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杭州城市大腦1.0發佈 將成亞運會時必須的基礎設施

一年前的雲棲大會上, “城市大腦”這一概念首次亮相, 它被定義為“杭州代表中國的城市為世界做一次探索”。 城市管理者可以從運行的角度來利用資料,

對城市的人、車進行有效分析。 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 城市大腦將成為城市新的基礎設施, 利用資料資源來解決問題。

在昨天的雲棲大會上, 城市大腦1.0正式發佈, 交出了用智慧治理城市的周年答卷。

目前, 城市大腦已覆蓋杭州主城區莫干山路區域等路面主幹道, 及南北城區的中河-上塘高架等快速路, 同時服務蕭山城區, 為杭州市逾900萬常住人口的快速出行提供即時分析和智慧調配。

城市大腦首先實現的是通過各類資料感知交通態勢進而優化信號燈配時。 目前, 已有128個信號燈路口由城市大腦掌管。

在杭州主城區, 城市大腦調控了24個莫干山路區域紅綠燈, 通行時間減少15.3%。 試點中河-上塘高架22公里道路,

出行時間平均節省4.6分鐘。

在蕭山, 104個路口信號燈配時無人調控, 範圍西至蕭然西路, 南至晨暉路, 東至通惠路, 北至蕭紹路, 此外還包括市心路、育東路、北山南路在內的5平方公里, 車輛通行速度提升15%, 平均節省時間3分鐘。

此外, 城市大腦融合高德、交警微波和視頻資料去感知交通事件, 包括擁堵、違停、事故等, 並觸發機制進行智慧處理。 在主城區, 城市大腦日均事件報警數達500次以上, 準確率達92%, 大大提高執法指向性。

蕭山區還創新實現了120救護車等特種車輛的優先調度, 事件報警、信號控制與交通勤務快速聯動, 提升應急事件處理效率。 一旦急救點接到電話, 城市大腦就會即時計算, 自動調配沿線信號燈配時,

為救護車定制一路綠燈的生命線。

據測算, 救護車到達現場的時間已縮短一半, 平均節省7分鐘。 以市心路-晨暉路到市心路-建設一路全長7公里路段為例, 救護車總計需要經過21個路口。 在最近一次出車中, 救護車節省時間高達14分鐘, 沒有遇到一個紅燈。

王堅給了一個小目標, 在2022年亞運會時的蕭山區, 城市大腦已經成為了城市必須的基礎設施。

(原標題《杭州城市大腦1.0正式發佈 將成為2022年亞運會時城市必須的基礎設施》, 原作者張玎。 編輯張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