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倉飛來一隻“神鳥”,一查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

在我們這兒的一條河內, 飛來一隻大大的白鳥, 看上去有點像天鵝, 但嘴巴不像, 到底是啥鳥兒, 我們也搞不清楚, 還是第一次看到。

昨天下午3時許,

一位劉姓市民給小編發來了微信,

並附了一張手機拍攝的圖片,

圖片中的鳥兒因為太遠,

無法分清到底是“何方神聖”。

小編當即趕到位於沙溪鎮的

香塘集團百花生態園,

在園內東側一條較大的河塘水面上,

看到了這只正慢悠悠遊動的白色大鳥。

從拍攝下來經放大後的圖片上看到,

這只鳥的最大特點是嘴巴很長,

應該是一隻和天鵝大小、毛色差不多的

其它大型鳥類。

園內工作人員

這只鳥是大前天飛到這個河塘裡的, 當時大家也沒在意, 還以為是一隻白鵝遊到了這條河塘裡, 但仔細一看, 長長的嘴巴很是奇怪。 這只鳥飛來後, 就一直在河面上遊動, 有人來看時, 它就遊到對面遠遠地看著, 但遊動速度並不快, 有時好長時間就縮著頭在水面上“睡覺”, 不知是受了傷還是生了病。

帶著疑問,

小編來到市林業站,

諮詢了相關專業人士。

通過與拍攝圖片的比對,

以及通過QQ向“江蘇野保濕地保護群”的專家請教,

專家們認定該鳥為“卷羽鵜鶘”。

科普時間>>>

鵜鶘網路圖片

在中國林業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江蘇鳥類》一書中,鵜形目內找到了與這只鳥相同的圖片。鵜鶘為鵜形目鳥類,在我省共有4科6種,屬大、中型水鳥,嘴型多近圓錐形,頜下皮膚有的擴大為喉囊,善於捕魚,適宜在開闊的水域生活,棲息於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卷羽鵜鶘體長160到180釐米,于東北地區繁殖,冬季遷至福建、廣東沿海地區,我省沿海地區連雲港、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射陽境內有記錄,目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市林業站相關人士

卷羽鵜鶘在太倉尚為首次發現。目前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各種過境鳥類眾多,最近就有鷹、隼等珍奇鳥類被發現,保護環境、保護鳥類工作,顯得更為重要。百花生態園內發現的這只卷羽鵜鶘,估計是受傷或是生病而“掉隊”的,其它鳥也有類似的情況。

隨著我市生態環境的不斷向好,

常有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鳥類出現在太倉,

市民如果發現和捕捉到

這些珍禽或其它珍稀動物,

一是不去干擾,

二是就地放歸自然,

三是對於受傷嚴重的報送市林業站,

經專業人士救援後再視情放生,

大家一起為保護鳥類

和人類生存的家園而努力!

【太報全媒體記者:姚建平 文/圖】

【編輯:未來】

【廣告】理財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預期收益僅作參考

在中國林業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江蘇鳥類》一書中,鵜形目內找到了與這只鳥相同的圖片。鵜鶘為鵜形目鳥類,在我省共有4科6種,屬大、中型水鳥,嘴型多近圓錐形,頜下皮膚有的擴大為喉囊,善於捕魚,適宜在開闊的水域生活,棲息於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卷羽鵜鶘體長160到180釐米,于東北地區繁殖,冬季遷至福建、廣東沿海地區,我省沿海地區連雲港、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射陽境內有記錄,目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市林業站相關人士

卷羽鵜鶘在太倉尚為首次發現。目前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各種過境鳥類眾多,最近就有鷹、隼等珍奇鳥類被發現,保護環境、保護鳥類工作,顯得更為重要。百花生態園內發現的這只卷羽鵜鶘,估計是受傷或是生病而“掉隊”的,其它鳥也有類似的情況。

隨著我市生態環境的不斷向好,

常有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鳥類出現在太倉,

市民如果發現和捕捉到

這些珍禽或其它珍稀動物,

一是不去干擾,

二是就地放歸自然,

三是對於受傷嚴重的報送市林業站,

經專業人士救援後再視情放生,

大家一起為保護鳥類

和人類生存的家園而努力!

【太報全媒體記者:姚建平 文/圖】

【編輯:未來】

【廣告】理財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預期收益僅作參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