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3年研發投入將超千億!阿裡巴巴的“達摩院” 是個什麼組織

在昨日杭州的雲棲大會上, 阿裡巴巴集團宣佈成立承載“NASA計畫”的實體組織——“達摩院”。

隨後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表達了對達摩院的願景:服務世界二十億人, 創造一億個工作崗位, 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平臺 。

同時馬雲提出:“達摩院一定也必須要超越英特爾, 必須超越微軟, 必須超越IBM, 因為我們生於二十一世紀, 我們是有機會後發優勢的。 ”

馬雲稱, 未來3年內, 阿裡巴巴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

“達摩院”學術諮詢委員會陣容空前強大, 首批公佈的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 其中包括人工智慧領域世界級泰斗Michael I. Jordan、“人類基因組計畫”領軍人物George M. Church。 作為最高學術諮詢機構, 學術委員會對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諮詢建議。

“達摩院”首批公佈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片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 涵蓋機器智慧、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作為最高學術諮詢機構, 學術委員會具有的前沿學術思維與阿裡巴巴的人才、技術、資料、平臺有機結合,

將為科技進步和人類未來生活帶來極大的想像力。

在阿裡巴巴“達摩院”公佈的前日, 還有十三位頂級科學家前往阿裡巴巴總部座談, 包括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院士、全球人臉識別技術“開拓者”和“探路者”湯曉鷗教授等。

姚期智院士表示:“一家公司要做長遠的科研非常不容易。 世界上很少有公司能夠做到。 阿裡巴巴能夠有此決心, 不只是做跟阿裡巴巴商業相關的東西, 非常高瞻遠矚。 ”

在雲棲大會上, 馬雲還表示以前阿裡巴巴是一家被認為技術最差的公司, 馬雲也坦承自己不懂技術, 但是阿裡巴巴是尊重技術的。 馬雲表示, 在這18年來, 阿裡巴巴從來沒有停止在技術的投入。

在馬雲看來, 在最開始的十年, 阿裡巴巴考慮最多的是活下去, 考慮盈利, 所以那時候阿裡巴巴不提研究院, 而在十年之後, 阿裡巴巴要有自己的思考。

馬雲說, 他希望阿裡巴巴有三樣東西可以傳承下去:一是達摩院, 二是湖畔大學, 三是阿裡巴巴的公益基金。

“有一天阿裡巴巴不在了, 這三樣就是我們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 ”

馬雲對達摩院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 必須活得比阿裡巴巴長久。 他說:有一天即使阿裡巴巴不在了, 希望“達摩院”還能繼續存在。 為了做到這一點, “達摩院”必須做到商業與科技、市場與研究的完美結合。

第二,達摩院至少要服務全世界20億人口,為1000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希望達摩研究院解決1億就業機會,即普惠共用、可持續發展以及快樂”。

第三,達摩院必須自己具備盈利的能力,“五年內,我們對達摩院投入會超過1000億。阿裡巴巴不指望靠它賺錢,但是它自己要去掙錢。當然掙錢是靠解決問題,我們有的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我對研究院定位的思考。”馬雲進一強調道。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阿裡巴巴」

第二,達摩院至少要服務全世界20億人口,為1000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希望達摩研究院解決1億就業機會,即普惠共用、可持續發展以及快樂”。

第三,達摩院必須自己具備盈利的能力,“五年內,我們對達摩院投入會超過1000億。阿裡巴巴不指望靠它賺錢,但是它自己要去掙錢。當然掙錢是靠解決問題,我們有的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我對研究院定位的思考。”馬雲進一強調道。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阿裡巴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