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震為什麼不能預測?這回全都知道了!

撰文/卓然

科學顧問 / 陳會忠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10月刊

地震一直是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 其中, 關於地震能否被預測也一直是大家好奇的問題。 10月13日是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 地震這種自然災害為什麼不能預測, 地震預測的難點在哪吧!

圖片來源網路

地震預測為什麼難?地震預測難最重要的原因是地球的不可入性。 我們可以看到周圍的事物, 如藍天、白雲、太陽、月亮和星星等, 還可以利用火箭和衛星觀測遙遠的太空, 但是, 要進入地球內部就很難了。 目前, 人類最深的鑽探達到10000米, 採礦的礦井深幾千米, 而這只是地球半徑的幾百分之一和幾千分之一。 所以, 自古以來就有“上天容易入地難”的說法。

雖然人們現在還不能進入地球內部, 但是卻可以利用高新技術探測地球內部:地震產生的振動波穿透地球內部, 在傳播過程中把地球內部的資訊傳遞給設在地面的地震台,

地球科學家利用地震波的這一性質探測地球內部, 就像給地球做“CT”。 這種探測方法被稱作地球物理勘探。

目前, 地震學家正在利用這種方法探測地球的深部, 探索地震發生時地殼的狀態和變化,

從而進一步探索地震的成因。 2017年6月召開的全國地震科學大會提出的“透明地殼”計畫, 就是利用地球本身的震動和人工振動源的方法, 給地殼做“CT”, 讓地殼“透明”起來。

儘管世界各國的專家一直在探索地震成因和地震預測途徑, 但是地震發生的原因比地面上發生的自然現象更加複雜, 人們要想完全瞭解地球內部, 還有漫長的探索之路。

地震可以被預測嗎?

從科學上講, 地震預測探索途徑有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認識地震從孕育到發生的基本規律, 探明地震發生的機理, 動態探測地下特別是地殼內的結構和物性變化, 獲得像氣象預測所用雲圖一樣的“地下雲圖”, 對地震孕育發生過程做出準確識別。

第二個方向是尋找地震前出現並且和地震發生有明確關係的自然現象, 也就是所謂的地震前兆現象, 利用現代感測器密集觀測技術和大資料及人工智慧技術, 探尋和地震有關的現象, 尋找地球深部圈層活動在地區表面、大氣和外太空的反應和機理, 探索地震預測途徑。

能夠預測地震是地球科學家和地震學家的夢, 我們相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 隨著地震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不懈努力, 地球科學在地震預測上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圖片來源網路

地震不能預測, 我們該怎麼辦?面對不安定的地球, 我們必須增強災害意識,這樣才能在災害來臨時減少損失。面對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中國地震局在2015年發佈了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雖然根據現在的科學水準,還不能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但是有了這張圖,就能告訴我們中國的地震形勢,將來哪些地方地震會強些,發生地震的危險性大些,還能指導我們注意地震安全,做好防震減災的準備,建設牢固的住房,減輕地震災害的損失。

我們必須增強災害意識,這樣才能在災害來臨時減少損失。面對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中國地震局在2015年發佈了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雖然根據現在的科學水準,還不能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但是有了這張圖,就能告訴我們中國的地震形勢,將來哪些地方地震會強些,發生地震的危險性大些,還能指導我們注意地震安全,做好防震減災的準備,建設牢固的住房,減輕地震災害的損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