74萬戶、8.4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產業如期脫貧, 產業精准扶貧實現開門紅。

湟中縣共轉嘴村遼援蔬菜種植項目。

湟中縣規劃鎮王家山搬遷新村。

獺兔養殖基地。

湟中縣中藏藥材種植、育苗基地公告牌。 圖片均由省農牧廳提供

精准選擇特色產業把好產業精准扶貧“方向盤”

為 因 地 制 宜 選 准 選 好 特 色 增 收 產業, 構建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 省農牧廳與省扶貧局按照全國產業扶貧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農業部的專題部署, 組織召開了省特色產業精准扶貧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 討論確定了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特色林業、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業、傳統手工業、商貿流通業 6 大精准扶貧主導產業;調度收集了各縣及建檔立卡貧困村的產業發展主攻方向、建設規模、投資需求、帶動貧困戶情況,

指導各地確定了貧困村主導產業;匯總編制了省級產業精准扶貧規劃, 並由發改、財政、農牧、扶貧等 9 部門聯合下發, 為全省 1622 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量身定制了 1 至 2 個主導產業和發展專案。

圍繞構建“三區一帶”農牧業區域佈局, 推動農牧產業集群發展。 東部特色種養高效示範區, 重點發展雨養農業、高效節水農業、設施農業和規模養殖, 打造成全省“菜籃子”供應基地, 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環湖農牧交錯迴圈發展先行區, 重點發展特色果蔬、迴圈農牧業和生態畜牧業, 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畜產品供應基地, 草地生態畜牧業示範區;青南生態有機畜牧業保護發展區,

以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為載體, 以有機環境、有機養殖、有機畜產品加工貿易認證為基礎, 延長有機產品產業鏈, 創建有機畜產品知名品牌, 打造成全國重要的有機畜產品基地;沿黃冷水養殖適度開發帶, 加快改善現代漁業物質裝備條件, 提升養殖漁業制繁種水準, 加快打造沿黃現代漁業示範園區。

整合涉農項目資金 啟動產業精准扶貧“發動機”

為優化財政涉農資金供給機制, 做好“放、管、服”工作, 讓貧困縣有權力、有動力, 履行好扶貧主體責任, 支持實施精准扶貧、如期實現脫貧目標, 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 點 工 作 實 施 意 見》, 改 變 涉 農 資 金“撒胡椒麵”和“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現狀,集“零錢”為“整錢”,優化財政涉農資金配置。2016 年在全省 30 個縣開展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試點,支持試點縣以摘帽銷號為目標,以脫貧成效為導向,以扶貧規劃為引領,以重點扶貧專案為平臺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探索解決長期以來資金使用“碎片化”等問題,形成“多個管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口子放水”的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機制。農牧業發展資金分三批切塊到縣,切塊資金達到 23.66 億元,占年度農牧業發展資金的 86%。在總結試點經驗、完善制度機制的基礎上,今年將在全省所有貧困縣開展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工作。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架起產業精准扶貧“連心橋”

加快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充分發揮農牧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示範、帶動、組織作用,密切貧困群眾與現代農牧業生產、經營體系的利益聯結機制,轉變過去一家一戶的傳統農牧業生產方式。創新合作經營模式,引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通過折股份紅、合作經營、訂單生產、務工增收等方式,形成貧困群眾與新型經營主體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據初步統計,2016 年,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 1.68 萬人,參與產業扶貧的種養大戶達到 5.73 萬戶、各類合作社達到658 家、各類企業達到 108 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合法權益,賦予農牧民更多的財產權利,積極探索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增加農牧民財產性收入。率先在湟中縣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全縣 16 個鄉鎮 383 個村全面推進,292 個村制定了權能改革方案、清產核資方案和成員身份界定辦法,148 個村制定了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公益性資產管理辦法,10 萬農戶收益。

構建共贏格局 用好產業精准扶貧“加油站”

堅持農牧民持續增收與生態保護的有機統一,加快推進從農牧民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迴圈的轉變。繼續實施三江源二期、祁連山、退牧還草等重大生態工程,加強黑土灘治理和草原鼠蟲草害防治,完善畜牧業基礎設施,並向貧困地區傾斜安排。全面落實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禁牧補助標準由原來每年每畝 6 元提高到 7.5 元,草畜平衡由原來每年每畝 1.5元提高到 2.5 元,草原牧區年人均補獎資 金 達 到 3017 元 ,比 第 一 輪 增 收 583元,草原補獎資金成為牧民增收脫貧的重要管道。

加強生態扶貧,科學設置生態管護員崗位,在國家公園所屬四縣新增草原管護崗位 8623 個,新增管護崗位全部從貧困戶中聘用,人均年增收 2 萬元以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草原生態系統良性迴圈的機制逐步完善。

加快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圍繞草畜平衡和提質增效,推廣“四制”模式,推進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讓貧困牧民儘快受益、儘早脫貧、不再返貧。抽樣調查顯示,試驗區試點社中,平均 165 戶入社戶中貧困戶有 68 戶,貧困人口 220 人,有些地區如玉樹試點社平均 284 戶中貧困戶達到243 戶,這些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後普遍通過專案配股、勞力培訓就業等政策手段,與其他牧戶一起參與生產和分配,找到了尊嚴感、獲得感,享受到股權收益,走上產業脫貧道路。

探索定點扶貧模式 建好產業精准扶貧“試驗田”

省農牧廳把發展產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定點的 11 個村脫貧的重要方式,在規模經營、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股份制改造上加大扶持力度、狠抓落實,2016 年扶持資金達到 3294 萬元,11個村均建起了集體產業。

樂都區的 5 個村重點發展馬鈴薯產業,通過推廣新品種、提供新技術,引導適度規模經營,推動馬鈴薯提質增效。每個村組建了一個特色養殖合作社,以養殖帶動飼草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樂都區卡拉村在甘肅定西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引進建設了馬鈴薯全自動加工生產線,銷售收入實現了翻番,並將殘渣用於養豬,建成了地頭市場,形成了原地加工、廢渣再利用、糞汙還田的迴圈模式。都蘭、河南、囊謙縣的 6 個村重點發展生態畜牧業,通過股份制改造盤活草地、牛羊資源,並扶持建立市場服務體系,延長產業鏈,構建貧困群眾穩定增加機制。河南縣智厚茂、德日隆、荷日恒 3 個村完成全村草場、牛羊等資源登記,在部分戶實施了股份制改造試點示範,並在縣城建設了商鋪、賓館、修理廠、服裝廠等第三產業,推動了產業的融合發展,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的管道,3 個村 2016 年全部如期脫貧。

接 下 來 ,省 農 牧 廳 將 全 力 抓 好 產業精准扶貧規劃落實,用好草原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加大新型職業農牧民 培 育 力 度 ,完 善 利 益 聯 結 機 制 ,在特 色 產 業 促 脫 貧 、龍 頭 企 業 帶 脫 貧 、經 營 主 體 幫 脫 貧 、農 村 改 革 催 脫 貧 、科 技 指 導 助 脫 貧 等 方 面 力 爭 取 得 新的突破。

改 變 涉 農 資 金“撒胡椒麵”和“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現狀,集“零錢”為“整錢”,優化財政涉農資金配置。2016 年在全省 30 個縣開展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試點,支持試點縣以摘帽銷號為目標,以脫貧成效為導向,以扶貧規劃為引領,以重點扶貧專案為平臺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探索解決長期以來資金使用“碎片化”等問題,形成“多個管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口子放水”的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機制。農牧業發展資金分三批切塊到縣,切塊資金達到 23.66 億元,占年度農牧業發展資金的 86%。在總結試點經驗、完善制度機制的基礎上,今年將在全省所有貧困縣開展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工作。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架起產業精准扶貧“連心橋”

加快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充分發揮農牧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示範、帶動、組織作用,密切貧困群眾與現代農牧業生產、經營體系的利益聯結機制,轉變過去一家一戶的傳統農牧業生產方式。創新合作經營模式,引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通過折股份紅、合作經營、訂單生產、務工增收等方式,形成貧困群眾與新型經營主體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據初步統計,2016 年,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 1.68 萬人,參與產業扶貧的種養大戶達到 5.73 萬戶、各類合作社達到658 家、各類企業達到 108 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合法權益,賦予農牧民更多的財產權利,積極探索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增加農牧民財產性收入。率先在湟中縣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全縣 16 個鄉鎮 383 個村全面推進,292 個村制定了權能改革方案、清產核資方案和成員身份界定辦法,148 個村制定了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公益性資產管理辦法,10 萬農戶收益。

構建共贏格局 用好產業精准扶貧“加油站”

堅持農牧民持續增收與生態保護的有機統一,加快推進從農牧民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迴圈的轉變。繼續實施三江源二期、祁連山、退牧還草等重大生態工程,加強黑土灘治理和草原鼠蟲草害防治,完善畜牧業基礎設施,並向貧困地區傾斜安排。全面落實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禁牧補助標準由原來每年每畝 6 元提高到 7.5 元,草畜平衡由原來每年每畝 1.5元提高到 2.5 元,草原牧區年人均補獎資 金 達 到 3017 元 ,比 第 一 輪 增 收 583元,草原補獎資金成為牧民增收脫貧的重要管道。

加強生態扶貧,科學設置生態管護員崗位,在國家公園所屬四縣新增草原管護崗位 8623 個,新增管護崗位全部從貧困戶中聘用,人均年增收 2 萬元以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草原生態系統良性迴圈的機制逐步完善。

加快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圍繞草畜平衡和提質增效,推廣“四制”模式,推進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讓貧困牧民儘快受益、儘早脫貧、不再返貧。抽樣調查顯示,試驗區試點社中,平均 165 戶入社戶中貧困戶有 68 戶,貧困人口 220 人,有些地區如玉樹試點社平均 284 戶中貧困戶達到243 戶,這些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後普遍通過專案配股、勞力培訓就業等政策手段,與其他牧戶一起參與生產和分配,找到了尊嚴感、獲得感,享受到股權收益,走上產業脫貧道路。

探索定點扶貧模式 建好產業精准扶貧“試驗田”

省農牧廳把發展產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定點的 11 個村脫貧的重要方式,在規模經營、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股份制改造上加大扶持力度、狠抓落實,2016 年扶持資金達到 3294 萬元,11個村均建起了集體產業。

樂都區的 5 個村重點發展馬鈴薯產業,通過推廣新品種、提供新技術,引導適度規模經營,推動馬鈴薯提質增效。每個村組建了一個特色養殖合作社,以養殖帶動飼草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樂都區卡拉村在甘肅定西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引進建設了馬鈴薯全自動加工生產線,銷售收入實現了翻番,並將殘渣用於養豬,建成了地頭市場,形成了原地加工、廢渣再利用、糞汙還田的迴圈模式。都蘭、河南、囊謙縣的 6 個村重點發展生態畜牧業,通過股份制改造盤活草地、牛羊資源,並扶持建立市場服務體系,延長產業鏈,構建貧困群眾穩定增加機制。河南縣智厚茂、德日隆、荷日恒 3 個村完成全村草場、牛羊等資源登記,在部分戶實施了股份制改造試點示範,並在縣城建設了商鋪、賓館、修理廠、服裝廠等第三產業,推動了產業的融合發展,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的管道,3 個村 2016 年全部如期脫貧。

接 下 來 ,省 農 牧 廳 將 全 力 抓 好 產業精准扶貧規劃落實,用好草原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加大新型職業農牧民 培 育 力 度 ,完 善 利 益 聯 結 機 制 ,在特 色 產 業 促 脫 貧 、龍 頭 企 業 帶 脫 貧 、經 營 主 體 幫 脫 貧 、農 村 改 革 催 脫 貧 、科 技 指 導 助 脫 貧 等 方 面 力 爭 取 得 新的突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