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蕭山將新增26000戶以上拆遷戶,還將投入77億元建45所學校!未來還要做這些大事!

今天, 蕭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敏接受了FM89杭州之聲的專訪《 “喜迎十九大 民情問區長” 杭州市各區、縣(市)長大型系列訪談》, 向廣大市民介紹了蕭山的民生工作新的思路和舉措。

四項重點工作

實施大征遷

實施大征遷, 為群眾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城中村改造不僅能夠以最直接的方式改善群眾居住條件, 還能為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和民生改善騰出更多空間。 今年蕭山啟動了新一輪的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計畫, 目標在三年內改造城中村60個以上、征遷農戶2.6萬戶以上, 通過城中村改造改善廣大老百姓的居住條件。

建設大交通

建設大交通, 為群眾打造通達的出行環境。 今年, 蕭山全面打響了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12588”交通建設大會戰, “12588”指的是一個高鐵樞紐、兩條城市環線、五條軌道線路、八條城市快速路和八條框架性主幹路。

開展大整治

開展大整治, 為群眾打造優美的生態環境。 今年蕭山區啟動實施了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城市管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無違建”創建等一系列三年行動計畫, 效果顯著。 在治水方面, 蕭山以官河整治為突破口, 1至8月共清違建160多萬平方米。 全區河道水質明顯改善, 河道及沿岸環境得到較大改觀,

很多河道重現美麗的江南水鄉風景。 在治氣方面, 通過創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治理工業廢氣以及開展機動車尾氣、揚塵、餐飲油煙等大氣污染治理工作, 1至8月全區空氣優良天數達到183天, 優良率達77.2%, 較去年同期提升16個百分點。

深化大改革

深化大改革, 為群眾打造方便的辦事環境。 蕭山借勢“最多跑一次”改革, 找准便民服務領域的堵點和痛點, 努力破解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問題。 主要在三個“度”上做文章。 一是提高標準度。 蕭山確立了“一口說清、一單列清、一趟辦清”的標準化建設目標。 二是加快速度。 充分利用網上辦事, 積極促進便民服務“零上門”、複雜事項“少跑腿”。 三是提高便捷度。 在推進區級部門改革的基礎上, 我們又將改革延伸至鎮街和村社區, 目前已經下放了社保、市民卡、不動產登記、出入境等辦件頻率大、群眾關注度高的事項到鎮街平臺, 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鎮”的目標。

安置房建設

蕭山區區長:王敏

安置房建設既是城中村改造的重中之重,

也是難中之難。 今年安置房建設任務超過500萬平方米, 任務很重。

一是加快進度。 圍繞“當年啟動、當年簽約、當年騰房拆房、當年開工安置房”的目標, 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設速度, 希望能夠儘快圓拆遷群眾的安居夢。 目前已有戚家池等5個項目70萬平方米的安置房進入規劃審批階段、寧東等6個專案170萬平方米完成了總評方案設計。

二是創新模式。 打破區域界線, 集中建設安置房, 如在位於老城區的城廂街道實施打破村界、異地集中建造安置房的辦法。 在條件成熟的區塊, 如北幹、開發區等地, 在符合規劃、用地的前提下, 積極採用EPC建設模式建設安置房, 做到讓專業人幹專業事。

三是提高標準。 以對老百姓和城市未來負責的態度, 進一步提高安置房建設檔次和品質,確保安置房建設水準不低於周邊的商品房。同時謀劃好安置房物業管理問題,讓群眾真正住得舒心、住得放心。

小城鎮環境整治

蕭山區區長:王敏

小城鎮是城鄉一體化發展中“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的戰略節點,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我區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今年我們明確了6個鎮街的整治任務。具體包括了規劃設計引領、衛生鎮創建、“道亂占”治理、“車亂開”治理、“線亂拉”治理等九大專項行動。從目前的進展情況來看,還是很讓人振奮的。

一是表現在規劃引領有看點。我們結合各鎮街經濟、人文、歷史等實際,找准定位,彰顯特色,堅持“一鎮一規劃”、“一鎮一特色”、“一鎮一評審”,防止“千鎮一面”。

二是表現在“線亂拉”治理有亮點。小城鎮密密麻麻、盤根錯節的“空中蜘蛛網”不僅是視覺污染,更是很大的安全隱患。為此,我們明確了弱電治理的“三統一”政策,解決了弱電運行多頭管理的問題。目前,首批6個鎮街弱電土建部分已完成42公里約85%工程量,強電土建已完成5公里約20%的工程量。

三是表現在“道亂占”“車亂開”治理有特點。在省市首創城管“以鎮建隊”和公安“交治合一”的工作模式,實現了執法重心下移,解決了鎮街“有責無權”的困擾。

接下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潔淨小鎮、活力小鎮、風情小鎮、古韻小鎮,使小城鎮成為人們嚮往的更宜居、更美麗的幸福家園。

破解“就學難”

蕭山區區長:王敏

經過多年的努力,蕭山區已經形成每個鎮街擁有1所及以上初中、2所及以上小學、1所及以上公辦幼稚園的發展格局,但在市區融合、城市化進程加快、全面二孩等背景下,我們現有的教育資源還是無法完全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需求,需要加快補上這個民生短板。

蕭山區委、區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在本月初,我們召開了全區教育工作大會,提出要以一流狀態辦一流教育。

在硬體上,我們經過半年多的調研論證,根據“佈局科學合理、資源配置優化、建設適度超前”的原則,出臺了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在堅持本土與引進並重、公辦與民辦互補的基礎上,用三年時間投資超過77億元,建設45所學校(包括杭二中、學軍、崇文等蕭山分校在內),屆時將有效緩解孩子的“就學難”問題。

在軟體上,我們加快實施名校集團化發展戰略,通過“高校助推”、“引入名校”、“名校+民校”、“名校+新校”、“名校集團化”等多種辦學模式,“幫、帶、傳、教”,促進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資源分享、優勢互補,讓每一個孩子在家門口享受最優質的教育。

治水新舉措?

蕭山區區長:王敏

一方面,我們要在鞏固剿劣成果、持續提升河道水質下功夫。生態問題歸根到底是當地的建築形態、產業業態出了問題。為此,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深入落實河長制,持續推進沿河拆違、截汙納管、河道清障等工作,繼續實施“清水入城”計畫(在錢江樞紐等引水樞紐的作用下,目前全區日引水量將近300萬立方米,相當於每天有七分之一個湘湖的清水注入我區的各個水體之中,每年都有數億立方的江水流入內河河網),確保湖水、河水“清起來”、“動起來”。

另一方面,我們治水的目標不僅僅是單純的剿劣,更是為了還水於民、造福於民。在官河,我們計畫投資30億元,打造“運河水鄉”,通過兩三年時間實施官河綜合保護工程,通過水環境治理,引進高端製造業、資訊產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根據規劃設計,官河沿岸的古海塘文化公園、張夏行宮、化纖紡織陳列館、老東嶽廟、衙前老街等10余處景點有望串聯成線,構築一條“古運河旅遊休閒帶”。

美麗湘湖

蕭山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永恆的事業

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

蕭山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據蕭山發佈、杭州之聲)

你可能喜歡

領導說了

一個

小編工資漲3毛!

進一步提高安置房建設檔次和品質,確保安置房建設水準不低於周邊的商品房。同時謀劃好安置房物業管理問題,讓群眾真正住得舒心、住得放心。

小城鎮環境整治

蕭山區區長:王敏

小城鎮是城鄉一體化發展中“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的戰略節點,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我區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今年我們明確了6個鎮街的整治任務。具體包括了規劃設計引領、衛生鎮創建、“道亂占”治理、“車亂開”治理、“線亂拉”治理等九大專項行動。從目前的進展情況來看,還是很讓人振奮的。

一是表現在規劃引領有看點。我們結合各鎮街經濟、人文、歷史等實際,找准定位,彰顯特色,堅持“一鎮一規劃”、“一鎮一特色”、“一鎮一評審”,防止“千鎮一面”。

二是表現在“線亂拉”治理有亮點。小城鎮密密麻麻、盤根錯節的“空中蜘蛛網”不僅是視覺污染,更是很大的安全隱患。為此,我們明確了弱電治理的“三統一”政策,解決了弱電運行多頭管理的問題。目前,首批6個鎮街弱電土建部分已完成42公里約85%工程量,強電土建已完成5公里約20%的工程量。

三是表現在“道亂占”“車亂開”治理有特點。在省市首創城管“以鎮建隊”和公安“交治合一”的工作模式,實現了執法重心下移,解決了鎮街“有責無權”的困擾。

接下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潔淨小鎮、活力小鎮、風情小鎮、古韻小鎮,使小城鎮成為人們嚮往的更宜居、更美麗的幸福家園。

破解“就學難”

蕭山區區長:王敏

經過多年的努力,蕭山區已經形成每個鎮街擁有1所及以上初中、2所及以上小學、1所及以上公辦幼稚園的發展格局,但在市區融合、城市化進程加快、全面二孩等背景下,我們現有的教育資源還是無法完全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需求,需要加快補上這個民生短板。

蕭山區委、區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在本月初,我們召開了全區教育工作大會,提出要以一流狀態辦一流教育。

在硬體上,我們經過半年多的調研論證,根據“佈局科學合理、資源配置優化、建設適度超前”的原則,出臺了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在堅持本土與引進並重、公辦與民辦互補的基礎上,用三年時間投資超過77億元,建設45所學校(包括杭二中、學軍、崇文等蕭山分校在內),屆時將有效緩解孩子的“就學難”問題。

在軟體上,我們加快實施名校集團化發展戰略,通過“高校助推”、“引入名校”、“名校+民校”、“名校+新校”、“名校集團化”等多種辦學模式,“幫、帶、傳、教”,促進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資源分享、優勢互補,讓每一個孩子在家門口享受最優質的教育。

治水新舉措?

蕭山區區長:王敏

一方面,我們要在鞏固剿劣成果、持續提升河道水質下功夫。生態問題歸根到底是當地的建築形態、產業業態出了問題。為此,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深入落實河長制,持續推進沿河拆違、截汙納管、河道清障等工作,繼續實施“清水入城”計畫(在錢江樞紐等引水樞紐的作用下,目前全區日引水量將近300萬立方米,相當於每天有七分之一個湘湖的清水注入我區的各個水體之中,每年都有數億立方的江水流入內河河網),確保湖水、河水“清起來”、“動起來”。

另一方面,我們治水的目標不僅僅是單純的剿劣,更是為了還水於民、造福於民。在官河,我們計畫投資30億元,打造“運河水鄉”,通過兩三年時間實施官河綜合保護工程,通過水環境治理,引進高端製造業、資訊產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根據規劃設計,官河沿岸的古海塘文化公園、張夏行宮、化纖紡織陳列館、老東嶽廟、衙前老街等10余處景點有望串聯成線,構築一條“古運河旅遊休閒帶”。

美麗湘湖

蕭山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永恆的事業

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

蕭山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據蕭山發佈、杭州之聲)

你可能喜歡

領導說了

一個

小編工資漲3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