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閉症患病率呈增長趨勢 請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日訊從2008年起, 每年的4月2日被定為“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 簡稱為“世界孤獨症日”。 今日,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川大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精神科瞭解到, 根據最新研究資料顯示, 自閉症的患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 自閉症患兒又被叫做“星星的孩子”, 因為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 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明天, 即將迎來第十個“世界孤獨症日”, 在此, 華西專家呼籲社會關注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患病率逐年增長 男性患病是女性4倍

什麼是自閉症?據川大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精神科黃頤教授介紹,

自閉症是一種起病於胚胎時期的大腦發育疾病, 患兒會有社交交流和社會互動障礙, 同時以刻板、固定的興趣愛好為表現。 一般來說, 患兒在2歲或者是2歲前被父母或者是老師發現。 症狀主要有不理睬人、沒有非言語的交流等。 上個世紀初, 自閉症就被人們發現。 根據美國最新研究資料顯示, 自閉症的患病率有上升趨勢。 同時, 男性患病是女性的4倍。

黃頤認為患病率的增高和幾個因素相關:環境污染、農藥、化肥的使用以及醫生、父母對自閉症的意識提高帶來的患兒就診率提高等。 而自閉症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 但研究發現, 和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都有關係。 有些患兒的父母並沒有發病,

但患兒攜帶了危險易感基因, 在環境的作用下, 就有可能會發病。 同時, 以往人們認為孩子患自閉症是因為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少造成的, 其實, 孩子的發育早在胚胎時期就出問題了, 只是在2歲左右才有所表現。

因此, 家長們應該注意觀察自己的孩子, 如果有以下三個症狀之一, 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孩子八九歲時都還不看父母的臉, 也沒有眼神的對視;孩子1歲左右, 還沒有非言語的交流和互動;孩子言語發育延遲, 1歲半或者是2歲時, 都還不會牙牙學語叫爸媽。 同時, 一旦孩子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 那麼就應該接受正規系統持續的治療。 “自閉症越早發現、越早干預越好, 通過訓練, 患兒的社交交流和社會互動能力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不懂交流是需要互動的 “來自星星的孩子”很孤獨

自閉症患兒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因為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很孤獨。 但這並不是他們不想和人交流互動, 而是因為他們有社交交流和社會互動障礙, 因此不會和人互動和交流。 黃頤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 目前, 人們對自閉症的認識越來越深入。 過去, 人們認為自閉症跟智力低下有關係, 如果智力低下再合併一些社交互動和社會交流的障礙, 可能就是自閉症。 然而, 國外研究表明, 有40%的自閉症患兒智力正常甚至是超常, 因此, 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會很好。 但是他們的社交交流和社會互動障礙使得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遇到困難。

“他們不懂交流是互動的, 不懂得他人的言下之意和言外之音。 ”黃頤說, 自閉症患兒在學校會聽不懂老師深層次的指令和教導, 從而導致屢次違規違紀。 同時跟朋友相處不深入, 缺乏深層次的交流, 從而交不到好朋友, 因此會變得很孤獨, 慢慢地就會感到適應不了學校生活, 在心裡也弄不明白為什麼大家不喜歡自己。 他們與人缺乏非言語的交流, 例如, 眼神、手勢、語氣等, 在和人交流時, 自閉症兒童是沒有這些的。 時間長了, 自閉症患者就會合並焦慮、抑鬱等症狀, 甚至, 他們連自己的這種不好的情緒也表達不出來, 非常孤獨。

據瞭解, 從2008年起, 每年的4月2日被定為世界孤獨症日。 聯合國鼓勵各國政府和相關組織在這一天舉行活動,

提高人們對自閉症的認識, 同時宣傳早期診斷和干預治療自閉症的重要意義。 黃頤呼籲, 在自閉症患病率呈增長趨勢的背景下, 社會各界應該加大對自閉症患兒的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