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用40多年把只有5000元的小廠做到年收1600億,如今身價1150億

在互聯網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 新媒體崛起, 相比於電視、報紙這些傳統媒體, 互聯網的傳播度和覆蓋度都要遠高於傳統媒體。 所以互聯網給了很多企業家曝光的機會, 畢竟一家企業的掌門人經常出來抛頭露面也是樹立品牌形象的好方法。 而在眾多企業家之中, 素有“鐵娘子”之稱的董明珠算是其中比較高調的一位。

董明珠大器晚成, 向來以雷厲風行著稱, 從1996年開始, 在她的管理下, 格力連續20年穩居中國空調第一位。 格力這些年來在空調乃至家電市場可謂是所向披靡, 但是它也並非一家獨大, 在中國市場上它還有個很強勁的競爭對手, 那就是美的, 美的當然不甘做一個“千年老二”, 一直在格力後面窮追不捨, 對格力空調的霸主地位覬覦已久。 而在過去近20年的時間裡, 美的的創始人何享健也成了董明珠最大的競爭對手。

雖然在最新的《胡潤百富榜》中,

何享健父子的財富高達1150億元, 超過網易創始人丁磊, 但是相比于董明珠的高調, 何享健則是低調至極, 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 然而他的創業故事卻也極為傳奇。

何享健1942年出生於廣東順德, 那時候窮苦人家的孩子基本上讀不上書, 何享健讀了個高小都算是高學歷了,

所以後來才有機會做公社幹部。

1968年, 26歲的何享健帶著23位村民, 集資5000元創辦了“北滘街道塑膠生產組”, 這在那個年代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定性為“走資派”, 所以在此後的十多年何享健一直是在政策的夾縫中艱難的生存著。 這些年也生產了各式各樣的產品, 像什麼玻璃瓶、玻璃蓋、發電機配件都有生產過, 但是沒有一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直到1980年, 何享健開始涉足家電製造業, 企業也改名“順德縣美的風扇廠”, 從此之後這家工廠的經營狀況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美的可以說是靠風扇起家, 但是做風扇慢慢變得無利可圖, 於是何享健做了一個做了一個對美的的發展有里程碑意義的決定,

那就是進軍空調行業。

空調並不是何享健所熟悉的行業, 做起來也不可能像風扇那麼得心應手。 但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再苦再累也要走下去, 何享健一邊派人去日本學習, 一邊在國內優化銷售管道, 很快美的空調便走上了正軌。

僅僅在一年之後, 美的就成為了順德縣十家超億元企業之一, 一時聲名鵲起。

到了上世紀90年代, 剛好又趕上了股改, 何享健不惜耗費大量時間四處遊說, 主動申請當試點, 在他的努力下, 美的從眾多強大的對手之中脫穎而出, 順利成為全國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鄉鎮企業, 並於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

此後的20餘年, 美的經歷過高峰, 也跌落過穀底, 甚至差點被其他企業合併, 好在在何享健反復思考後, 啟動了“事業部改制”, 一舉將美的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了出來。 此後美的便一直佔據空調市場第一陣營的位置。

按理說在中國像美的這樣企業一般都會發展成為家族企業,但是2012年何享健在退位之時卻沒有將美的交到家族成員手中,而是把它交給了一個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可見其管理智慧非國內一般企業家所能及。

如今美的的發展可謂是如日中天,2016年年營收近1600億元,大有與格力平分天下之勢。

按理說在中國像美的這樣企業一般都會發展成為家族企業,但是2012年何享健在退位之時卻沒有將美的交到家族成員手中,而是把它交給了一個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可見其管理智慧非國內一般企業家所能及。

如今美的的發展可謂是如日中天,2016年年營收近1600億元,大有與格力平分天下之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