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科普:三種主流的3D成像技術介紹(必收藏)

(1)結構光(Structured Light):結構光投射特定的光資訊到物體表面後, 由攝像頭採集。 根據物體造成的光信號的變化來計算物體的位置和深度等資訊, 進而復原整個三維空間。 代表公司有蘋果(收購最大的結構光技術公司PrimeSense)、微軟Kinect-1、英特爾RealSense、Google Project Tango等, 目前可見的其他創業公司幾乎都沿用此技術路線。

(2)TOF(Time Of Flight, 飛行時間):通過專有感測器, 捕捉近紅外光從發射到接收的飛行時間, 判斷物體距離。

(3)雙目測距(Stereo System):利用雙攝像頭拍攝物體, 再通過三角形原理計算物體距離。 代表公司LeapMotion。 代表公司微軟Kinect-2。

在國內, 單目結構光供應商有奧比中光科技、華捷艾米軟體,

雙目結構光方案有圖漾科技, TOF方案的有樂行天下科技。 此外, 有兩家上市公司也開始了內部研發專案。

微信公眾號:手機結構設計聯盟

在這三種技術當中, 哪種技術更適合智慧手機的應用呢?

微信公眾號:手機結構設計聯盟

由上圖可知, 三種技術當中只有雙目視覺不適合昏暗環境使用, 也就是說我們的智慧手機在夜間無法實現人臉識別解鎖, 首先就被排除了。

下面再來看看TOF技術和結構光技術。

TOF技術具有回應時間更快, 抗光照表現尚可, 深度資訊精確度高、識別距離遠等優勢, 但是其也有著解析度低、成本高、功耗高、模組太大的劣勢。

而結構光技術優勢則在於低光下表現良好, 解析度更高, 成本、功耗適中, 主要缺點是易受陽光影響, 識別距離短, 相應時間稍慢的缺點。

不過就應用于智慧手機上的人臉識別功能, 結構光技術應該是要比TOF技術更有優勢。 因為通過智慧手機的前置3D系統來進行面部識別這種應用場景本身識別的距離就很近, 所以不存在需要支援更遠的識別距離的問題。 另外結構光相比TOF技術, 短距離的精度更高, 也更適合用在手機前置攝像頭上。 而且其解析度、相應時間已經足以應對手機端面部識別的需求(採用TOF技術的Project Tango手機是後置3D系統, 其作用也不是主要用於面部識別)。

另外,

就兩種技術所產生的深度圖來看, TOF深度圖會存在多重反射產生的噪音、邊緣精細度過低、時域濾波導致滯後等問題。 而結構光的深度圖則只有邊界線清晰度略低的問題。 最後, 由於是用在智慧手機這樣的消費類移動設備上, 所以成本、功耗也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所以總的來說, 如果是手機前置3D面部識別系統, 結構光技術相比TOF技術更具優勢。 蘋果iPhone X的FaceID採用的便是結構光技術。

微信公眾號:手機結構設計聯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