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紮根基層26年的濱州司法所所長付建軍: 用智慧手環全天候監管矯正人員

付建軍是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杜店司法所所長。 他紮根基層26年, 足跡踏遍了轄區內的村居和社區, 用樸實的話語和無私的付出將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裡。 2014年, 被濱州市司法局評為“全市優秀司法所所長”。

杜店辦事處處於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腹地, 企業密集、社情複雜、糾紛頻發。 矛盾糾紛面前, 付建軍堅持調解這一首要原則, 靈活把握調解時機, 重視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雙贏, 把握好干預當事人的尺度, 防止強行調解、違法調解, 發揮了人民調解員的橋樑、紐帶作用, 解紛息事, 減少隔閡。

大馬村村民段某已八十多歲高齡, 因贍養問題與自己的四個兒子發生矛盾, 經他多次到段某的四個兒子家中做工作, 來回奔波數天,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最終解決了這場糾紛, 段某的四個兒子對段某的贍養問題達成了協定, 段某對此很滿意。

對社區服刑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做教育轉化工作難度大、風險大,但付建軍始終對他們不離不棄,著力做好教育轉化工作。

杜店辦事處涉及的兩類人員累計200余人, 他跑遍了每個人的家, 對其家庭情況、思想動態、行動趨向、個性特點瞭若指掌。

刑滿釋放人員任某,出獄後對現實社會和政府工作人員非常抵觸。 出獄後的一年多時間裡,付建軍帶領所裡工作人員每月到他家走訪, 基本上都會吃“閉門羹”。 但付建軍沒有氣餒,依然堅持走訪,經常從他家的門縫塞一些法律法規宣傳冊、就業資訊、黨的幫扶政策等。 終於有一天, 任某家的大門向司法所的人員打開了。 經過幫扶,任某現在在一家木材加工廠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轄區社區矯正人員的管控工作,

防止社區矯正人員再次犯罪, 付建軍不斷摸索創新監管模式, 在全市率先使用社區矯正智慧定位手環, 智慧定位手環與社區矯正手機定位監管系統相結合, 築成了一道堅固的“電子圍牆”。 有效加強了對重點人員的動態監管, 真正實現了全天候、無縫隙監管, 徹底解決了“人機分離”的難題, 確保了全部社區矯正人員在管在控。 截至目前, 杜店司法所保持了“零脫管、零漏管、零重新犯罪”的良好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