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聊城:保健品銷售方虛假宣傳花樣百出 老年人需警惕

齊魯網聊城3月13日訊近日, 聊城市消費者協會公佈2016年度八大消費投訴熱點。 投訴領域涉及網購、家用汽車、家用電器、保健品等八個方面。 其中, 網購、電動汽車、保健品等新興消費領域投訴呈增長勢頭。

據市消協統計, 2016年以來, 保健品方面有42件投訴案例, 總結推銷保健品誘騙消費者有如下特點:

(一)多管道撒網, 對老人“洗腦”。 一些保健品商家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網路等多種方式宣傳產品, 鋪天蓋地長時段滾動播出, 潛移默化地為老年消費者“洗腦”, 強化對保健商品的認知。 城區內的老年消費群體有一定經濟基礎,

對身體健康、享受完美晚年生活又有很高的期待, 容易被不良商家忽悠的花樣繁多的保健品概念、功效所迷惑, 最終上當受騙。

(二)高科技概念當幌子。 一些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長壽的心理, 宣傳和兜售保健品和保健器械, 經常用所謂的“高科技概念”做幌子, 大肆誇大保健品功效, 甚至說這些保健品可替代藥品, 誘使老年人以高價購買只具有普通保健作用的保健品。

(三)“話術”行銷一環扣一環。 一些專門向老年人兜售虛假藥品、保健品的機構, 在進行推銷和詐騙時通常都有一定的流程——先是在電視臺、廣播電臺播放廣告, 等消費者撥打客服熱線時, 接線員便介紹所謂的“專家”、“教授”, “專家”、“教授”, 再用另一個號碼與消費者溝通。

消費者以貨到付款的方式收到貨後, “專家”、“教授”就會再次來電開藥, 如果消費者在購買之後覺得貴了, “專家”、“教授”就會以“返還前款”為由繼續誘惑消費者消費。

(四)大打“親情牌”。 一些商家利用老人無子女陪伴在身邊, 渴望子女關愛的心理, 在推銷藥品的第一步就親熱地喊“爹”喊“媽”, 彌補了空巢老人的內心孤獨, 誘使老人輕信商家的謊言。 有些老人在推銷人員的親情攻勢下, 就算產品並不可信, 也不好拒絕對方的熱情, 最終購買了產品。

(五)小恩小惠當誘餌。 “贈藥”、“免費抽獎試用”、“名醫會診”、“免費體檢”、“免費旅遊”、“專家講座”等都是經營者慣用的手段, 甚至雇用“托”在一旁現身說法, 誘使老人上當受騙。 一些商家定期在星級酒店開科普講座,

還向老人發放小禮品, 宣傳產品功效, 或者在社區開設理療床免費體驗店, 對前來體檢的老人謊稱其身體出了狀況, 進而推銷產品。

2016年9月, 一位七十多歲的趙先生帶著他的老伴來到了市消協辦公室。 趙先生反映, 在聊城市某標誌性建築處舉行的一次老年人保健知識講座時, 頭一天免費贈送了一些保健品, 三天后, 講座結束時, 老人家被講座人員忽悠, 一下購買了四萬多元的保健品, 老人一點疑問也沒有, 直接就讓銷售人員幫忙通過銀行卡在銀行把錢取走了。

回到家後, 老人家向家人敘述了經過, 趙先生的家人拿過保健產品一看, 上面連基本的標注都沒有, 比如:產品的主要原(輔)料, 功效成分或標誌性成分及其含量,

保健作用和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 食用方法和適宜的食用量, 規格、保質期、貯藏方法和注意事項, 批准文號、衛生許可證文號、保健食品標誌等。 但在包裝盒的顯著位置卻標明, 即服即降血壓、降血糖等等。 家人馬上意識到老人家有可能上當受騙了。 而趙先生卻說, 並不是他一個購買了保健產品, 現場有二十多人均購買了價格不菲了保健產品。

趙先生和家人帶著四萬多元的保健品來到某標誌性建築時, 該處已人去院空, 趙先生立即拔打維權電話, 因為趙先生提供的企業名稱、產品產地是虛假的, 無法提供真實銷售商的聯繫方式, 也沒有明確的被投訴方, 市消協無法受理, 建議趙先生立即報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