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觀理台」中國新實踐呼喚理論新概括

偉大的理論產生於偉大的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呼喚我們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 要在新的偉大鬥爭中贏得勝利, 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 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 不斷拓展理論新視野、作出理論新概括。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開闢了新時代

現實的實踐發展需要科學的指導, 科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也需要以現實實踐作為客觀基礎。 自18世紀60年代起, 在歐洲掀起了一場以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廠手工業的革命,

把資本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19世紀科學技術的新成果, 特別是細胞學說的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規律的發現以及進化論的新發展, 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從這個時代的特點和社會實際出發, 總結和昇華了無產階級在長期鬥爭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 形成了科學的世界觀和對現存社會進行革命改造的系統理論, 用以指導無產階級的解放鬥爭。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切優秀成果, 概括和總結了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論, 創立了唯物史觀,
為社會主義從空想轉變為科學提供了一條正確的思想路線;批判地繼承了古典經濟學派價值理論的合理成分, 創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價值理論, 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 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

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誌, 馬克思恩格斯精闢地概括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 向全世界宣告“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恩格斯晚年在總結馬克思的偉大功績時講, 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論貢獻就是發現唯物史觀和提出剩餘價值學說。 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了科學, 已經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

這兩個理論新概括是馬克思主義對人類思想寶庫的重要理論貢獻, 成為整個無產階級建設新世界的強大武器。

在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時代,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 時代孕育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又開闢了人類社會歷史新的時代。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我們党的優良傳統。 理論離不開實踐的檢驗, 實踐更離不開理論的概括和指導。

首先, 我們黨從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經過反復探索, 找到了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形成了毛澤東思想, 並把黨的這一最新理論成果書寫在了黨的旗幟上, 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理論飛躍。 毛澤東思想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種理論概括和昇華正確回答了中國革命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立國建國的政治思想基礎, 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淵源和理論先導, 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 其次, 我們黨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 總結出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 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 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取得勝利的歷史經驗並借鑒其他國家歷史經驗的基礎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逐步形成並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 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審時度勢、凝聚共識、解決問題的重要思想武器。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理論勇氣和政治遠見卓識, 提出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這一科學理論描繪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作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向世界貢獻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智慧。在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引下,黨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一科學理論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最新認識,既具有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特色,又是對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理論的新貢獻,既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黨在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也是我們党理論建設的重大成就。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新境界

理論新概括既要適時總結過去,更要不斷指引未來。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並沒有窮盡真理,而是不斷為尋求真理和發展真理開闢道路。毛澤東同志曾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向前發展,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能停滯不前。停止了,老是那麼一套,它就沒有生命了。但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是不能違背的,違背了就要犯錯誤。”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黨的十九大將確定新的行動綱領,回答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新的發展階段,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成功範例,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未來五年,我們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這個階段依然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但會呈現出許多新的不斷變化的特點。

在中國前所未有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的時候,更需要我們党以創新的科學理論來指導,更需要我們黨勇於和善於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推向前進,並且及時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成果化、系統化、集成化,以更好地肩負起與時俱進的歷史使命,用不斷發展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來指導我們“兩個一百年”的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實踐。應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使黨的理論和實踐始終走在時代和世界前列。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實踐的基礎上,必將出現理論新概括。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重任。

(作者系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這一科學理論描繪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作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向世界貢獻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智慧。在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引下,黨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一科學理論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最新認識,既具有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特色,又是對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理論的新貢獻,既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黨在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也是我們党理論建設的重大成就。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新境界

理論新概括既要適時總結過去,更要不斷指引未來。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並沒有窮盡真理,而是不斷為尋求真理和發展真理開闢道路。毛澤東同志曾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向前發展,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能停滯不前。停止了,老是那麼一套,它就沒有生命了。但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是不能違背的,違背了就要犯錯誤。”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黨的十九大將確定新的行動綱領,回答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新的發展階段,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成功範例,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未來五年,我們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這個階段依然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但會呈現出許多新的不斷變化的特點。

在中國前所未有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的時候,更需要我們党以創新的科學理論來指導,更需要我們黨勇於和善於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推向前進,並且及時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成果化、系統化、集成化,以更好地肩負起與時俱進的歷史使命,用不斷發展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來指導我們“兩個一百年”的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實踐。應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使黨的理論和實踐始終走在時代和世界前列。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實踐的基礎上,必將出現理論新概括。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重任。

(作者系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