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攻“堅中之堅、難中之難”,北京深化助力脫貧攻堅

圖為會議現場

中國西藏網訊 在全國扶貧日即將到來之際, 10月11日, 北京市深化助力脫貧攻堅研討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 來自國務院扶貧辦、北京市各支援合作地區、前方指揮部、北京市各區縣有關部門領導,

中央黨校等專家學者, 部分企業和社會組織代表及部分重點新聞媒體約200人參加了會議。

助力脫貧攻堅, 北京義不容辭

消除貧困, 實現小康, 是中華民族千年的夢想, 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莊嚴承諾和使命擔當。

會議指出, 北京作為首都, 始終講政治、顧大局, 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把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視為一項光榮的政治任務、一項份內的職責、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 堅持首善標準, 發揮首都優勢, 發揚首創精神, 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務實高效推進各項工作。 此次會議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落實國務院東西部扶貧協作交流會、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 加快推進北京市支援合作地區脫貧攻堅, 助力其率先實現全面小康;旨在總結幫扶協作成功經驗做法, 探索精准扶貧新理念、新路徑, 分享好方法、好模式, 凝聚共識和力量, 聚焦項目、資金、資源, 明確各方責任, 形成合力, 提出新的扶貧規劃和年度行動計畫, 共同推動北京市支援合作工作聚焦小康、聚力扶貧, 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圖為國務院扶貧辦司長曲天軍講話

會議內容全面豐富:從政策學習到貫徹落實, 從理論研究到經驗總結

會議由北京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市支援合作辦)主任馬新明、巡視員王銀成主持, 並邀請國務院扶貧辦司長曲天軍就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辦法進行了講解, 中央黨校教授徐祥臨、中國鄉建院院長李昌平分別作《脫貧攻堅與農村發展內生動力》《農民增收的困境與辦法》的主旨發言。

北京市相關部門及企業代表就扶貧幫扶工作及典型事例做了介紹。 其中, 北京市教委、衛計委等部門在西藏、新疆開展“組團式”教育、醫療結對幫扶模式, 建立了遠端教育、遠端診療方式, 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優質公共資源, 受到了中央領導及當地群眾的充分肯定。 京東集團依託企業平臺優勢, 推出電商精准扶貧戰略, 累計幫扶1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 探索出一條有效的電商扶貧模式。 北京凱達恒業公司在內蒙古烏蘭察布投資8億元, 建立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 精准安排100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業, 和100戶建檔貧困戶簽訂收購協議, 簽訂幫扶100名貧困學生的資助協議等。

受援地領導、北京前指及掛職幹部領隊等也在會上介紹了本地積累的成功經驗。

如青海玉樹市平價糧油蔬菜配送及銷售供應專案, 安排了40名當地貧困人口就近就業, 惠及玉樹地區15萬人的日常生活。 新疆京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讓貧困農民變成產業工人。 和田地區洛浦縣“大戶帶動+貧困戶入股”合作社扶貧模式, 打造了一批脫貧示範戶, 示範帶動效果明顯。 和田市團結新村設施農業“嵌入式”發展, 解決1.5萬人的就業問題, 實現3萬人脫貧致富奔小康。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醫療健康精准扶貧工程”, 完成全縣6917名因病致貧困難群眾健康體檢工作, 搭建了貧困人口健康管理平臺, 形成了健康檔案動態維護管理機制。 這些精准扶貧的經驗和共識, 為助力受援地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基礎。

脫貧攻堅戰果豐盛:累計助推受援地170萬人脫貧

據悉,十八大以來,北京市持續加大投入,在“十三五”規劃投入213.5億元的基礎上,額外增加10多億元資金,説明深度貧困地區扶貧工作。在工作中突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把財政援助資金的80%以上向基層傾斜、向民生傾斜、向貧困地區傾斜,助推受援地170萬人脫貧。

圖為北京市支援合作辦主任馬新明做總結發言。

目前,北京市對口支援地區多是“老、少、邊、窮”地區,在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所涉及的78個縣和瀋陽市中,72個是國家級或省級貧困縣,貧困人口有近200萬。據馬新明介紹,北京市扶貧協作任務地區屬於國家考核範圍的共5個省區49個縣近200萬貧困人口,一是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務35個縣,包括河北省張家口、承德、保定地區的15個縣和內蒙古烏蘭察布、赤峰、通遼20個縣,二是對口支援地區的扶貧幫扶任務14個縣,包括西藏拉薩4個縣、新疆和田4個縣(兵團14師4個縣)、青海玉樹6個縣。這些地區多處於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實施特殊政策區域,是堅中之堅、難中之難的國家深度貧困地區。

北京市堅持把扶貧與扶智、扶志結合起來,充分調動當地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加大教育、醫療、科技、文化、智力等方面的幫扶力度,注重培育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帶動貧困地區人民群眾依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向各受援地選派了1442人次援建幹部和專業人才,深度參與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從更新思想觀念、創新思路舉措、組織專案開發,到鄉村治理、公共服務、農民脫貧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感恩回饋:血脈相連、情感相通,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在海拔4600米的青海紅土山埡口,藏族同胞用石頭繡出巨幅'感恩祖國、感謝北京'大字,由衷地表達藏族群眾內心的謝意。"馬新明在會上說,北京市助力受援地打贏脫貧攻堅也是一種感恩回饋。受援地對北京市的發展做出了無私的幫助和支持,西藏、新疆、青海、內蒙古的發展穩定事關國家安全統一和民族團結政治大局,也是生態安全和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儲備基地;內蒙古還是北京市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保障著北京40%以上的電力需求;南水北調中線湖北河南水源區每年向北京市輸送10多億立方米安全水,有效緩解了北京市水資源供需矛盾;河北省張家口、承德、保定地區為了保護北京的生態環境,關閉了大量污染企業,為非首都功能疏解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供給側改革與產業結構調整轉移過程中,在國家重大活動和重要會議期間,周邊各省市都不同程度地支持了北京的改革發展穩定,等等。可以說,北京與受援地血脈相連、情感相通,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特別是受援地為北京的水資源和能源供應、生態環境保護、農副產品供應、社會發展穩定等,做出了重大貢獻,北京市理所當然要幫助受援地打贏脫貧攻堅戰,回報受援地廣大人民群眾,實現共同繁榮發展、共同團結進步。(中國西藏網 圖、文/王茜)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為助力受援地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基礎。

脫貧攻堅戰果豐盛:累計助推受援地170萬人脫貧

據悉,十八大以來,北京市持續加大投入,在“十三五”規劃投入213.5億元的基礎上,額外增加10多億元資金,説明深度貧困地區扶貧工作。在工作中突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把財政援助資金的80%以上向基層傾斜、向民生傾斜、向貧困地區傾斜,助推受援地170萬人脫貧。

圖為北京市支援合作辦主任馬新明做總結發言。

目前,北京市對口支援地區多是“老、少、邊、窮”地區,在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所涉及的78個縣和瀋陽市中,72個是國家級或省級貧困縣,貧困人口有近200萬。據馬新明介紹,北京市扶貧協作任務地區屬於國家考核範圍的共5個省區49個縣近200萬貧困人口,一是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務35個縣,包括河北省張家口、承德、保定地區的15個縣和內蒙古烏蘭察布、赤峰、通遼20個縣,二是對口支援地區的扶貧幫扶任務14個縣,包括西藏拉薩4個縣、新疆和田4個縣(兵團14師4個縣)、青海玉樹6個縣。這些地區多處於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實施特殊政策區域,是堅中之堅、難中之難的國家深度貧困地區。

北京市堅持把扶貧與扶智、扶志結合起來,充分調動當地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加大教育、醫療、科技、文化、智力等方面的幫扶力度,注重培育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帶動貧困地區人民群眾依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向各受援地選派了1442人次援建幹部和專業人才,深度參與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從更新思想觀念、創新思路舉措、組織專案開發,到鄉村治理、公共服務、農民脫貧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感恩回饋:血脈相連、情感相通,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在海拔4600米的青海紅土山埡口,藏族同胞用石頭繡出巨幅'感恩祖國、感謝北京'大字,由衷地表達藏族群眾內心的謝意。"馬新明在會上說,北京市助力受援地打贏脫貧攻堅也是一種感恩回饋。受援地對北京市的發展做出了無私的幫助和支持,西藏、新疆、青海、內蒙古的發展穩定事關國家安全統一和民族團結政治大局,也是生態安全和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儲備基地;內蒙古還是北京市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保障著北京40%以上的電力需求;南水北調中線湖北河南水源區每年向北京市輸送10多億立方米安全水,有效緩解了北京市水資源供需矛盾;河北省張家口、承德、保定地區為了保護北京的生態環境,關閉了大量污染企業,為非首都功能疏解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供給側改革與產業結構調整轉移過程中,在國家重大活動和重要會議期間,周邊各省市都不同程度地支持了北京的改革發展穩定,等等。可以說,北京與受援地血脈相連、情感相通,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特別是受援地為北京的水資源和能源供應、生態環境保護、農副產品供應、社會發展穩定等,做出了重大貢獻,北京市理所當然要幫助受援地打贏脫貧攻堅戰,回報受援地廣大人民群眾,實現共同繁榮發展、共同團結進步。(中國西藏網 圖、文/王茜)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